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三天兩頭就嘴巴破? 嘴巴(唇)破痛= 火氣大?! 在生活中常見到類似案例的情況,孩子的嘴巴某處破了一個洞,過幾天好不容易癒合了,卻又在另一處發現破洞,長久下來,孩子會因為嘴破疼痛的關係,不太願吃太多,甚至在飲食上愈來愈挑,這恐怕會讓營養無法均衡攝取,進而影響到生長發育的情況。 說到「嘴巴(唇)破」「舌瘡」「口瘡」等,大部分的人總是直覺聯想到是「火氣大」惹的禍。沒錯,孩子常有口唇破洞問題,的確要考慮是不是火氣太大的關係。閩南俗諺說「囝仔人喀稱(屁股)三把火」,完全合乎中醫理論,認為兒童為「純陽之體」,在孩子身上,偏熱體質算是正常,因為孩子體質要夠溫熱,生長才會好。 不過,若「太熱」,也就是「火氣大」也不好,不僅會有口臭、便祕、脾氣暴燥、情緒不穩的症狀,還有反覆的口瘡口破。這種情況最常出現在喜歡吃烤、炸、辣等高熱量食物,又不喜歡喝水,而且習慣性晚睡的孩子身上。 烤炸辣食物會讓體內生熱,不愛喝水容易產熱,太熱影響睡眠品質,晚睡則讓身體產生「火氣」。如此惡性循環之下,因果關係到最後已經很難釐清。這類孩子在飲食與作息上做些調整,情況就會明顯改善。 

嘴破口瘡多喝青草茶準沒錯?!

 不少疼孫心切的阿公阿嬤,一聽聞孩子一天到晚嘴巴破,就會提議讓他多喝一些椰子水、青草茶,這類一般人認為可以「退火盛品」。然而,很奇怪的是,有些孩子喝了有效,有些孩子喝了卻毫無作用。 臨床門診上很常見情況是,孩子在喝完椰子水或青草茶的後幾天,症狀似乎出現些微地改善,但相隔沒多久,口瘡又會再度發作,親子都不堪其擾。青草茶和椰子水都有清熱降火的功效,適量飲用對於「體質太熱」所造成的口瘡口破是很有幫助的。 不過,需要留意的是,少部分孩子的口瘡口破,是因為體質太「虛」,虛到身體來不及產生足夠的氣血津液來化生滋潤黏膜,使得口腔黏膜容易有傷口而且不太容易復原。 

除了先天體虛之外,營養不良、偏食與挑食也是孩子容易口瘡口破的原因之一,因此常併見身高較矮小、體重不足等生長曲線較落後的情況,這就得從飲食習慣著手,讓孩子少量多餐、均衡飲食,配合充足睡眠來改善。 若孩子本身屬太虛體質卻企圖以青草茶或椰子水來改善口破口瘡,或雖然屬於太熱體質卻飲用過量,都會讓體質轉為太冷太虛,這不但無法有效改善症狀,也會對孩子體質造成不好的影響。 此外,飲用這類清熱降火的飲品時,多數人都喜歡喝「冰」的,以為愈冰愈涼,效果就愈好,喝的當下覺得舒服,殊不知這些冰冷飲品會把身體的熱往更深層推入,不但無法退熱,反而讓熱包在身體更深處,更散不出去,加重原本口瘡口破的情況。 

保養孩子的體質,口瘡不復發

 爸媽在日常生活上,配合以下幾點原則,就可以減少孩子發生或再發生口瘡口破的機率。當然,不只需要仰賴爸媽或主要照護者的把關與提醒,更期待家長都可以以身作則,因為只有做給孩子看,他們才能「有樣學樣」,自然而然地建立好的習慣,並長久的延續下去。 

  • 維持均衡飲食,盡量不偏食、不挑食
  • 少吃肥甘厚味(指油膩、香甜、味道濃郁)等烤、炸、辣食物
  • 養成規律作息,建立早睡早起的習慣
  • 每日喝水足量。有運動或大量流汗,飲水量要隨之增加
  • 注意衛生、多洗手,減少病從口入的機會

在孩子口瘡口破的期間,爸媽在照護上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盡量要給予清淡的飲食,減少或限制刺激性的食物,太熱或太冰的食物都不適合。若一直反覆發生口瘡口破的情形,務必就醫診療,並遵循醫囑恰當照護。 然而,在考慮孩子是不是因為體質因素引發口瘡口破之前,還是得先排除是否為病毒感染(如腸病毒、鵝口瘡),或其他外力所導致,像是孩子吃飯吃太快太急,以致咀嚼不慎咬到口腔黏膜,或刷牙使力不當,導致口腔黏膜受傷等,都應該先進行孩子習慣上的調整。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