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視

民視新聞網

2018年2月27日


帕金森氏症一但發病幾乎無法逆轉,但臨床診斷又得等到出現病徵才能確認,往往為時已晚。美國南加大最新研究,發現患者眼淚中,α突觸核蛋白濃度與正常人不同,認為可望在症狀出現前幾年,就提早發現治療。


老人家不但動作緩慢,雙手還嚴重顫抖,連釦子都無法扣好,更別說寫字了。帕金森氏症患者最大的痛苦,就是一旦發病無法逆轉。


不過,美國南加大最新研究,卻號稱可以從人的眼淚提早診斷。


儘管國內醫界對這項研究持保留態度。但南加大研究人員以試紙採集55名帕金森氏患者的淚液樣本,跟正常人相比,「α突觸核蛋白」平均濃度,每毫克淚蛋白質中平均僅約423皮克,遠低於正常人的704皮克。



檢視相片

但另一種「寡聚α突觸核蛋白」平均卻比正常人高5倍,藉此推論透過檢測淚液能提早發現病灶。


帕金森氏症是一種好發於中老年人族群的神經退化性疾病,台灣每10萬人約有140人罹病。但初期症狀不明顯,目前只能透過核磁共振檢測或醫生觀察研判。


檢視相片

正因為等到醫生能檢測,代表已發病,這時候再進行治療,最多也只能延緩惡化。這項研究,雖然還需要更多證據,但已經替帕金森氏症治療帶來更多曙光。


(民視新聞/楊怡安、邱顯復 台北報導)


資料來源:奇摩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