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米粒媽 (公眾號 米粒媽愛分享)
上個周末,米粒媽約了倆閨蜜帶著她們的寶寶一起來家裡玩,閨蜜的寶寶一個是三歲多的小男孩,一個是剛四歲的小女孩,進門不久就和米粒玩成一片啦!
中途我給孩子們洗了點草莓吃,用盤子裝好端上來,米粒是大孩子了,吃東西比較謙讓。兩個小朋友可是立刻狼吞虎咽起來,一會盤子就空了。
眼看著就最後一顆草莓了,我沒作聲,想看看兩個小朋友會如何處理。小女孩拿到了最後一顆草莓,小男孩也想吃,立刻就上手搶了,輕輕推了小女孩一下。
閨蜜急了,一把拎起小男孩,女孩的媽媽還沒來得及開口說沒關系,閨蜜就沖孩子嚷道:看看你都做了什麼!Time out!
然後就帶著孩子在我們家找可以“time out”的地方,閨蜜本來想讓孩子去洗手間,我和小女孩的媽媽追著一個勁說不行不行,孩子會害怕的。閨蜜這才作罷,但最後還是讓孩子在牆角站了一會兒。
米粒媽看著那個站在牆角小小的,一個勁抹眼淚,又不敢為自己辯解的小男孩。知道這肯定不是他第一次被“Time out”了,米粒媽覺得心都快碎了,真想吼她一句:”應該Time out的人是你!“
“Time out”已經被很多媽媽視為最終教育法寶,並引以為榮。但這種動不動就讓孩子Time out的方式,才是真正的害了孩子。
Part1 Time out為什麼不好?
到底什麼是time out呢?
Time out的意思是讓孩子從原來的活動和環境中暫時脫離出來,在一個固定的安靜的地方待著一段時間。
其實,這就是中文裡“面壁思過“的意思。
是的,就是你我這個年紀的人小時候都經歷過的,做錯事就被家長或者老師,拎著耳朵抓到牆角,然後說:“你好好想想你剛才做錯了什麼”的面壁思過。
“Time out“雖然有一個寬泛的定義,但並沒有標準的操作方法,很多育兒書育兒號甚至不少媽媽都會分享自己的”Time out”的經驗。
就米粒媽看過的而言,有“1歲孩子Time out分鐘,2歲孩子Time out兩分鐘“這類的一看就是瞎掰的屁話;
也有“Time out期間,媽媽不可以和孩子有眼神接觸“這類屁話中的屁話;
更有“Time out的環境要讓小朋友覺得舒適,不可以關小黑屋“這種看似很溫馨,其實還是面壁思過內核的建議。
米粒媽真的很心急,因為這些大錯特錯,如果媽媽們採信了這些關於Time out的建議,並實施到自己孩子身上,那樣孩子就太可憐了。
看到這裡,肯定會有不少媽媽跳出來反駁,Time out在國外很流行啊!國外的媽媽都這麼做,而且Time out這種方法肯定比打孩子罵孩子要好吧?而且Time out了之後,孩子確實聽話了啊。別急別急,且聽米粒媽解釋。
米粒媽在國外生活了幾年,確實了解到國外的一部分媽媽,注意,是一部分,在日常生活中會採用“Time out“的方法教育孩子,但是,這不意味著Time out是最正確也最推薦的教育方法。
尤其是近幾年,國外不少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通過很多案例和數據證明,Time out並不會讓孩子變好。
比如美國的心理研究專家Michael Chapman和CarolynZahn-Wexler就研究發現:
經歷過Time out 懲罰的孩子,會比沒有經歷過的孩子更容易產生過激反彈的行為。
你看,這不是得不償失嘛,所以現在國外已經越來越不推薦家長使用Time out的教育方法了。
同時心理學家Alfie kohn也在他的書《無條件養育》中專門寫到Time out的話題,認為Time out會讓孩子們覺得他們從父母身上獲得的愛被收回了,這會對他們的心理發展有非常嚴重的負面影響。
另外,有媽媽覺得Time out的方法比打孩子罵孩子要好。這個米粒媽真的要解釋一下,教育孩子,打孩子罵孩子當然是很差勁的教育方式,但Time out也並沒有好到哪裡去。
粗暴的讓孩子Time out,其實是另外一種暴力教育的方式。
當發現孩子犯錯了,父母不去找出犯錯的原因,也不聽孩子的解釋,不由分說就讓孩子Time out,這其實是“以暴制暴”。
這種暴力的方式,並沒有比打孩子罵孩子高明到哪裡去,甚至會造成比打孩子罵孩子更加嚴重的後果。
動不動就讓孩子Time out,其實本質上還是一種強權育兒的思維,父母來定義孩子行為的對錯與否,當父母覺得孩子錯了,就立刻施以懲罰——Time out。
即便父母覺得這是一種溫和的說教,但仍然是一種懲罰,甚至是一種比打孩子罵孩子更為嚴重的懲罰。
就拿米粒媽閨蜜的例子來說吧,孩子是因為想要吃草莓,在爭奪草莓的過程中將別的小朋友推倒了。閨蜜認為孩子動手打小朋友,這是錯的,必須要懲罰。但閨蜜,只看到了孩子打小朋友這個動作,卻沒有去思考為什麼。
這其實特別好解決,先安撫住孩子,然後立刻准備更多的草莓,告訴他如果想吃草莓,可以和媽媽說,媽媽再給你洗一些,不可以搶別的小朋友手上的東西,更不能推小朋友,帶著他一起和小朋友道歉。
而不是粗暴的把小朋友往牆角一推,讓他反省,小朋友得多委屈啊,他只是想吃草莓而已!媽媽不能理解,還讓他罰站,長此以往,小朋友內心得多沒安全感啊!
有媽媽會說,Time out很有效果呀,每次Time out完孩子都聽話了。
米粒媽想說,小朋友time out之後的聽話,只是暫時性的聽話。他們為什麼會聽話呢,因為“害怕“。
對於年紀比較小的小朋友來說,他們很難明白為什麼媽媽要讓他們站在一個地方一動也不能動,他們真的能把Time out和剛才所做的事情聯系起來嗎?
很難,他們之所以會“屈服”,完全是因為害怕,迫切的想逃離Time out,所以他們會告訴你,媽媽我錯了,我再也不怎麼怎麼樣了。
而對於大孩子來說,家長們可以代入自己體會一下,Time out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out就out吧。反正一會out完了我該怎樣還是怎樣,這樣time out完全起不到該有的效果不說,反而對親子關系的發展是一種極大的傷害。
Part2 正確有效的Time out是什麼樣的?
首先,米粒媽要給大家一個真誠的建議,請永遠不要對三歲以下的孩子採用Time out。澳大利亞幼兒心理健康協會認為,Time out不適合三歲以下的兒童。
三歲以下的孩子,即便犯錯,需要的也是家長長足的耐心和包容心來慢慢教導的,而不是簡單粗暴的Time out。
他們的心智無法理解Time out的用意,除了讓他們感到發自內心的害怕與恐懼以外,Time out並不會起到任何別的效果。
對於三歲以上的孩子,正確且少量使用Time out,確實能起到一定的教育效果,但是也有很多注意事項。
首先,選擇某一天孩子心情很愉悅的時候,邀請孩子一起布置一個time out的角落。告訴他,這是一個當你生氣,傷心或者不愉快的時候就可以來這裡平靜一下的地方。
請讓孩子做主導,自主選擇物品來裝扮這裡,讓他尋找可以讓自己平靜和快樂的物品,這樣在今後的具體實施中,他會更容易接納這個地方。
然後,當你覺得孩子必須Time out的時候,不管他是犯了錯還是在發脾氣還是嚎啕大哭。請務必詢問孩子,那我們去那裡平靜一下好嗎?
孩子同意,再去,如果孩子拒絕,切忌不可以生拉硬拽一定要讓孩子去Time out。尊重孩子的意願,這樣Time out才會真正起作用。
再次,請一定不要讓孩子自己一個人Time out,請家長一定要陪著他。如果你要讓他站著,你也站著,你要讓他坐著,你也要坐著。
讓孩子知道,父母會陪著他一起度過這段時光,你們可以說說話,唱唱歌,一起看看書,玩會玩具,等到孩子情緒平穩之後。父母再和他說,剛才這件事你做的不對,我們一起改正好嗎。
很多家長肯定會疑惑,既然你說不能動不動就Time out,那到底什麼時候該Time out,什麼時候不該Time out,多少次Time out合適,Time out多久合適。
這些問題,確切的說,米粒媽確實不能給你一個標准答案,但是米粒媽可以給一些小建議,不一定完全正確,需要父母在實際生活中靈活變通。
當你怒氣沖天的覺得孩子必須去Time out的時候,你自己先Time out一下。你先深呼吸,讓自己的情緒平靜下來,甚至你也可以到Time out的專屬區域待一會。
等你自己的情緒先平靜下來,你才會思考,孩子剛才犯錯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如果能找到問題所在,並且能有別的方法解決問題,那麼就不要讓孩子去Time out。
如果當你平靜的思考之後,覺得孩子還是需要Time out,那麼請陪著孩子一起Time out。
至於Time out多久合適,米粒媽是覺得當你的情緒和孩子的情緒都趨於平靜,Time out的作用也就達到了,自然也可以結束了。然後你再找機會,和孩子聊一聊所謂的“犯錯問題“。
Part3 不Time out,真正智慧的父母這樣育兒
有的父母會說,不Time out,那平時我們應該怎麼教育孩子呢?那麼米粒媽分享一下自己的經(jiao)驗(xun)。
首先,不讓孩子Time out,而是自己Time out.
必須要承認的是,隨著孩子年紀的增長,有了自己的見解與想法。在成年人看來,他們確實變得比小時候更調皮搗蛋了,甚至常常會激怒家長。
家長在照顧孩子的瑣碎過程中,本來就容易筋疲力盡,孩子再不聽話一點,父母很容易暴走。
你對孩子發火,不是因為孩子真的做錯了什麼,而是你的心太累了。
所以,首先,你得讓自己Time out。有時候米粒淘氣,我實在很想沖他吼兩句的時候,我就先迅速走到窗前,看著遠方,然後深呼吸幾口,讓自己先平靜下來。
有時候我甚至會躲進廚房,吃兩口水果或者甜食,讓自己盡快平復下來。等自己的情緒先穩定了,再去回想米粒犯錯的經過,其實並沒有什麼大不了,重新拾起我的耐心,去教導他。
其次,永遠記住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發展特點,不強求孩子。
孩子與成年人不同,他們有自己的成長速度和節奏,簡單來說,孩子不是一出生就有一個發育完整,能充分思考並判斷情勢的大腦的。
別的不說,就說大腦中分管控制情緒的額葉,得到20多歲才能成熟呢!所以孩子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太正常了,別說孩子了,現在好多大人還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呢!
孩子需要時間成長,回想一下他們從出生到蹣跚學步,從牙牙學語到和你咿呀對話,這得需要很長很長的時間。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慢慢的體會生活,體會情緒,體會父母的用心,他們需要不停的嘗試不停的學習,才能不停的成長。
在這樣的成長中,犯錯太正常了,允許孩子犯錯,關愛孩子犯錯,這才是我們作為父母該做的呀!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也是米粒媽一直在育兒過程中,時刻提醒自己的,無條件尊重孩子。
孩子,從出生那刻起,他們就是一個完完全全獨立的個體,他們確實我是我們的孩子。但更重要的,他們是自己。
只有當他們得到父母發自內心的,無條件的尊重,他們才能確信自己是被深深的愛著的,才能得到真正的安全感,才能建立起真正健康的心理狀態,才能成長為一個真正的人格獨立而完整而有愛的人。
作者米粒媽,美國海歸、原500強高管麻麻一枚,專注於科學育兒、親子閱讀、剁手推薦。2-6歲寶媽請關注米粒媽頻道 (ID:MiLimaPinDao ),0-3歲寶媽請關注米粒媽愛分享(ID:milima666),麼麼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