打不起来精神,容易瞌睡、手脚冰冷、大便稀溏粘马桶、舌苔白厚......人体内部湿气太重该怎么办?为什么你会成为一个“湿”人,有可能是因为有这些不好习惯!

1、过食生冷、猛吹空调

虽然现在中秋已过,但华南天气仍然炎热,此时,不少人会吃生冷食品来解热,这是特别不可取的。生冷寒凉之品会影响气机升降,让水湿不能消化,滞留在胃肠道,引发食欲减退、腹痛、腹泻等症状。

此外天热,不少人会猛吹空调,这也是不健康的做法。流汗本来是散湿一个特别重要的途径,但身处于空调房中,人体毛孔自动闭合,汗排不出去,湿气自然也散不出,只能聚积在人体内部。所以空调应当适当使用,当室内湿气较重时,最好开启除湿能力。

2、洗头后用毛巾捂着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身体十二经脉中,手足三阳经均汇聚于头。如果洗完头一直用毛巾捂着,很易使湿邪侵入。而湿邪性黏腻,会受损阳气,引起“因于湿,首如裹”的状况。所以,洗完头要尽量擦干或用吹风机吹干。

3、夜里9点后沐浴

沐浴本身并不会引起体湿,但如果老是在夜里9点后沐浴,湿邪就容易侵入。在中医看来,养生要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而在一天中也有四季之分,晚9点至隔日凌晨3点为冬,这个同时应当把自己“藏”起来。晚9点又是亥时,是“太阴之时”,此时阳气伏于人体内部,体表失去了保护,身体抵御湿邪的功能最弱。这个时候沐浴,湿气会更容易进入人体内部,引起寒湿。

另外,饮酒没有节制,爱静不爱动,也很伤脾胃,脾主肌肉,主消化水湿,缺少锻炼会引起脾气亏虚,水湿不化,使人体内部湿气更重。

所以,不想湿气缠身,除了多锻炼外,食疗也很好,把吃出来的湿气再吃回去,下面是几个食疗祛湿的方子,大家可以试试。

冬瓜海带汤

冬瓜100克切片,海带30克洗净,虾皮、精盐适量,煮汤食用,每日一次。也可加鲫鱼一条,一起炖汤。

冬瓜味甘淡性寒凉,能清热利水,消肿解毒,生津除烦;海带味咸性寒,可清热利水,养阴止血;鲫鱼性味甘平,能健脾益胃,利湿止渴。本方消暑除湿功效显著,多数人都可以食用。

三色豆汤

白扁豆、红小豆、绿豆各30克,煮粥食用,每日一次。

白扁豆性微温味甘,有健脾化湿,和中消暑的功效。绿豆甘寒,能清热解暑,利尿消肿,滋肤止渴,是常用的消夏食品。红小豆又称赤小豆,善解毒利水,清热去湿,健脾止泻。此汤甘甜可口,可清热除湿。常食有助于解除疲劳。

可以试试《本草纲目》记述的一个方子:栀子火麻茶,流传至今还是被常常食用。将火麻仁,栀子,人参,冬瓜,金丝皇菊,藿香,砂仁,线叶金雀花,显脉旋覆花,金银花,茯苓,紫苏,佛手,葛根,甘草等20种中药成分,按照1:1的比例配制成栀子火麻茶,每次取3~5克泡水代茶饮即可,每天坚持喝,效果加倍。

火麻仁入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神农本草经》鉴定火麻仁是一味润肠通便而兼有补养作用的药物,言其“补中益气,久服肥健”。因其含有丰富的亲水因子,能够锁住粪便中的水分,避免大便干结,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

莲子为药食两用之品,它作用于心、脾、肾三脏,最益脾胃,能够健脾益气,服用安全。

此外,按摩丰隆、足三里、脾俞等三大养生穴位,可让脾胃强壮起来。丰隆穴是化湿要穴;脾俞可健脾和胃;足三里能补中益气、通经活络。以上三个养生穴位每日按50~100次,也不失为一种祛湿养脾胃的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