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秀娟是台灣社區大學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女校長。從一位環保運動尖兵,轉換跑道到社區大學,唯一沒有改變的是一顆對環境熱愛、對萬物憐憫的暖心。

「管什麼鳥事?」守住一方濕地 從旁觀者成為實踐者

在最具正義感的高中時代,鄭秀娟深受當時六四天安門事件的衝擊。大學時期參與校內學運社團,參加過野百合學運,更看到了因環境變遷而受苦受害卻無助的農民,對弱勢者處境的正義感,油然而生。

畢業後先當記者,專跑社運團體新聞,經過兩到三年的耳濡目染後,她不能忍受自己總是旁觀的第三者,毅然投身「台灣濕地保護聯盟」,對抗財團的濱南工業區開發案。以保護黑面琵鷺為訴求,阻擋了七股地區的環境浩劫。

起初,她以為「人都快活不下去了,還去管什麼鳥事?」但後來意識到,黑面琵鷺是環保的神主牌,受到國際環保組織的關注與保護,藉由黑面琵鷺,七股地區的環境保護就可以在國際壓力下獲得支持。


從環團到社大,鄭秀娟一直走在環境議題這個領域中。(攝影:吳宜靜)


從環團到社大 換個跑道繼續往前奔

20多歲出社會從事環境議題工作開始,鄭秀娟就處於高壓狀態。參與環境影響評估案,肩負動輒影響數千戶農漁民生計的重任,絲毫不得閃失。「我們出去開會,都要帶著資料,兵分三路前往會議現場。有的人搭飛機,其他人搭客運,然後我搭火車。為的就是不要在過程中產生任何差錯,導致環境面臨開發的危機。甚至,有一天我半夜騎著車,心裡不禁想著:『如果我出了意外,這些土地和人民該怎麼辦?』」長期疲累之下,她於是動了轉換跑道的念頭。

「轉換跑道並不違背我的初衷,我希望有更多人支持社會運動。我們不能離群眾太遠,這樣社會運動才可能長久,而社大就是一個很好的管道……」她認為,環境意識其實是一個不斷內化的過程,社大的成人教育正好與其不謀而合。

鄭秀娟擔任校長的台北市文山社大是台灣第一所社大,今年正好成立滿二十年。「當初成立社大的目的是為了解放知識,把知識廣傳到民間,讓每一個想學習的人都有機會學習。讓每個人能認識、瞭解自己在這世上所處的位置。」當人們理解了自己與萬物、與他人的關係,就能從中意識到其面臨的問題。

開辦成人學校只是起了個頭,作為成人教育的發揚者,鄭秀娟表示,不只是讓成人想學什麼就學什麼,而是希望透過「學校」這個組織,讓議題凝聚成群體與公共意識,進一步走向實踐的可能。

所以從20年前社大成立之初,具有環境議題的倡議和環境運動經驗的鄭秀娟,便協助社大發展社區性,跟社區組織合作、跟不同的社會團體、社運團體合作,例如邀請環保聯盟、主婦聯盟……等單位到社大開課。


在「解放知識」的精神下,文山社區大學成為全台第一所成人大學。(攝影:吳宜靜)


「互相漏氣求進步」 向環境刷個存在感

「在社大從事環境教育工作,一點都不困難」,鄭秀娟到文山社大的第一學期,就開設環保議題課程。

「沒人願意焚化爐蓋在我家旁邊,燃燒垃圾又會產生戴奧辛污染,怎麼辦?」木柵焚化爐的煙囪高聳礙眼,是當地居民嫌惡的公共設施,趕不走焚化爐,便只求如何降低它對當地環境的衝擊。「我們就去參訪焚化爐,討論解決方案,互相『漏氣求進步』,讓學員自由發表、討論,不斷相互挑戰,突破自己的盲點才會進步。」

在社大的主動帶領下,學員們著手蒐集各國資訊、邀環保局官員座談,一起討論解決方案。最終形成的決策是:廚餘回收。因為廚餘中的水分會影響垃圾焚燒的效能,且會產生有毒的戴奧辛,透過廚餘回收,就能顯著減少垃圾中過高的水分。

廚餘回收政策從文山區試辦、推廣,最後讓木柵焚化爐只剩下一半的垃圾量可燒。「這是多美好的事!我們是全國第一所社大,所以有很多環保團體願意來我們這裡開課、進行各種實驗,使得我們有更多操作的機會。」

因文山區位處大台北近郊,恰好是有山有水的天然環境,「我們關心景美溪的生態、也注意到舊社區開發過程中老樹保留問題。」不僅賴於全員的努力,文山社大更因其得天獨厚的優勢,非常適合發展環境議題。


有山有水的天然環境是文山社大的「地利」。辦公室外頭,正好有一隻台北樹蛙棲息著。(攝影:吳宜靜)


「我們推動木柵公園萃湖濕地保育,當萃湖棲地復育完成後,變身為台北市最棒、螢火蟲最多的螢火蟲公園。」學員們發現,去萃湖不是只能做粗工,還可以做物種紀錄、擔任巡守員,甚至在賞螢季節做駐點導護志工。這種具體的參與,讓不同人都能向環境刷個存在感,體會到自己的貢獻與價值。

在這般鼓舞之下,很多人開始發現,原來在生活中實踐生態保育,並非難事。「其實每一個人都是想要做好人的,如果生活中很容易實踐的舉手之勞,我發現大家都很願意去做。」鄭秀娟認為,台灣從早期公害運動到後期生態保育的倡議過程,人們對於環境運動的接受度越來越高。

社大20年 獻綠給地球

看到綠樹、聽到鳥鳴,感受到風動,我們的自然生態意識很容易被喚醒的。因此,社大在發展環境議題的學習或社區走讀,都很受到學員們的歡迎。就鄭秀娟20年來的觀察,她發現社大參與社區、參與公共議題,是再自然也不過的了。

「今年是社大創校20週年,在這值得慶祝的大日子來臨前,希望讓學員有些感動,所以我們鼓勵學員主動送給社大、送給地球一個禮物。學員藉由「班級」這種志同道合的社群力量,參與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的「台灣百萬綠行動」。

「百萬綠行動」的50個行動,讓民眾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實踐的方法。「你平常對地球的守護行動做了什麼?你愛地球的行動是什麼?光是社大教室不用紙杯,學員至少就做到一項綠行動了。」透過反思,她發現有很多綠行動項目都已經內化到學員的行為中。


文山社區大學響應「台灣百萬綠行動」,透過班級和個人競賽,表達綠色生活實踐之道。


文山社大20周年慶,特地以「綠色文山」作為公民素養週的主題,「這就是一種節慶感,在節慶時做點不一樣的事情,帶有祝福的味道。」趨吉避凶,抹去過往不好的事情,去做良善的事,這是人性本善的本能。我們的學習過程也一樣,「只要給出好的環境和充分的資訊,他一定能認同這件事,做出正確的選擇。」鄭秀娟認同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推動環境資訊公開」的宗旨,只要有充分的資訊與證據,人絕不會做出對自己不利的決定。

「目前有3,000學員的社大,平常只要有300名參與環境議題活動,就算成功了。」而這次,透過「百萬綠行動」希望有千人踴躍響應。鄭秀娟認為,「公民意識就是由下而上,慢慢磨出來的,雖然過程慢,但是很紮實。」

成長於台南善化的鄭秀娟回憶,童年還看得到乾淨的溪水,但現在早就不見清流蹤影。「我家旁邊有一個烏橋,果然名符其實,橋下的水始終是黑的,附近的染整工廠,排出紅紅綠綠、又臭又髒的水,是很多城鎮常見的現象。」幼年經驗或許不是觸發鄭秀娟從事環境運動的直接原因,但是,曾看過乾淨河川的她,揣想著:「是否讓現在的孩子也能接觸到乾淨的水?」

「手腳在做的這件事,腦袋是不會跟它矛盾的。」當腦袋不斷強化「這是對的行為」時,手腳就會根據腦袋指令做出相對應的行為,這就是內化過程。

「對地球的友善之舉,其實我們社大學員都在做了,只不過是尚未意識到罷了啦!今天,透過「百萬綠行動」激發具體意識後,未來他們會有更多理性、知性的選擇與行動」。透過環境教育產生積極正向的強化作用,鄭秀娟顯得胸有成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