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記者李司坤】今年2月9日,殲-20開始列裝空軍作戰部隊,2月16日大年初一,中國空軍發布新春宣傳片《大國新佩劍護航新時代》,展現了殲-20戰機實戰實訓的畫面。上述兩則新聞都引起了網友的熱議,的確,作為我國裝備的首款自主研發的四代機,殲-20一經問世,其完美流暢的外形,卓越的隱身、機動及超視距打擊能力,就令國內一票軍迷為之傾倒。而其身上的一襲「黑衣」,還為它贏得了一個親切的暱稱:「黑絲帶」。
圖說:殲-20因黑色的機體,又是我國自主研發的第四代戰鬥機,很多國內軍迷取諧音將其暱稱為「黑絲帶」
然而,有細心的網友可能發現了,近幾年來,殲-20機身上的黑色塗裝已經漸漸被銀灰色所替代。尤其是2016年11月1日,殲-20在第11屆珠海航展上首次對外進行飛行展示時,就以銀灰色的塗裝示人。
圖說:在2016年第11屆珠海上亮相的殲-20
「黑絲帶」為什麼不「黑」了?殲-20銀灰色塗裝的背後,又有哪些講究?帶著問題,近日記者諮詢了空軍專家傅前哨及航空專家王亞男。
黑色塗裝不利於視覺隱身
對於「黑絲帶不黑了」這個問題,專家們是這麼解釋的。傅前哨稱,黑色或深灰色的塗裝過去有一些隱身戰機使用,比如美國的F117A,這是世界上第一種隱身戰機,黑色幾乎成為了其代表性的標誌,因此很多隱身戰機在試飛的階段往往也喜歡採用黑色塗裝。
但傅前哨同時指出,F117A的隱身性能雖然很好,但氣動效果不佳,機動性很差。「白天如果它在目視範圍內被對方的戰鬥機發現,基本上是跑不了的,而到了夜間,黑色的塗裝則有助於它隱蔽突防,因此,這款戰機只能在晚上出動,白天基本上不用。」
傅前哨稱,我國自行研發的殲-20、FC—31等隱身技術驗證機或原型機開始時也都選擇了黑色塗裝,但這個塗裝不一定是軍隊標準的或製式的塗裝,而是由飛機製造公司自己確定的。在驗證機階段,軍方對飛機外表的塗裝沒有具體的要求,工廠將其塗成什麼顏色都行。「採用黑色,似乎標誌著它是一款能夠隱身的第四代戰鬥機。」
「黑色的塗裝肯定不是出於戰術目的,」 王亞男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從當今世界上來講,主力戰鬥機一般沒有塗裝成黑色的。」他指出,作為正常的戰鬥機,考慮到全天候作戰,尤其以白天作戰為主的情況下,黑色塗裝是很不利於隱身的。「現在的戰鬥機塗裝的主要目的在於可見光內隱身,在目視的情況下能夠讓敵人能夠盡可能難發現。」
傅前哨稱,殲-20在原型機的試飛階段需要對其目視隱身的效果進行相應的測試,塗裝改成銀灰色的,是因為它跟晝間天空的背景很接近。他指出,前期的四代機試飛可能需要更多地關注飛機的雷達隱身性能、機動性能、態勢感知能力、武器投射能力等指標,列裝部隊以後,經過相應的實踐,有可能會對影響目視隱身能力的飛機塗裝加以深化研究並進行適當的調整,並最終確定在某一個區域使用時,哪幾種塗裝方案更為科學、更適應戰場環境。
幾何分割式or不規則迷彩式?
圖說:2017年空軍節,中國空軍微博官方賬號發布的圖片
從上圖可以看出,三架殲-20的銀灰色塗裝在樣式上也存在差別,其中靠前那架屬於幾何分割式塗裝,後兩架為不規則迷彩式塗裝,二者之間有何區別?孰優孰劣?
傅前哨稱,這兩種迷彩塗裝針對的目的、強調的重點是有差別的。不規則迷彩或馬賽克迷彩是為了讓戰鬥機外觀的光學信息特徵盡量跟背景接近,這樣使得飛機不太容易被肉眼或光學探測器發現。
圖說:不規則迷彩式塗裝
而幾何塗裝則是有意把飛機外形「切割」了,使之「變形」,它雖然也能起到一定的不規則迷彩或馬賽克迷彩的作用,但色塊切割的主要目的是迷惑對手,使敵人對它一時半會兒難以進行準確的判斷。
圖說:幾何分割式塗裝
傅前哨舉例稱,有的戰鬥機採用不同顏色、不同大小、不同形狀的色塊構成迷彩,即把一個完整的飛機外形通過不同的幾何色塊給切割了,這樣的塗裝很容易給對手造成錯覺,短時間內讓敵人難以分析出看到的是什麼目標、什麼機型,以遲滯其決策和行動。
他還介紹道,還有的塗裝是在真實的飛機背上或腹部畫一架深色的小飛機,或在前機身的下方畫個座艙蓋,其目的是使敵人在目視條件下判斷其距離時容易產生錯覺,導致判斷失誤。
圖說:匈牙利空軍的米格-29戰鬥機,機腹的欺騙式座艙蓋塗裝樣式
傅前哨稱,殲-20目前的塗裝有多種方案,到底哪種方案更好一些,需要經過試驗檢測。「到時候選擇哪一種,只有通過大量的試飛、試驗、對抗演練,才能最終確定,而且在不同的地域使用,可能選擇的迷彩方案也不一樣,這些需要進行相應的規範。」
我軍目視隱身塗裝後來居上
說起塗裝,在軍迷和網友間一直有聲音詬病我國早期部分武器裝備的塗裝在美觀性和科學性上有所欠缺,這其中又以我國曾經的主力機型,被譽為「空中美男子」的殲8-II為代表。近年來,有網友通過P圖,將解放軍的武器裝備與美軍裝備互換了塗裝,穿上了美軍「馬甲」的我軍武器裝備,立刻看起來變得霸氣外露,戰鬥力劇增。
圖說:進行了F-15塗裝的殲8-II和進行了殲8-II塗裝的F-15
儘管這是網上好事者的玩笑之舉,但此次「換裝」無疑將這一問題進一步放大了:即為什麼我軍早期的武器,如殲8-II,在視覺效果上不如美軍的武器那麼威風、美觀?
傅前哨對此解釋稱,我國過去在目視隱身這方面下功夫研究不夠,與國外有差距,但現在已經趕上來了。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國空軍的殲-5、殲-6、殲-7均屬於輕型戰鬥機,尺寸小、體積小,一般要到很近的距離內才能分辨清楚機型,再加上那時候的空空導彈技術落後,數量也比較少,因此,大部分的空戰還是以近距離纏鬥為主。「從我國國土防空作戰情況看,目視隱身對當時空中的作戰行動影響不算太大。」
王亞男稱,我軍剛裝備殲8-II的時候,美軍在塗裝上其實也差不多,美海軍的F-4的機身部分也是純白的,機頭的雷達罩部分也是深褐或者深綠色,這是因為當時對近距離交戰的偽裝強調的不多,技術上也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到了1990年海灣戰爭時期,美軍的迷彩化開始呈現出一種標準的製式化狀態,但我們還是延續過去的塗裝,所以那時候中美戰鬥機的塗裝看上去反差比較大。」
傅前哨則指出,隨著空戰實踐的深入,我國對目視隱身開始重視了起來,後來的塗裝從亮色向暗色進行演變。有關部門對某些機種、機型的迷彩塗裝曾做過一些有益的探索,研究出了一些迷彩方案,並針對殲擊機、轟炸機、強擊機等不同的機種、機型製訂了迷彩塗裝的標準和規範。隨著殲-10、殲-11等第三代戰機的列裝,我們在這一塊的工作進一步加強,塗裝顏色基本確定為與天空背景比較靠近的淺灰藍。而進入隱身時代,國產的第四代戰機就需要考慮多個頻段、頻譜的綜合隱身效果了。
至於殲8-II塗裝「不好看」的問題,兩位專家均介紹道,現在的殲8-II系列飛機,已開始向目視隱身的方向進行調整了,已經有一線作戰部隊使用現代化迷彩的殲8-II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