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相念佛 ─ 華嚴經中的念佛法門

<三>具體的實相念佛:


在華嚴教海的圓教修法中,其最具體的歸納,仍是念佛法門,且是「實相念佛」。茲將華嚴圓教的實相念佛簡述於茲,以饗同好云云:


學佛之目的即在翻迷成悟與廣利眾生之事上面。而翻迷成悟之悟即是覺悟,所悟者何?即悟此毗盧法界之存在,並以此所肯定之毗盧法界去翻破不實的五濁惡世、識塵相盪的幻境。於毗盧法界中,本具三世四法界、一切染淨諸法,未有一法出此法界,此法界包納一切萬法無有遺漏。既是如此,則此毗盧法界即是覺境,行人若將現前一念心安在覺悟之境上,豈非念佛?此覺境乃是非空非有的真如法界,又豈非是實相念佛。


是故行者若常想一切染淨諸法,舉體全是無障礙法界之心;此能觀智亦想全是法界之心。故《梵行品》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清涼亦稱:「若知觸物皆心,方了心性。」今既悟此無障礙法界中本具三世間、四法界、一切染淨諸法,而此法界又全此全彼互無障礙;因此行者當知,根根塵塵全是無障礙法界。若能於四威儀中,常觀根根塵塵皆是重重無盡法界,即是修習普賢境界。


此中修習普賢境界,即是實相念佛。其方法則是「當知根根塵塵全是無障礙法界」,及「於四威儀中,常觀根塵皆是重重無盡法界」兩句之中。於中「當知」、「常觀」兩動詞即是念佛之「念」,而將此「觀行」念念安在「普賢境界」之中,又豈非「實相念佛」之境界乎?茲將關鍵再加以詳述之:


所謂「根根塵塵」、「四威儀中」,即是指於日常生活中,若衣、若食、若住、若行,抑或二六時中所遭遇之人、事、時、地、物,乃至一草、一木、一沙,一塵等山河大地所組成物,皆是普賢境界;而此能觀之智,乃至起心、動念、舉手、投足一切交際酬對,身、口、意三業的起止、方所等,皆是普賢大行。


何以能、所皆稱「普賢」?蓋於華藏帝網剎中,普賢為法界中無所不在的體性,非只遍一切處,即此能觀之智亦皆普賢大行。首先,於根根塵塵之中,根即能觀之智,不論曰根、曰智,皆是普賢大行。塵即所觀之境,不論曰境、曰塵皆是普賢境界。將此根塵、能所束於「普賢」之中,即是翻此五欲六塵的五濁惡世而入毗盧一真法界。既入一真法界則是在「覺悟境界」之中。而非在迷惑顛倒的娑婆世界。


若在迷惑顛倒的情境中,則不能說「現前一念心安住在覺悟的境界中」。即若在迷惑顛倒的狀態中,仍能口稱名號,心在佛相;此則是持名中夾雜觀相念佛,如前所述福德甚大,但不能稱為實相念佛。反之,若一心在一真法界的普賢境界中,則不論起心動念、以舉一動皆是普賢大行中能觀之智、能證之智;則此時即是「現前一念心安住在覺悟的境界中」,且是念念都在覺悟中,此是真念佛,念真如實相故稱「實相念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