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跟肉乾上勁了,這次又鼓搗了蒸肉糕。記得小時候,老家過年時,媽媽總會蒸一種土話叫“肉糕”的東西,下面是肉,上面是切細的蛋絲,切成一片片,每一片上面都有金黃的蛋絲,清香滑膩、唇齒流芳,很好吃。不過很明顯,我就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懶人,所以,上面也沒有裝飾蛋絲一起蒸,就直接蒸了肉條。雖然毫無顏值,但是兒子放學回家,卻一下子吃了好幾塊,晚飯時一大盤都吃光了,就當零食,說味道還不錯,哈!

做這個也不難,但是肉要攪細,越細越好,我用料理機打的,感覺不夠細膩;還有,攪拌上勁比較好,就像做肉丸子一樣,黏合性好,有彈性。最後,在蒸的時候,要把肉泥壓實,我偷懶了一下,結果中間鬆鬆的,有孔的樣子,感覺不太好看。還有呢,如果想要顏色紅一些,可以加點老抽或者紅曲粉,它們對健康無害,但是可以增色,看起來更誘人,更好吃。

後來查了一下,發現其他地方,還流傳有“無肉糕不成席”,是席面上的頭道菜。只不過更為考究的是,在鮮肉裡混入一定比例的魚肉,快蒸好時,塗抹幾次蛋黃液,這樣顏值更高。裝盤上席,鮮美滑軟,可做冷盤。 關於肉糕的起源,還有一個故事,相傳楚王嗜魚成性,但又時常因魚刺卡喉嚨而惱火,許多廚師因此而成了刀下鬼。後來,有一廚師分離出來的魚肉和豬肉混合,配上佐料剁成泥,蒸成塊型。楚王食之,驚喜不已,肉糕從此問世。

材料:肉500可,蔥1根,姜2片,雞蛋1個,澱粉50克,水60克,鹽,蚝油1小勺,醬油,白糖1勺,黑胡椒粉,五香粉少許 做法: 1.豬肉先切塊,蔥姜切末。

2.把豬肉和蔥姜一起加入絞肉機,打成肉糜。

3.澱粉加雞蛋和水攪拌均勻。

4.把澱粉溶液倒入肉糜中,加入鹽,蚝油,醬油,白糖和黑胡椒粉,五香粉,再次攪打,越細膩越好。

5.把肉泥倒入不沾模具中,壓實。蒸35分鐘左右。時間到取出,冷卻後切片即可。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