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相念佛 ─ 華嚴經中的念佛法門

因此,實相念佛有二個層次:


第一:先顯普賢境界的「境緣法力」,亦即先悟「毗盧法界」;唯已悟此法界含裹三世間、 四法界,亦無有一法外此法界。甚者不唯此所觀境無有一法在法界外,即此能觀智,不論凡愚、賢聖,亦皆在此法界內,而此「境緣法力」即是能顯此一境界之能力,能顯此境界之智慧與條件也!


第二:次修普賢大行之「自證智力」,亦即如何在普賢境界中,如何履行方能顯證此一真 法界,而非只是意識法塵緣影的知道而已!換言之,即是要行人「即刻」認知到普賢境界,當下即是;於此「當下即是」之中,無有揀別,舉凡一切萬法、一切萬事,當下皆是「普賢境」或「普賢行」。如是能夠當下皆是普賢境或普賢行的能力,即是「普賢行願力」中的「自證智力」。


將此「境緣法力」與「自證智力」兩個層次融合為一,即是「普賢行願力」。普賢行願力之所行皆是「實相念佛」。即行者於念念中,念念皆提起「此是普賢行」、「此是普賢境」。此中「無有一行而非普賢行」、「無有一境而非普賢境」。何以故?念念真如故。具體而言:行者於日常作用中,刷牙、洗臉、行事、走路、待人接物,乃至抑縱吐納,無有一法不是普賢行,如是念念分明、念念觀照、念念皆在一真法界中。若根塵相接,不論五欲、六根、六塵、沙石、土木、山河大地、乃至毛塵、微塵、鄰虛塵等,無有一法不是普賢境;如是念念分明,念念照見,則念念皆在普賢境界中、行者如念念安在真如法界中,豈非「實相念佛」哉?更且如是念佛,報在常寂光土,允非權小之四土、九品往生所可企及者!故經云:「行者修此願王,臨命終時最後剎那,一切諸根悉皆散壞,唯此願王不相捨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