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一想比特幣項目是怎麼運作的。大概5年前,這種貨幣首次出現,一位叫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神秘計算機專家開發了一種使用開源軟體的在線支付系統。該系統大體上是一種“個人對個人”(P2P)交換系統,使用一種叫比特幣的價值單位。這個系統不需要中央管理員或者存儲倉庫,因為支付都被記錄在一個由社區維護的中央公共電子賬目中。

理論上,這一社區元素理應賦予用戶更大的獨立性,它還意在賦予比特幣比法定貨幣更大的可信度。畢竟,使用比特幣的美妙之處就在於,你不需要依賴收費高昂、速度遲緩的銀行支付系統:你可以把“錢”發送到世界上任何地方,而且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兌換。比特幣也不會因為政府突然決定大舉印鈔而變得一文不值。相反,流通中的比特幣每年只能以固定比率增加,到2140年比特幣的總供應量會永久限制在2100萬個——至少比特幣的協議是這麼說的。這確保了比特幣的“價值”是以民主的方式根據供求關係決定的。

但在現實中,比特幣的價值顯然可能大幅波動,就像其他任何資產那樣。比如,過去兩年中,比特幣的價值從50美元每比特幣(2012年)飆升至1150美元每比特幣(2013年末),而今年用比特幣洗錢的醜聞曝光後,其價值又跌回400美元每比特幣。可以說,這使比特幣成為2014年表現最差的資產。更糟糕的是,比特幣顯然只能在人們堅定信賴電腦的情況下才能被用作一種“貨幣”。畢竟,將電子賬目當作儲值手段的風險在於,如果黑客侵入了系統,這些錢可能會消失。的確,如果你只是遺失了你的電子“鑰匙”,也就是密碼,你的錢就可能消失。(已經有這些情況發生的案例,比如人們不小心清洗了硬盤,或者丟失了記錄。)

當然,愛冷嘲熱諷的人可能會主張,這種網路風險同樣存在於現代全球化金融和當今商界事務的許多方面。而這類風險似乎也沒有阻礙比特幣的發展壯大,比特幣甚至都拓展到了新興市場。且不提巴釐島的酒吧;近期微軟(Microsoft)宣布某些賬戶將支持比特幣支付。戴爾(Dell)、Expedia、Zynga、維珍銀河(Virgin Galactic),PayPal和Atomic Mail也已經開始接受比特幣。綠色和平(Greenpeace)和維基媒體(Wikimedia)接受比特幣的捐款,一些美國政治候選人也宣布接受比特幣競選捐款。

比特幣革命傳播得越廣,就越揭示出創新的危險和威力。讓我們的世界互聯互通的網路技術,也讓我們依賴於潛在脆弱的網路連接。但歸根結底,網路技術使地球變小,提供了極大的便利,讓我們以全新的方式思考。就連我的銀行家朋友馬茨也改變了觀念。如今,他說他對比特幣抱有一種(健康的)戒心。儘管如此,他還是帶了一個加密電子貨幣“錢包”回到了歐洲,作為旅遊紀念品/金條的現代等價物。或許這還能當作一件不錯的聖誕禮物,聖誕老人可能會從他的(電子)禮物袋裡掏出來。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