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5日,他在一大堆記者面前大聲宣布:「第二次世界大戰就要爆發了,我很興奮。」他所言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就是微博大戰。
向新浪宣戰
2011年元旦,凌晨一點,他在迪斯科音樂、香檳酒和朋友的包圍中,恍惚著寫下一段文字:「快樂和痛苦的區別,是一個簡單的決定。你真實的自己,就是美的最高形態……」
現在,張朝陽幾乎天天趴在微博上。如果有人指出搜狐微博一丁點兒瑕疵,即便是深夜時分,他也會立即起身回復。
如今,在搜狐微博里,「村長」張朝陽幾乎是最忙的人。只見他一會兒四處招呼新來的明星客人,從孫紅雷、趙本山到劉曉慶,一會兒又忙裡偷閒和任志強探討人生。在這裡,一向以「酷」示人的張朝陽,實時直播了他的多面人生。他擅長養生、愛好運動、孝順父母、豁達有趣,甚至你還能第一時間看到他因為生病而表現出來的軟弱。
僅兩個月時間,張朝陽的粉絲一下子就超過了17萬。「只用了一個月,」張朝陽透露,「搜狐的微博用戶數,就已經增長了三倍。」
2010年12月,新浪微博出現暫時性「崩盤」。張朝陽馬上做出反應,表示「這不是我們乾的」,並熱烈歡迎新浪博友們前來搜狐備份。
事實上,在新浪拿出微博之前,國內的「飯否」、「嘰歪」、「嘀咕」等早就先行了一步。但正如一位網友調侃的那樣,「人們大都和飯否談戀愛,真正結婚時還是找了新浪」。
2009年8月,新浪微博正式開張。截至2010年10月,新浪微博的用戶達到5000萬人,每日發送微博超過2500萬條,這個產品影響了1/8的中國網民。
但在張朝陽看來,「搜狐還有機會,先猛打一年再說。」心意已定,按照他的性格就將「不惜工本」。宣戰之時,他在自己的微博上寫道——「Itisagoodday,微博之戰開打。」
「我們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
一直對Web2。0(互動社區)頗為上心的張朝陽,感覺在這個領域自己是「起了一個大早,趕了個晚集」。因為早在2007年,「搜狐博客就準備朝著關係型社區的道路走」。但沒料到,新浪微博一時間聲名鵲起。
2010年,微博開始攪動中國。從巴菲特和比爾·蓋茨的中國行到上海大火、方舟子舌戰唐峻,每一輪喧囂的陣地,都已轉到了微博。這一年,微博還被眾多媒體當作本年度最熱門的事件而被關注。
傳媒學大師麥克盧漢曾經指出,「任何媒介都是一個進化的過程,一個生物裂變的過程。它為人類打開了通向感知和新型活動領域的大門。」張朝陽在2010年夏天頓悟到了這一點:「微博的突然火暴非一日之功,乃互聯網互動產品十年積累之大成。」本來就一貫關注Web2。0的他,把心中的天平傾向了「微博」。
「論壇是集體的,去中心的;郵件是個人的,但卻是點對點的,延時的;博客是以個人為中心兼顧集體的,但卻是非即時的;簡訊是近乎即時的,但只是點對點的。」
「PC互聯網產品的左衝右突,演化和普及,手機作為信息工具的流行,十年的功底造就了微博這樣一個以個人為中心,兼顧群體關係又近乎即時的互聯網互動產品,這是技術進步和用戶行為演化,從無數個可能性中選擇出來的正果。」
幾乎是在同一時刻,資深媒體人、i美股的創始者方三文,開出了一個和張朝陽一模一樣的診斷——但凡網站,不推出微博就會死。
「我要把江山給奪回來」
重出江湖的張朝陽,完全是一副全力投入工作的架勢。「就算每天只睡3小時,也不累。」
這完全不是那個「生活家」張朝陽了,他甚至會告誡部下:「除非你準備100%投入,否則你在這個公司的地位就會萎縮。」
這一切顯得如此陌生。要知道,兩三年前,不到中午時分,在搜狐大樓里基本上看不見張朝陽的影子。因為那一段日子,他去登山、打坐、看書去了。那時,他的主要興趣在植物、天體和靈性導師克里希那穆提那裡。
山中一日,世上千年。就在張朝陽「有點逍遙」之際,微博之聲已經沸沸揚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