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算帥氣,髮際線高,顯得頭髮稀少,也談不上字正腔圓。像皇家衛隊里不戴肩章的士兵,主播台後的他穿西服從不打領帶。說到興起,他就差拍案而起,急得後台編輯趕忙刪減多餘新聞,刪減時長還要和他超出部分毫秒不差。

★把自己當做底線★

2012323,邱啟明發了一條微博:如果自己的權益都保護不了,評論部,我要你何用?傀儡製片人,我活得比你們自由!再見了!

這次,他把矛頭對準了自己所在的中央電視台評論部,儘管之後他刪掉了這條微博,並向媒體透露,自己會在央視待到合同期滿,但他鮮明的個性再次令公眾眼前一亮。

而此前,他已頻頻發出獨特的聲音。

平主任你告訴我,決口有多大?下游的群眾有沒有轉移?

平主任,我是非常想了解下游的群眾有沒有轉移。

——2010621日,《24小時》報道江西撫河決堤險情,邱啟明連線江西防總辦公室副主任平其俊,平其俊卻不提群眾安危,反而開始列舉領導的指示。情急之下,邱啟明兩次打斷平其俊,贏得網友稱讚。

如果沒有人的安全,這樣的速度我們要不要?當前中國的發展速度就和高鐵一樣令全世界羨慕,然而,我們在滿足速度追求的同時,我們在滿足速度激情的同時,我們可能會拋棄很多,忽略很多。

——2011726日,針對「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邱啟明在一連串詰問後,被網友評價為「最具性情的央視新聞主播」。

這段讓邱啟明感覺最酣暢的評論,出自《24小時》前製片人王青雷之手。「我挑主持人,要的肯定不是字正腔圓,而是有對新聞的理解力,有能力、有膽識表達自己的觀點。」王青雷說。

那段時期,邱啟明對王青雷的要求是:「不管《24小時》被上頭如何牽制,你每天必須給我一條評論。」那時候,邱啟明心裡很平順,「為了那個平台,我認為我做了應該做的選擇」——把八股式的導語變成自己的語言,聊天式的導語,還有評論隨時加,讓觀眾覺得親近。

儘管有無數的干擾,但邱啟明並不覺得壓抑,就是因為每天都有的評論,「作為國家電視台,雖然是一個接近零點的節目,但如果連自己的聲音都沒有,是很可悲的事情」。

每次領獎,邱啟明必定感謝自己的團隊,他只是沾了出鏡的光,其實自己很多時候是「團隊的傳聲筒」。

41,在《新周刊》「2011中國電視榜」頒獎現場,邱啟明說:「每個人在自己的崗位上,把盡職盡責當成一個底線,這個社會沒有不變好的理由。」

★一定要發出聲音★

邱啟明的妻子李菡是北京廣播學院(現中國傳媒大學)播音專業出身,兩個人討論起專業話題時,兩三句就戛然而止:「你覺得所有電視屏幕播出來的,都是你們學院出來的字正腔圓型的就好嗎?我在《24小時》動不動出錯,就差嗎?」

邱啟明自豪於自己現在的敢講,諸如渤海灣漏油事件、哈爾濱強拆、同性戀話題,《24小時》都有獨到的評論。

每天晚間10點鐘開始工作,睡三四個小時,4點鐘起床,準備早間節目。所有的評論,兩個人的對話,完全脫稿。「那時候,幕後團隊與主播是隔離的,非常不科學」,但對於兩個到新平台想做好新聞的人來說,恰恰是個絕好的機會,因為沒人願意做面對黑夜多過白晝的早間節目。

2008年,CCTV借調邱啟明在上海主持一檔歡樂過大年節目,趙普接通他連線後,對面沉著回應:「趙晉,你好!」信息接收錯誤沒有影響到央視台長焦利對邱啟明的喜愛。

偷偷從東方衛視跑到北京試了3天鏡,第四天被通知「就是你」,第五天飛回上海辭職,第七天,他已經坐上CCTV主播台。

到央視後,邱啟明的要求就是不做任何黃金時間檔的節目,「我就不相信11點做不出一個好節目來」。主播台上,他不能爆粗口,底線早就拿捏好,在沒有掌握更多信息的前提下,不可以責怪相關單位和部門。但如果是板上釘釘的事實,就一定要發出這檔節目的主觀聲音。

★要匍匐前進,不要止步不前★

24小時》欄目從2009810日晚11點開始做起,不到三年的時間邱啟明便「得到太多的、太高的名和利」,因此他非常感謝CCTV這個平台。正因為感謝,所以他覺得要對這個平台負責,「不該丟失了肩膀上的職業擔當和社會道義,讓觀眾知道,作為國家媒體,CCTV是可以在一些事情上發出聲音的」。

一個沒有媒體監督的社會,是一個可怕的社會。「媒體現在最大的毛病就是隨風倒,邱啟明敢站出來嗎?NO,我得先看清楚界限在哪,但我絕不會原地不動,更不可能倒退。」因此,他敢說出更多問題:有五千多萬留守兒童、醫保社保、民眾的幸福感、食品安全、教育制度,「你能說我提出這些問題就是不愛這個社會嗎?我恰恰是希望它越來越好」。

邱啟明坦言,在媒體行業有太多人浮於事,但也有很多人在話語的瓶頸中尋找自己的突破口,例如柴靜、白岩松。「白岩松把所有的官全辭了,在影響力巨大的CCTV這個平台上說一些別人不敢說的話,而且說得讓你心服口服,最重要的是他還不濕鞋」,在邱啟明看來,自己比起他差遠了,只是一介莽夫而已,「卻比只抱怨不做好很多」。

他說也有可能做出一番華萊士的成就,「最起碼我們有相通的地方——敢質疑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