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輪椅上,歪斜著頭,雙手交疊——英國物理學家霍金(Stephen Hawking)這樣的形象,將永遠留存在世人的記憶中。這一回,他結束了76年的人間旅行,啟程前往浩瀚的宇宙。


英國物理及宇宙學家霍金(Stephen Hawking)14日清晨於劍橋家中過世。

他的子女發表聲明說:「我們至愛的父親今天辭世,他是偉大的科學家,非凡的男人,他的貢獻和典範將長存。」


「他的勇氣,以及結合智慧與幽默帶來的輝煌,啟發了全世界。」

「他曾說:『如果宇宙不是所愛之人的家園所在,那根本稱不上是宇宙。』我們會永遠想念他。」


霍金出生學術世家,但非直接與數學或物理相關。他的父親是熱帶病專家,母親則是思想自由的激進分子。


霍金出生於牛津,8歲移居赫特福德郡聖奧爾本斯,高中畢業後獲得獎學金進入牛津大學就讀物理學。儘管指導過他的教授,都肯定他的天賦,他也拿到一級榮譽文憑,但他一直都不是特別傑出的學生。


後來,他決定追隨英國科學家霍伊爾(Fred Hoyle)繼續深造物理學,但當時霍伊爾無法多收學生,於是霍金轉而跟了夏瑪(Dennis Sciama)。儘管當時,霍金根本沒聽過「夏瑪」這個人。但事實上,霍金是誤打誤撞跟到了一位有潛力的大咖,夏瑪幾年後成為英國宇宙學首屈一指的學者,知名門徒無數。


違逆病魔 多活55年


剛過21歲生日不久,霍金便被診斷出不治之症: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縮寫為ALS,也就是漸凍人症)。然而,這並沒有讓他陷入憂鬱之谷,不久後,他將研究主題聚焦在宇宙物理學。


在與病魔共處的過程中,他提出了在廣義相對論框架內的潘洛斯–霍金奇性定理、關於黑洞會發射輻射的理論性預測(現稱為霍金輻射),並撰寫了多本闡述自己理論與一般宇宙論的科普著作,其中《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更蟬聯暢銷書排行榜共計237週。


如此忙碌又充實的活著,甚至打破醫師的剩餘壽命預期,多活了55年。

他是身殘志堅的典範,超凡的天賦彌補了身體的殘缺,心靈自由、夢想狂妄,讓他恣意地穿梭在宇宙之間,時不時又不經意地拋出非常入世的道德觀點。


霍金身邊的朋友說,雖然有身體上的限制,但霍金卻是一個搶眼的存在:對生活充滿熱情、異常幽默、說到做到的決心。而且,他似乎非常享受「第一名人科學家」的光環,他的演講總是一票難求,但也許不是所有人都是衝著他的科學見解去的。


而科學界對他的評價則嚴肅的多。對於理解物理學及幾何宇宙,科學界讚揚霍金帶來令人驚豔和革命性的貢獻。


晚年,霍金除了延續量子重力和黑洞研究之外,也投身於科學的普及化,如前述的《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著作。


無疑的,吸睛的書名是這本書大獲成功的因素之一,但內容題材也深深抓住大眾的注意力。而能夠把艱深的科學化繁為簡的呈現出來,成功塑造了所謂的「霍金體」,儘管這背後多多少少是出於作者的身體限制。


在倚賴電腦系統發聲前,霍金連吐出一個字詞都困難,正因為如此,他必須用最短、最簡單的句子,切中要點。


除此之外,不可否認的是,他的身體狀態本身就讓大眾難以忽略。


將科學普及化,是霍金寫書的目標之一,另一個更踏實的理由則是為了賺錢。他的財務需求非常大,除了養家,他還必須支付看護、醫護以及愈來愈龐大的醫療設備和輔助設備費用。


身為舉世名氣最大的科學家,霍金享受光環和伴隨而來的人生經歷。他活出最寬廣的人生,別說是見到許多響噹噹的人物了,他甚至鑽下礦井、探訪南極、體驗無重力自由落體。


他囊括無數榮耀。32歲時,霍金成為皇家文藝學會榮譽會員,並在2006年,獲得學會所頒發的最高榮譽科普利獎章(Copley Medal)。1979年,霍金又成為第17位盧卡斯教授(Lucasian Professor),這是劍橋大學授予物理學者的最高榮譽職位。


大眾娛樂裡也有霍金的身影,他曾在影集《銀河飛龍》(Star Trek: The Next Generation)、《宅男行不行》(The Big Bang Theory)粉墨登場,人生故事則以《愛的萬物論》電影形式搬上大銀幕。

愛情與婚姻

霍金有兩段婚姻。1956年他與魏德(Jane Wilde)結婚,育有3名子女。曾幾何時,魏德是霍金無怨無悔的後盾,霍金也曾說,魏德给了他生存的意義( Something to live for)。


魏德無條件地支持,但並非無微不至的照顧,而是相信霍金應該盡可能自理,這也是霍金所堅持的,因為唯有如此,才能減緩肌肉退化,避免病魔為所欲為。

隨著病魔一點一滴帶走霍金的自理能力,他的表達力退化到僅有極熟識的人才能解讀的單詞。


1985年,霍金在瑞士感染肺炎,為了保命,霍金做了氣切。奇妙的是,在瑞士與死亡擦身而過後,原本的退化性疾病惡化程度似乎慢了下來。氣切後的他,失去語言能力,電腦與聲音合成系統成為他餘生的發聲器。


一場肺炎帶走了霍金的聲音,也帶走他的第一段婚姻。原因是,在那之後,霍金的家增加了多名看護與醫護人員。家裡擁擠了起來,他與魏德則是漸行漸遠。最終,兩人於1995年離異,同年,霍金與看護梅森(Elaine Mason)結婚。


梅森的照護、愛與關懷,似乎在霍金更孱弱的日子裡,遞上了心理上補償。但這段婚姻,仍在2007年劃上句點。


命運開玩笑 他卻比誰都熱愛生命


儘管身體殘缺,但霍金總是積極正向。他曾說:「身體和精神不能同時殘缺。無論命運多麼糟,我們都要有所作為,而沒有夢想,就像是沒有靈魂的軀殼。」因此,他熱愛工作、熱愛被科學家圍繞著、愛藝術,也大方地擁抱名與利。疼愛孩子,用輪椅載著孩子轉圈圈逗樂他們。


時而傲慢,一如許多偉大的物理學家,時而謙遜,曾說自己出生那一天,全世界有20萬嬰兒誕生,自己只是其中很普通的一個。同時對科學抱有實事求是的態度,發現自己的見解有謬誤,他從善如流。


他有許多學生,但跟著他做學問可不簡單,據說,如果學生惹他生氣,他會用輪椅輾過學生的腳。


對於生命,霍金曾經感嘆,「一個人要成長到相當程度才能明白,生命並不公平。你只能因應本身處境,盡你所能去做」。


76年人生,霍金穿越時間和空間,活出浩瀚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