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店街(4965)公布第1季的成交金額直逼120億元,創下歷史新高,這也是個人賣場自3月開始調整運費門檻後成效顯著,一舉拉高成交金額,讓整個平台成長更快速。


商店街總經理蘇芸表示,為了取得更大的市占率,個人賣場去年以不到一年的時間,脫胎換骨,成為一個大規模大價值的平台;2018年第1季的成交金額直逼120億,超商取貨單月也超過1,100萬件次,已是目前台灣行動電商的第一名,這對創業型的市場來說,是個令人振奮的好消息,雖然因運費補貼策略造成虧損,但從投資的角度來看,這次的投資,也成就了個人賣場成為一個大規模的平台,顯示這樣的投資結果是相當成功。


放眼亞洲同性質行動電商,日本行動電商新星Mercari目前單月成交金額約台幣30億,根據外電報導,Mercari今年3月剛完成一輪增資,其公司市值已超過美金20億,約台幣600億,和前二年相比成長了一倍。比照個人賣場現在的發展規模及成果來看,單月40億以上交易金額更高過市值達台幣600億的Mercari,未來個人賣場的發展將更值得期待。


個人賣場從今年3月起已開始調整運費補貼方案,整體成交金額因為運費門檻的調整,持續不斷的創下新高,目前消費者購買金額需超過199元,才能使用免運的優惠,放眼現今行動端電商市場,這仍是最優惠的運費方案;而3月起的補貼政策調整,反而讓個人賣場再往更茁壯的方向前進,未來個人賣場仍會繼續調整行銷策略及方向,刺激交易與持續擴大市占率。


商店街去年大虧逾四個股本,到去年底每股淨值剩下1.63元,9日開始被打入全額交割股並增加分盤交易,苦吞連續四根跌停,商店街已規畫第3季啟動增資計畫,挹注公司營運資金。


註:圖說:圖為商店街總經理蘇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