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失能家人走完生命全程,平均需要近10年,妥善運用資源、彈性安排照護計劃,是給家人和自己最大的愛與關懷。《天下》整理出七個步驟,讓我們一起安心變老。

「用最後的時間來相愛,不是相恨,」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理事長郭慈安說,台灣人照顧之路平均9.9年,家屬易累積疲累、憂鬱和怨懟,「不要因照顧,磨損愛或孝心。」

全台更有13萬人陷入離職照顧的困境。運用長照資源很重要,但資源哪裡找?如何面對照顧的漫漫長路?


步驟一: 住院後,詢問「出院準備服務」


煩惱的開端,常是一通長輩住院的緊急電話。「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辦、要問誰,」家屬蔡小姐的父親失智又跌倒,她道出許多家庭的無助

這時,最直接的求助對象是醫院的護理站、社工師:「我們能連結長照資源嗎?」「能幫忙做出院準備服務嗎?」「出院後要注意什麼?」


醫院是連結長照的第一個接口,目前約有165間醫院,提供出院準備服務。但仍有許多醫院仍未建立完整制度,或有服務但仍未到位,家屬的主動詢問,能督促醫院做好準備。

延伸閱讀:出院準備服務,這165家醫院做得最好

步驟二: 哪裡有長照?打1966專線

家屬也疑惑:長輩符不符合長照資格?只能住長照機構嗎?長照的17項服務有哪些?有補助嗎?

衛福部已啟動長照專線「1966」,只要有任何長照問題,都能撥打。

衛福部已啟動長照服務專線「1966」。(黃明堂攝)

老人暨長照社工專業協會理事徐國強建議,家屬打電話前,可準備好三大資訊,讓溝通有效率。

一、長輩的基本資訊:年齡、居住地址、同住者、戶籍(戶籍牽涉到各縣市的補助項目和金額)。

二、長輩的身心狀況:疾病、有無失智、生活有哪些不便(無法自己用餐、上廁所、走路等)。

三、家裡的照顧情況:目前由誰照顧、家屬碰到哪些難題(例如白天要上班)、家庭年收入。

若接線人員認為有必要,會派照顧專員直接到家中幫長輩評估、擬定照顧計劃,「做到一通電話,服務就到家,」衛福部長陳時中說。

步驟三: 召開家庭會議

家庭紛爭,也常出現在長輩倒下後。手足間從小累積的怨懟與事發時的無助,更易撕裂情感。

家人可盡早召開家庭會議,凝聚共識。「最後悔的是,一開始大家沒有坐下來好好談,」外派中國工作的王俊銘(化名),父親先是失智,不久後中風,他匆促返台,手足間也急忙決定照顧計劃、費用與人力分配。

如何開家庭會議?情緒上先停止指責、聆聽彼此的困境──壓力、金錢負擔等,同理之後,較能促成討論。

會議上,要清點資源做討論。「知道有哪些武器可用,較能減少爭執,也不會陷入『誰該辭職回家照顧』的單一選項,」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陳景寧舉例,可事先檢視長輩有無退休金、存款等可動支的經費;了解政府有哪些長照服務、補助額度。

盤點好資產與資源後,列出可能的選擇、手足間如何分擔。家中也總有在外地生活的「遠方照顧者」,可先談好分工,也給彼此尊重和信任,避免遠距遙控、事後指責。

步驟四: 擬定「混搭式」照顧計劃

照顧過程,家屬可擬定照顧計劃,但要保持「彈性」,因長輩的病況可能隨時變化,也要混搭服務。

67歲的林先生,照顧重度失能、失智的太太已10年。他聰明運用「混搭」服務。

例如,週間白天,他讓太太接受上、下午各約兩小時的居家服務。週末則運用機構的「喘息服務」──週六晚上,送太太到機構住一晚,週日晚上再接她回家。這讓他還能保有自己的生活,當志工、參與健走團。

他的另一個祕訣是,替太太寫下照顧計劃,並和居服員討論分工,良好的溝通讓照顧關係更長久。「將專業人員視為伙伴,共同討論怎麼照護,很重要,」郭慈安建議。

步驟五: 做最壞打算,也讓自己喘口氣

心境也要調適。北市聯合醫院臨床心理主任林惠蓉曾遇到家屬無法面對摯愛的失能,盡全力想扭轉;但摯愛病況沒起色,反倒陷入自責情緒,「要知道自己、對方的極限,也要有對方不會好起來的準備。」

有苦,更要抒發。「如果覺得照顧很辛苦,不要壓抑,」長年照顧雙親的作家張曼娟比較,「照顧兒女的辛苦可以講出來,但照顧父母很辛苦,常難以開口。」

林惠蓉鼓勵照顧者找出適合自己的放鬆法,可自問:「當有壓力時,怎麼做容易轉換心情?」有人是散步、聽音樂、靜坐、按摩或學習新東西。

家屬可參與「照顧者支持團體」,戰友的同理與共享照顧經驗,可紓緩壓力;或尋求心理師協助,療癒情緒。

步驟六: 選長照機構,掌握三要點

當長輩病況惡化,送長照機構成為選項時,家屬易陷入「捨不得」和「撐不住」的拉扯,或怕承受親友「不孝」的指責。

33歲的獨生女楊小姐正是如此,原先工作、雙親照顧兩頭燒,但最後她選擇機構服務。「機構不見得是最糟的選項,可考慮每個家庭的狀況,」她說。這讓她週間能安心工作,週末有心力到機構陪爸媽。

怎麼選機構?曾任機構評鑑委員的老人暨長照社工專業協會理事徐國強建議,家屬可先搜尋「長照服務資源地理地圖」查附近有哪些機構、評鑑成績。

家屬進一步可親自走訪機構,且要在一天內不同時段、一週內不同日子探訪。家屬可在機構觀察:工作人員和長輩有無頻繁互動,而非只讓長輩看電視;空氣是否流通、有無異味。

步驟七: 法律也能幫上忙

「許多家屬直覺:我沒有法律問題,」中山醫大附設醫院法務管理師張自居說,但法律確實能幫失智、失能家庭減少紛爭。

白天得上班的陳小姐,過去總是擔心,失智媽媽會遭受詐騙或盜辦貸款。

她後來知道,可向法院提「監護宣告」或「輔助宣告」,避免媽媽亂買東西、欠下帳務;向地政機關提「預告登記」,避免房子遭惡意移轉;或向金融聯合徵信中心提出「金融註記」,不怕遭盜辦信用卡、貸款或擔任保證人。

好好運用長照資源,可減少照顧者孤軍奮戰的難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