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洪敏說:「一個人要實現自己的夢想,最重要的是要具備以下兩個條件:勇氣和行動。」可見光有聰明和勇氣是不夠的,我們需要付諸行動。去拼搏,只要拼搏了,就有機會實現我們的夢想。
我們每個人都有夢想,但現實和夢想之間會有各種差距,想要縮短這些差距,就要靠拼搏。有些人會說,我一直在拼搏啊,可還是沒能實現我的夢想。前南斯拉夫的男子菲利帕奇告訴你,你之所以沒有實現自己的夢想,是因為你沒有拼搏到感動自己。而這也說明,你還不夠努力。
當你知道菲利帕奇的人生經歷後,你就會對他這句話心悅誠服了。因為他就是靠拼搏從一名貧窮的農場主兒子蛻變成哥倫比亞大學的學士,他的經歷感動並激勵了全美乃至全世界的億萬民眾。
菲利帕奇是1960年生人,他家位於前南斯拉夫的黑山,那裡非常窮困。菲利帕奇從小就非常喜歡學習,但父母雖然經營著一個小農場,卻沒有錢供他上學。無奈之下,菲利帕奇只好在小農場里幫父母幹活兒。
菲利帕奇想,生活如此艱辛,我難道要一輩子都過這樣的生活嗎?當然不,我需要努力拚搏,改變這一切。菲利帕奇打定主意,便開始自學。他白天幫父母干農活兒,晚上就看書學習。
但沒有老師的指導,菲利帕奇的學習成績並不理想。父母都勸他放棄不切實際的想法,踏實幹農活兒。菲利帕奇也很沮喪,但他想,我的成績不夠好,只能說明我還不夠努力。我需要在加把勁拼搏才行呢。此時,菲利帕奇已經30歲了。但他並沒有放棄學習,而是在校園附近租了一所房子,以方便進入學校去蹭課來聽。
就在菲利帕奇卯足勁學習時,戰爭爆發了。菲利帕奇的家園被戰爭蹂躪的不像樣子,沒有人能夠靜下心來讀書學習。很多在校園裡的學生都放棄了學業。大家以為菲利帕奇這次也會放棄,誰知他為了學習,隻身逃到了美國,開始了狼狽的乞討生活。
對英語一竅不通的菲利帕奇流浪在紐約的街頭,他睡街頭長椅、地鐵、隧道,也被別的流浪漢欺負,他的生活陷入了非常糟糕的境地。
菲利帕奇沒有自暴自棄,他堅信依靠自己的努力拚搏,一定會改變悲慘的命運。憑著這股信念,菲利帕奇在流浪的時候,依然不忘學習。他首先學習英語,完全不顧別人的恥笑,只要有人說話,他就會專註地聽和模仿著說。
工夫不負有心人,一段時間後,菲利帕奇可以用英語和人交流了,他也因此找到了工作,從此告別了流浪的生涯。
菲利帕奇對自己的努力並不滿意,他堅信自己還可以有更好的人生。於是他一邊工作,一邊去當地的高中系統地學習英語。七年後,他說得了一口流利的英語。
菲利帕奇很滿意於自己的拼搏,而他的拼搏也感動了一位語言老師。老師見他有毅力和恆心,也有拼搏的幹勁,堅信他能有一番作為,於是指引他去了哥倫比亞大學。菲利帕奇在哥倫比亞大學一邊做清潔工,一邊選修古典文學專業。
他把時間安排得非常緊湊,上午學習,下午工作,晚上溫習功課。每天都這樣,他非常疲倦。比起身體的倦乏,來自校園各方人士的嘲笑的目光,更讓人難以承受。但無論多麼艱難,菲利帕奇卻從來沒有想過要放棄。他說:「這樣的學習機會是那樣寶貴,我不能毀掉它。我除了努力和拼搏,才能不辜負這一切。」
菲利帕奇憑著這股信念一直拼搏了19年,在52歲那年,他終於拿到了哥倫比亞大學古典文學專業的學士學位證,並一夜之間成為了哥倫比亞大學的名人。有作者去採訪他時,菲利帕奇說:「我只是實現了一半夢想,我的夢想是要攻讀博士學位,所以我還會繼續讀下去。」
菲利帕奇之所以有這樣的成就,真是因為他努力拚搏的結果。他用十九年時間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感動了自己,也感動了全世界。
在這個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有夢想,但真正實現夢想的人,卻不到人類總數的萬分之一。那些沒有實現夢想的人,並不是他們不夠聰明,而是因為他們覺得夢想是遙不可及的,非常遙遠,只適合於閑暇時候想一想,卻從未真正去為實現它們而努力拚搏。因此他們只能過著固守陳規的生活。
而那一部分實現夢想的人,則是悟透了拼搏的含義。他們設定了夢想後,便努力去攻克路途中的一個個難題。他們堅信,重重困難是實現夢想途中必有的障礙,倘若沒有障礙,這樣的夢想也不能稱之為夢想。
夢想越是崇高,在追求夢想的過程中,我們越遇到更多困難。如果你在實現夢想的過程中努力了卻沒有達到預期的結果,那說明你的努力還不夠,你的拼搏尚未感動你自己,又怎麼能感動世界呢?
就像菲利帕奇那樣用盡全力去戰勝困難吧。等到你拼搏到連自己都被感動,你的夢想也就會實現了。從此,幸福也就屬於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