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編剛看到一則新聞:一位28歲的媽媽和5歲兒子,因為熱水器洗澡導致燃氣中毒,經搶救無效,已經不幸離開人世。 

孩子的爸爸說:「之前還聽到有說有笑地在洗澡,又過了五分鐘,發現沒有動靜,過來看才發現出事了。」

(網路配圖,下同)

是啊,僅僅是因為洗了一個澡,卻讓這一家人支離破碎,這是一個無論如何都難以接受的噩耗! 

冬天因洗澡引發的各種意外每年都有,燃氣中毒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但是有人冬天洗完澡後皮膚竟如「魚鱗」,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21歲的張婷是個愛乾凈的姑娘,每天晚上都要洗個熱水澡再睡。 

半個月前,她突然覺得渾身瘙癢難忍,皮膚變得像魚鱗一樣,用手一摳白色皮屑譁譁直掉,腿上還被摳得結了血痂。 

她趕緊到醫院皮膚科就診,醫生檢查後告訴她,這不是魚鱗病,而是乾燥性濕疹,主要是洗澡洗得太勤,導致身體缺水乾燥引起的。 

小編在網上一搜,果然冬天得「魚鱗病」人不在少數!

今年67歲的李老太退休在家,平時事情不多,她很愛整潔,除了把家裡打掃得乾乾凈凈,自己每天睡前也都要洗澡洗頭。 

就在幾天前,李老太覺得自己皮膚很乾,然後發癢,忍不住開始搔抓,沒幾下皮膚就撓破了,尤其是手臂和小腿上的皮膚,都是紅紅的一片,出現乾燥性裂紋,像魚鱗一樣。 

很多人會堅持一年四季每天洗澡,總覺得一天沒洗澡不衛生,勤洗澡明明是好事,為何卻洗成了皮膚瘙癢呢?

醫生表示,冬季氣溫降低,乾燥寒冷,皮脂腺分泌減少,甚至表皮脫落,洗澡過多會使得皮內神經末梢受到刺激,從而引起皮膚乾燥、瘙癢、脫屑等。 

要想冬天皮膚不受損,最經濟有效的方法是減少洗澡次數,一般來說一周2-3次即可。洗完澡後要立即塗抹身體乳,防止身體乾燥,鎖住身體的水分

每年冬天,因為洗澡發生意外的例子數不勝數,來看下面一組數據:

每年因洗澡不當導致死亡的高達1.4萬人,其中約九成是65歲以上的老人,每年12月和1月期間,意外發生最多。 

冬天洗澡方式不對,可能會讓人生病+短命,小編來介紹幾個洗澡的誤區:

誤區一:熱水泡澡時間長?

冬天很多人都喜歡泡個澡,能洗去一身的疲憊,加上天氣較冷,就會舒服的捨不得離開,總想再多泡一會。 

泡澡時間太長,會使皮膚表面失去油脂保護,從而產生乾燥瘙癢等癥狀,還會引起皮膚髮皺、脫水等情況。 

此外,長時間泡澡人容易疲勞,易引起心臟缺血、缺氧,致使冠狀動脈痙攣、血栓形成,甚至誘發嚴重的心律失常而猝死。 

★建議:盆浴20分鐘,淋浴3至5分鐘即可

誤區二:洗澡水越熱越好?

這麼冷的天氣,燙燙的水沖刷在身上真的很爽,但是你注意到那發紅的皮膚了嗎?

洗澡水溫過高會破壞我們皮膚表面的油脂,加劇皮膚乾燥的程度,而且水溫過高還會增加心臟負擔,使心臟缺血缺氧。 

★建議:洗澡時水溫與體溫接近為宜

誤區三:飯後立馬洗澡?

一些上班族下班回到家都比較晚了,吃完飯後就想立即洗澡,節省時間,這樣做真的非常危險。 

飯後立馬洗澡會影響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也可能引起腸胃道疾病,誘發噁心、嘔吐、上腹部疼痛等癥狀,還容易誘發心腦血管意外,或者可能會加劇心臟缺血,甚至發生心絞痛或猝死。 

★建議:洗澡時間應該在飯後兩小時左右。 

誤區四:洗澡順序不講究

大家的洗澡順序是怎樣的?應該很多人都是先洗頭再洗澡吧!

這種洗澡順序是不對的,冬季氣溫低,洗澡水的溫度高,溫熱的水突然從頭而至,引起頭部及全身皮膚血管驟然擴張,導致心、腦等重要臟器急劇缺血,還會頭暈、胸悶。 

★建議 :冬天洗澡之前,應該先用熱水沖沖腳,等腳熱了之後再開始把熱水往身上淋。 

誤區五:空腹洗澡

有人可能會習慣早上起來洗個澡,或者下班回家後,喜歡先洗澡再吃飯,但其實空腹洗澡是很不好的,當我們空腹的時候,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偏低,這時洗澡的話會容易導致低血糖、易疲勞、頭暈、心慌、甚至虛脫。 

★建議:盡量不要空腹洗澡,或洗澡前至少要喝一杯飲料。 

誤區六:洗澡後就睡覺?

不少人為了保證充足的睡眠,洗完澡之後會馬上去睡覺。 

但洗澡後立即睡覺其實反而會影響我們的睡眠質量,因為洗完澡後體溫會升高,不利於幫助睡眠的激素「褪黑素」分泌,而且我們的頭髪也沒有完全乾透,很容易頭疼。 

★建議 :大家洗澡一個小時後再睡覺。 

最後小編還想說一句話:終於有正當理由不洗澡了,哈哈哈!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