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很多寶媽都在後台和微信上跟我聊關於興趣班的事。
“企鵝媽媽,你有沒有給孩子報興趣班啊?
“你都給孩子報了什麼班啊?”
“上個月花大價錢給女兒砸了一個鋼琴輔導班,結果才幾個星期,孩子就死活不去了,女孩子學鋼琴多好呀?是不是我的孩子沒有這個天賦啊?”
雖然我不提倡各位父母給孩子報太多的興趣班,也不主張所謂的“贏在起跑線”,有時候僅僅是因為太早,太急,家長反而把孩子的興趣扼殺了。但是我知道,其實父母們做出種種努力,更多的是因為擔心不作為而埋沒了孩子的天賦。
但是,在寓教於樂、尊重孩子天性的基礎上,給孩子報一兩個興趣班,其實是對孩子的潛能開發有很積極的作用的。
不過,有的家長是完全盲目的,看見別人家的父母報什麼就跟著報。還有的父母是一廂情願的,自己喜歡什麼就給孩子報什麼,完全不考慮孩子的感受,有很大的概率孩子是不會接受的,畢竟強扭的瓜不甜。
我之前認識的一個寶媽,一直都很喜歡芭蕾舞,但由於自身條件不好,沒辦法跳舞,所以就把全部的心血都放在了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能替她實現芭蕾舞的夢想。無奈孩子不喜歡,老師總打電話回來說,孩子不好好上課,練習的時候也總是分心,那位寶媽不得已才放棄。最後尊重孩子意願,給孩子報名了畫畫班,孩子學得很開心,參加比賽還拿了獎。
所以說,興趣班還是要報的,潛能還是要開發的,畢竟我們是負責任、愛孩子的好家長啊。
那麼,在孩子不善於表達的情況下,有沒有一個“指南”,能讓我們了解自己孩子的天賦所在,然後少走一些彎路,順順利利地給孩子報個興趣班?
答案是:還真的有!
美國耶魯大學羅伯特·斯騰伯格博士曾做過一種“多方面”的測驗,通過孩子的日常行為,來推測他的天賦所在。
孩子潛能自查表:
1、TA在背詩和有韻律的句子時很出色。
2、TA很注意你在愁悶或高興時的情緒變化,並做出反應。
3、TA常常問諸如“時間從什麼時候開始”“為什麼小行星不會撞到地球”這樣的問題。
4、凡是TA走過一遍的地方,他很少迷路。
5、TA走路的姿勢很協調,隨著音樂所做的動作很優美。
6、TA唱歌時音階很準。
7、TA經常會問“打雷、閃電和下雨”是怎麼回事。
8、你如果用詞用錯了,TA會給你糾正。
9、TA很早就會系鞋帶,很早就會騎車。
10、TA特別喜歡扮演什麼角色或編出劇情。
11、出外旅行時,TA能記住沿途標記,說:我們曾到過這裡。
12、TA喜歡聽各種樂器,並能辨別它們發出的聲音。
13、TA畫地圖畫得很好,路線清楚。
14、TA善於模仿各種身體動作及面部表情。
15、TA善於把各種雜亂的東西按規律分類。
16、TA善於把動作和情感聯繫起來,譬如說:“我們做這件事興高采烈。”
17、TA能精彩地講故事。
18、TA對不同的聲音發表評論。
19、TA常說某某像某某。
20、對別人能完成與不能完成的事,TA能做出準確的評價。
如果說孩子的潛能是一個巨大的寶藏,那麼這些圖就等於藏寶圖,是不是很方便?
如果孩子沒有在某些方面表現突出,當然不是就意味著,TA一定沒有這方面的天賦。不排除那些大器晚成的案例呀!
放出這些“藏寶圖”,只是為了讓我們可以有的放矢地觀察孩子的日常表現,看看TA比較擅長做什麼、在哪方面更有發展空間,然後有目的地帶著孩子去體驗和嘗試。
當孩子從自己比較擅長和喜愛的事情開始學習,TA更容易建立信心,哪怕以後再做自己不那麼擅長的事情時,也不至於有很強的畏難情緒。
最後,企鵝媽要說的是,不管你給孩子選擇的興趣班有多厲害,師資力量有多強大,父母的作用仍然是很重要的。當孩子開始走進興趣班時,我們做父母的也要問問自己:有沒有做好跟孩子一起成長的準備?
比如說,孩子在繪畫方面有天賦,給孩子選擇一個好的美術興趣班固然是開發潛能、提陞技能的好方式,但父母在生活中,也應該要有意地為孩子提升審美。哪怕只是為孩子挑選更有質感和美感的衣物用品,帶孩子去參觀博物館、繪畫展,品味藝術之美。
一定要記住,興趣班只是手段,真正挖掘孩子潛能、拉開起跑線差距的關鍵,還是父母。
更多問題,歡迎下方留言
和企鵝媽媽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