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同演奏貝多芬的交像曲是否又益於員工的團隊合作?一些德國企業與亞洲企業似乎這麼認為。

《美聯社》(AP)報導,一些德國、日本、韓國及台灣的公司,內部擁有自己的交響樂團,也就是大約60位左右的會計師、工程師等專家,在業餘時間帶這小提琴、雙簧管等樂器,一銅排練季冗長又複雜的古典樂曲。

為什麼公司需要交響樂團?

交響樂團能做為很好的公關工具,除了為慈善音樂會演奏,還能活絡公司氣氛。

德國軟體大廠思愛普(SAP)的交響樂團指揮家維特坎普(Johanna Weitkamp)表示:「世界上沒有其他活動能夠像交響樂團一樣,進行快速的互動且良好的合作。」

她還說:「在低於百分之一秒的時間內,你必須聆聽另一個人並回應他,彼此之間互相丟球,這是人類彼此之間良好互動的範例。」

思愛普(SAP)的交響樂團指揮家維特坎普(Johanna Weitkamp)。(翻攝自youtube)

音樂教會專才的事

大部分的交響樂團似乎都是由下而上、從員工發起的,維特坎普1997年時進入思愛普,發現同事當中有相當多出色的業餘音樂家,因此提出成立交響樂團的概念。

維特坎普表示並不意外這些具有數學或科技背景的專業人才,對音樂特別在行,「你必須有高度的抽象思維,去理解音樂的運作模式。我想這也是為什麼這個領域,有這麼多人能夠演奏小提琴、雙簧管、低音管、豎笛、長笛或法國號。」

思愛普負責管理翻譯項目的小提琴手梅迪納(Anna Medina)表示:「音樂賦予能夠應用於所有工作的技能。」「它讓你知道必須努力讓事情完美、成功,如果想要成功,絕對不能等到最後一刻,而是必須無時無刻努力練習。」

交響樂團風行德、日、韓、台

在德國,擁有交響樂團的公司,除了德國軟體大廠思愛普(SAP)外,還有工程集團西門子(Siemens)、汽車製造商戴姆勒(Daimler)、寶馬集團(BMW)和福特公司(Ford)、汽車零組件和電子製造商博世(Robert Bosch GmbH)、德國漢莎航空(Lufthansa),以及化工龍頭巴斯夫(BASF)。

而公司交響樂團在德國如此蓬勃發展,是由於古典樂本為德國文化的一部分,大部分的德國人從小就學習樂器。

世界業餘交響樂聯盟(World Federation of Amateur Orchestras)主席貝佛倫(Alex Van Beveren)表示,不只德國興盛,西方古典樂在近幾十年風行亞洲,公司成立的交響樂團,也可以在日本、韓國和台灣看見。像是日本的索尼(Sony)、日立(Hitachi)和東芝(Toshiba);韓國的LG和現代集團。

台灣長榮航空附屬長榮交響樂團。(翻攝自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