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全家都特喜歡看《康熙王朝》、《雍正王朝》,雖然後來知道裡面的劇情很多是不符合真實的歷史的,但康熙除鰲拜、平三藩、收台灣、平準噶爾的事蹟還是從《鹿鼎記》與《康熙王朝》電視劇開始接觸的。在最近舉辦的台北國際書展中,米澤穗信帶著自己的古典部系列最新作《遲來的羽翼》出席活動,在談到自己今後想挑戰什麼海外題材的時候,米澤穗信表示對台灣歷史、康熙與明朝遺臣的關係感興趣,有機會想進行要求,也許哪天來個米澤穗信版的《康熙王朝》…………

具體現場內容記錄源自台灣PTT網友

對談者:米澤老師第一次海外活動,因此特別認真的準備,事前還先拜讀了幾部台灣作家的小說,對台灣最大的印象就是食物特別好吃

Q1、冰菓中描寫高中生活是玫瑰色的,那米澤老師自己高中的顏色又是什麼什麽色?

白色。因為老家很寒冷,所以對白色的印象特別深,在其他地方一年其他三季印像差不多。

Q2、對老師來說很重要的推理小說家有哪些?

日本作家例如:山田豐太郎、北村薰;國外的像是安東尼巴克利。(老師總共大約列了七八位,譯者講太快,筆者只匆匆記下了三位)

Q3、身為一名推理作家,老師為什麼比較喜歡使用幻想文風?

比較喜歡用高雅、有品味的世界,但這裡所謂高雅、有品,並不是上流社會那種概念,雖然推理小說本身有些晦暗的色彩,但這世界上除了憎恨、厭惡,還是有美學、美好事物的存在。

Q4、老師當初是如何從一名推理讀者,最後變成作者的?

以前小學的時候學校離家很遠,上下學都需要一小時的時間,還是走路的,所以過程中無聊就想了很多很多故事,上國中之後才發現這些故事是可以寫成小說的。

Q5、冰菓是老師在文壇出道的處女作,是部青春推理小說,那老師生命中的第一部小說又是怎樣的作品?

事實上從初二就開始寫小說,上大學之後才更精進的學習小說技法。(按:類型老師沒有說明,但既是中二時期寫的少作大概就是那麼回事吧…)

Q6、老師的推理小說寫作方法是怎樣,能否拿作品舉例?

小寫說的時候,特別注重規劃三大要素:故事、場所、詭計,全部思考完整了,之後再開始設計人物,進入書寫,比方《折斷的龍骨》,描述的是12世紀英國就需要一些前期準備

Q7、那麼完成架構規劃之後,又之後如何發展故事?

自己會畫一些大綱、時間軸之類的東西,把想法構築成樹狀圖,比方說先羅列出四個主題,思考人物相遇、辦案方法等等,再慢慢發展發展細節

Q8、那實際寫的時候都會按照大綱發展嗎?

基本上都會按照大綱,通常很多作者都會在中途想加入其他要素,甚至改變架構,當下可能會覺得很好,但實際上會嚴重影響故事發展,尤其是在寫推論小說的時候,所以還是會按照大鋼,曾有過經驗改寫某段落的成果覺得非常有成就感,但為了故事發展,最後隔天全部砍掉。

Q9、冰菓等作品都有很棒的標題,老師取標題的方法是什麼?又是寫完再決定還是一開始就想好?

針對不同的作品有各種不同的方法,比方《再見妖精》的標題是一開始就決定好了,但也有是開始寫的時候,可是文件總要有文件名,最後成書時未定暫名就直接沿用,好比《折斷的龍骨》。

Q10、那哪些充滿特色的英文的標題又是怎麼設計,都是自己取的嗎?

除了冰菓初版採用原名直翻之外,後續的作品英文標題是自己取的,會放跟推論小說有關的梗,比方冰菓從「HYOUKA」–>「The niece of time」(時間的女兒) 。之所以會上這些英文標題的原因,是希望能透過對經典作品的致敬,讓海外讀者比較能夠輕易接觸我的作品,同時也表達對該作品的崇敬之意。

Q11、老師的人物描寫非常生動,是如何進行角色塑造的?

在設定角色時會想『他不能做些什麼』、『不會說些什麼』,而不是『他會做什麼』,做出來的角色發展性太大,容易會讓人覺得沒有特色、無聊。

Q12、那請問老師,折木奉太郎不能做的事是什麼?

(大笑)折木在設定上不會刻意去探求個人的真理,除非是非常必要,比方說最後解謎時候,但折木並不是個標準的偵探,雖然探求別人的隱私在解謎上有必要,再回頭考量他的個性,還是會有點掙扎。

Q13、摩耶花是後來才加入的角色,那在她加入前,古典部三人組是怎麼設計出來的?

在完成《冰菓》之前有部可以稱為該作品原型、前身的作品,在那一開始並沒有福部裡志的角色,只有折木和千反田,經過改寫之後才把福部加了進去。

Q14、那麼摩耶花又是怎麼加進去的?

在寫《冰菓》的階段,已經決定好了各個角色的基本功能,比方折木是偵探,千反田是委託人,福部則是一個能讓折木商量,給出資料的人,類似助手,而摩耶花獨立於他們之外,就有點像傳統推理小說的『警部』,在偵探的團隊之外觀察整起事件。

Q15、《冰菓》角色有許多成長、變化,為什麼這麼決定?

一開始就設定好《冰菓》是一部成長小說,折木並不是一個標準的職業偵探,而只是高中生,處於這樣的年紀,當然會有所變化和成長。

Q16《遲來的羽翼》是不是角色形象的分水嶺,會不會有續集?

按:這題沒等老師回對談人就自己斷尾,繼續下題了,似乎是顧慮到劇透的問題。)

Q17、為什麼日本的青春推理總是喜歡給青少年很大的悲劇或考驗,老師自己怎麼看?

我對於出在青少年時代的各角色,就必須要經歷解謎、辦案的過程,本來就覺得是很令人難過的事情,他們本該是快樂、無憂無慮的。

Q18、那老師的青春推理題材既然有苦有樂,是如何調整作品中痛苦和快樂的比例?

非常感謝你問我這個問題!這類青春推理或成長小說,當然會有痛苦和難過的部分,可是人生還是要往前走往前進,比方折木發現了多年前關谷純這件令人難過的事情,可是這只是他高中生活的一部分,人生還是要往前走、往下走的。

Q19、那麼《冰菓》關谷純的…唉…『關鍵事件』規模如此重大,是為什麼會放進青春小說?

先感謝你設法沒有劇透,事實上雖然這是個多年前規模龐大的事件,但寫得這麼龐大並不是我的是本意,我想描寫的是核心中一小群抱負熱情的人,這群人雖然抱持熱情有時候卻不得不面對群眾管理,為了忠實呈現出這群人,就必須讓事件擁有這麽龐大的架構。

Q20、那為什麼關谷純當初會消失……還是老師之後有打算寫『關谷純的複仇』?

(笑) 沒有,沒打算讓他復仇(笑),關谷雖然在事件中遭遇不幸,但他的人生還會繼續下去,所以依他個性才讓他才淡然地讓他消失。

Q21、再問個很多台灣讀者都有疑問,或是希望,折木和千反田有可能來台灣玩嗎,比方說畢業旅行?

這可能會涉及之後的劇透,但…總之其實我已經把折千的高中生涯重大事時間表設定好了,關於畢業旅行的設定,目前不是打算來台灣吧

Q22、老師是怎麽決定小說的敘事風格,比方《庫特》一本採用了群像劇的寫法,為什麼?

因為故事的形式不一樣,每個故事都有各自的結構,比方用群像劇的模式能呈現特別的感覺,就會這麽使用。

Q23、為什麼折木身兼偵探和推理故事的敘述者,這在傳統推理作品中是相當少見的吧?

會使用第一人稱的推理小說,在『冷硬派推理』裡會比較多,當然我不是打算寫成冷硬派,但這是一部折木奉太郎的成長小說,所以這樣選擇了。

Q24、這次新書和上次隔了六年,下次我們還要等多久?

光陰似箭,時間實在飛逝太快………我會努力加油的。

Q25、老師寫過很多不同類型推理小說,還有什麼想寫的?

我是興趣很廣泛的,小說的題材也很多,但現在編輯在現場,如果我現在講下次想寫什麽,會被編輯…我還是放在心裡就好了。

Q26、關於老師故事裡常出現的異國元素,比方折木姐又是印度、尼泊爾的跑,這些都不是日本人所熟悉的國度,老師為什麼喜歡這樣設計?

其實以結論來說,我沒有辦法很明白的說出來,舉例像是意大利作者的(按:口譯講太快了沒記錄到),很多異國形象的作品讓我很感動,但我還是沒辦法明確的說出我為什麼這麼喜歡。

Q27、老師其他還打算挑戰什麼海外題材?

我對台灣的歷史非常有興趣,尤其是康熙和明朝遺臣的關係,不把明朝遺臣視為無關的外族,而是個禍害必須剿滅,這點非常令人感興趣,未來有機會會繼續研究。


來源:http://www.acgdoge.net/archives/24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