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心理專家李子勳老師在《家庭成就孩子》中寫道:

孩子一歲以前,母親有三個行為是別人不能替代的:一是哺乳,二是依偎著孩子入睡,三是和孩子導呀呀細語。

孩子出生的頭三年,媽媽是最重要的人。

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尤其是與媽媽之間的連接。

這個階段的孩子需要有一個身份的認同,知道誰是爸爸誰是媽媽。他們需要在父母的陪伴中獲得安全感。

他要知道,我是被這個世界歡迎的。這個階段的媽媽,就是他的全世界。媽媽悉心的照料和陪伴,是培養孩子的信任感以及愛與被愛的能力的最好養分。

02

孩子幼小的心靈裡,最害怕的事情,就是被父母拋棄。而他們眼中的被拋棄,就是父母不在身邊。

這種傷害的影響,不能忽視。

一位網友回憶道:小時候,父親在很遠的外地上班,半年才回家一次。母親在鄰鄉教書,一個月回爺爺奶奶家看她一次。

5歲那年,一家三口終於團聚了,卻相處得非常不愉快。不久後,父母離婚了。

從小她就非常缺乏安全感,敏感易怒。她不知道怎樣和同學相處,好不容易有一兩個朋友,她會盡力去討好他們,犧牲自己,很怕他們不理她,更怕被他們拋棄。

同時,她佔有欲很強,如果她心目中最要好的朋友跟別人親近而暫時忽略她,就會非常傷心和生氣,長時間地不理人家,自己一個人默默地流淚。

當了媽媽以後,她寧可失去工作也要自己帶孩子,因為不想讓孩子重複她的過去。

03

鄭立峰老師在《家庭系統排列》中指出,0-7歲期間,孩子和父母如果有超過三個月的分離時間,孩子就有所謂的"親子中斷"創傷。

這種創傷的孩子,表現出肢體麻木、情感封閉、難以與父母親近,他們長大後,往往也很難和他人建立親密的關係。

在一個留守兒童的紀錄片裡,有一個被留在老家的孩子,每天都在村口的大樹下等媽媽回家。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終於有一天,媽媽回來了,孩子卻不知所措。

他看著媽媽進屋,自己卻躲在門口,低著頭,不安地看著地面,不停地玩弄著手指,兩腳來回在地上蹭。

他甚至連一聲媽媽都叫不出來。

"親子中斷"的孩子,往往需要一段時間去重新信任,重新學習愛。

一位朋友回憶童年時描述了這樣的場景:

童年時代,父親在外地工作,心中對他無比思念,可是作為孩子,只能在日復一日的期待中度過。

等爸爸回來了,自己又覺得眼前這個人是那麼地陌生和遙遠,甚至不敢叫他。

這種無法與父親親近的感覺,一直延續到成年。他通過學習心理學知識,才慢慢得以修復。

04

很多從小親子中斷的成人,在內心深處渴望愛,卻又覺得自己不配得到愛。哪怕愛人就在身邊也只會把愛往外推。

他們很難跟人有肌膚上的接觸,更沒有辦法接受親密關係,就像《歡樂頌》裡的安迪那樣。

他們從小沒有安全感,性格敏感,長大後,很難與別人建立親密關係。

有些人甚至一輩子都不知道如何處理好異性關係,即使結婚了,也很難幸福。

所以,年輕的爸爸媽媽,盡量不要與孩子長時間分離,在他們最需要的時候,給他們足夠的安全感,是他們今後學會愛與被愛的基礎。

05

如果已經造成親子中斷的創傷,要怎麼辦呢?

也不用太擔心,其實它是可以療癒的,媽媽就是孩子最好的心理療愈師。

我也曾在女兒很小的時候離開她整整一年。

我永遠無法忘記回到她身邊的那個夜晚,女兒整夜不肯去睡,不敢合上眼睛。生怕一閉上眼,媽媽又就不見了。

連著幾天,她寸步不離地跟著我,只要我離開她的視線,她就不安地大哭!

回到孩子身邊後,我沒有去修正她的不自然表現。每天我都會給女兒盡量多的擁抱和愛的交流,盡量多地陪她打鬧玩耍。

其實那段時間裡,我工作壓力一直很大。

有一天,我下班回家時已經非常疲憊了,很想癱在床上不起,好好地睡上一覺。但是有很多事情需要我理順思路,我感覺頭痛欲裂。

女兒看見我躺在床上,她也跟著在我身邊躺下說:媽媽我想跟你玩一會兒。

然後,兩個人躺在床上嘻戲打鬧起來。

奇怪的是,我身上的壓力消失得無影無蹤。心情瞬間愉悅,感覺整個人被幸福包圍了。

誰說陪伴孩子只是單純的付出?你得到的快樂和回報,遠遠足以抵消所付出的辛苦。

如果傷害已發生,父母千萬不要著急糾正孩子的行為。另外,比愧疚更好的方式不是過度補償,而是給孩子愛的擁抱。

解凍他的身體,激活他的情緒,給他一個足夠的過度期和充分錶達情感的機會,他將漸漸學會重新信任並親近父母。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