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媽媽很著急,眼看同齡人都會叫“麻麻~”了,可自家寶寶就要到11個月了,還在咿咿呀呀的,很是愁人,難道是孩子智力有問題嗎?其實,每個寶寶說話的早晚大不相同,有的孩子6個月時會想嘗試發出各種聲音,到了1歲左右就開始學說話了,如“抱抱”、“飯飯”、“打打”,結合身體動作、表情來表達他的願望。也有些小孩智力發育很正常,但三、四歲才會說話,甚至更晚。

父母總是希望寶寶能及早開口說話。但是父母要知道,出生在這4種家庭的孩子,往往說話會比較早,如果你家是,你就暗自竊喜吧,你會早一點聽到寶寶叫爸媽。

1、家裡人比較多的家庭

現在很多家庭的模式就是父母,有條件的話還會請一個月嫂。如果父母都去上班了,只有保姆一個人在家帶孩子,每天很難說幾句話。但是孩子的語言發育是要有外界刺激的,整天家裡說話的人少,孩子的語言發育就比較慢。孩子好奇心和模仿能力都很強,但是如果家裡人比較多,家裡整天有人說話交流,孩子在這樣的語言刺激下,往往開口說話的就比較早。如果是二胎家庭,老二一般比老大開口說話的時間早,因為有老大這個刺激物在。

2、父母耐心和寶寶交流的家庭

雖然寶寶還小不會說話,也不會回應父母。但是如果父母每天都能耐心的和寶寶交流,寶寶會在不知不覺中懂父母的意思,開口說話的時間也比較早。同時,教寶寶說話的過程中,父母也要足夠的耐心,不要總是催促、責怪寶寶,因為父母催促責怪,寶寶就會著急、緊張,這樣寶寶更不會說了。所以父母在和寶寶說話的時候,一定要有耐心,將語速放緩,對寶寶的語言發育和性格形成有很大的好處。

3、堅持和寶寶講睡前故事的家庭

如果一個家裡,不管是父親還是母親總是堅持在睡前給寶寶講睡前故事,不僅有利於拉近和寶寶之間的親子關係。而且在父母講故事的過程中,寶寶會很有慾望想和父母交流互動,這種慾望會促使寶寶早日張開嘴說話。同時父母睡前講的故事會在寶寶腦海中形成一個語言庫,也有利於促進寶寶的語言發育。

4、經常帶寶寶外出的家庭

寶寶整天待著家,接觸的空間和環境一成不變,寶寶對外界沒有多大的好奇,所以就會免開貴口。但是如果父母經常帶寶寶外出,讓寶寶多接觸外面新鮮的事物和小朋友。這樣孩子會多關注自己身邊的事,學說話就快了。

寶寶學說話,是一個積累的過程。需要時間去多說、多講、多練習,父母的陪伴和引導很重要。只要寶寶沒有明顯的聽力或行為異常(比如:對聲音沒有反應,或始終和媽媽沒有目光的交流等),寶寶說話稍晚一些,媽媽也不用過於擔心。千萬不要將自己的寶寶和同齡寶寶進行比較,每個孩子的成長節奏不同,相信你的寶寶,相信你的知覺,是最重要的。

你家寶寶什麼時候會說話的?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