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地在2016-2017球季的成功,不僅僅體現在成績方面,更為重要的是掀起了英超三後衞的浪潮。先後十七支球隊爭相使用三後衞陣型,尚且不論這一現象是否是亦步亦趨,也不論部分球隊是否適合三中堅陣型,但這次戰術變革足以堪比十餘年前摩連奴的433浪潮。而且2016-2017球季對於英超各隊來説也是一個節點,打破了過去的印跡,甚至是過去十餘年難以撼動的傳統。干地的過人之處,在於快速地整合當下陣容不同球員的特質,充分地利用夏薩特和大衛雷斯一前一後兩名核心球員的個人能力,撐起陣型而建設體系。後場結合換位和輪轉,結合馬迪與簡迪自身的特點,成為抵禦對方多回合衝擊的屏障,並繼而解放夏薩特,球隊也得以在更靠前的位置進行反擊,最大化前場球員的個人能力與優勢,帶來無可比擬的變化與效率。前場三人組分工明確,彼此互補,結合後場大衛雷斯的高侵略防守與恐怖的覆蓋能力,簡迪精確的位置感與防守技術,球隊在單線體能優勢下,形成了不對稱優勢。

干地的3-4-3體系是大衛雷斯一人上搶,兩人拖後。這樣的體系是在大量透支大衛雷斯的身體素質與個人能力之上的。大衛雷斯身體素質非常強悍,盯防對方前鋒時憑藉自己的核心力量,針對對方的中場進行干擾,使之很難做出動作。同時憑藉自己的高侵略性防守,敢於上搶下腳,將對方從核心區域驅逐出去,並通過非常規動作解圍。不過,在3-4-3體系下,大衛雷斯還需要對左路的加利卡希爾身後補位,是球隊五後衞和四後衞陣型切換的樞紐,這也導致了每場比賽大量的往返消耗。這樣的負荷,車路士隊內也只有大衛雷斯能夠承擔,這也是干地寧可大衛雷斯長期帶傷出場的原因。3-4-3看似一邊一人的佈置,但兩名翼衞往往可以在更加靠前的位置策應接球,並且拉開寬度、打開空間。夏薩特、柏度/韋利安的位置置於肋部,回後時作為一名中場,只需要在隊形完全壓上之後,必要的時候再拉到邊路參與配合。在3-4-3架構下,馬迪/簡迪向邊路的策應,與前後兩個肋部的隊友和翼衞一起,構成一個小菱形鑽石。這一點也是與後半年3-5-2體系的不同之處。

菱形鑽石的優勢在聯賽環境下有所放大,每個球員都在一個相對舒服的傳接球位置。與中路菱形鑽石陣型類似,兩名梭子球員掌管了球隊陣型的整體移動。而且這是一個在攻防兩端都相對穩固的架構。在防守過程中,近似菱形的站位同樣能提供不錯的壓縮空間的效果。對於對手而言,前場球員的壓迫在面對菱形鑽石時協同難度也更大。對於車路士翼衞而言,他同時擁有翼衞-簡迪-馬迪和翼衞-艾斯派古達-大衞雷斯-加利卡希爾兩條轉移線路。艾斯派古達因為出色的傳接球基本功,從而成為球隊最為關鍵的中後場中轉站,整季2459次傳球成為英超第一也足以説明這一點。3-4-3體系的優勢更多地體現在面對中下游球隊的時候。夏薩特的高自由度,結合迪亞高哥斯達的回後與搶點,柏度的壓上與射門,兩個翼衞的寬度,使得車路士時刻保證五名進攻球員。

同時,左右兩側小菱形的佈置,便於球隊的快速推進與展開,並且有清晰的高低球線路。柏度與迪亞高哥斯達的輪番壓上,也為後插上球員射門製造了空間。在這季,韋利安、馬迪、迪亞高哥斯達和柏度都有遠距離遠角的世界波,這顯然是干地戰術訓練的結果。不過這個取得13連勝的3-4-3體系,在球季後半季也接連遇到問題。例如足總杯決賽,當阿仙奴韋碧克、山齊士、張伯倫和藍斯在左路形成壓制網時,車路士的整體防線同樣被迫後移。迪亞高哥斯達在上半場無法牽制對方後場,導致夏薩特也被迫回後到很深的位置持球,車路士也很難打出高質量反擊。聯賽第二回合面對曼聯,普巴和費蘭尼作為支點將車路士壓扁,並阻斷車路士推進線路。車路士自2月之後連續十一週失球,也是這一防線並不穩當的寫照。馬迪在幾次強強對話中的表現為人詬病,這也或許是車路士日後購買巴卡約高和真禾特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