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酒窩
來源 | 凱叔講故事(kaishujianggushi)
前陣子,閨蜜向我求助:
她兒子都快四歲了,晚上睡覺還要摸乳房。
孩子大了不能再摸、否則不利於孩子成長……道理她都懂,可就是沒法執行。
有一次我狠心不讓他摸,可他哭得非常傷心,還小聲地說:媽媽,我就摸一下。你數到1就不摸了,行不行?
他可憐巴巴地求我,我就又讓他摸了一下。
可摸過後她又陷入深深自責、難受……感覺都要糾結瘋了。
我安慰她:
你做得對,幸好沒有粗暴地拒絕他。
我問閨蜜,孩子之前是怎樣斷奶的?
她說,孩子之前一直純母乳近2歲。
直到有一次被派去出差3天,家裡人都讓她借這個機會斷奶。她雖然有點捨不得,但想到每日被夜奶折騰到瘋,她還是同意了。
回來以後,她心裡後悔,也就允許兒子摸著乳房睡覺。這樣,也減弱了她的愧疚感。
在孩子還沒有做好準備的時候,媽媽無意中就用了這樣粗暴的方式和他分離。結果,孩子本就不牢固的安全感被深深地傷害。
後來,母親回歸,摸乳房又成為他和母親新的鏈接方式。
當母親再次拒絕被摸時,孩子曾經的不安全感再次全部湧出,他又陷入了害怕,不安的情緒中……所以才會出現了那樣可憐乞求的行為。
孩子確實不可以一直摸乳房,但我清楚,如果拒絕得過於粗暴和野蠻,對孩子的傷害反而更深。
01
其實,不只是摸乳房,很多孩子還喜歡摸媽媽的耳朵、眼睛,喜歡啃咬布娃娃、小被單,才能入睡。
可我們常常不能理解孩子的這些「小怪癖」,
有時會逗他們:這麼大了還摸,你羞不羞?
有時會嫌棄他們的被單、娃娃太臟,要拿去清洗、丟掉。
還有時,會粗暴地拒絕他們,甚至指責他們……
我有一位同事,她永遠記得,小時候媽媽很生氣地沖她吼:
你總是摸來摸去,我怎麼睡覺?你能不能住手啊!
所有的大人,都曾經是孩子。可是我們長大后,卻忘記了。
那些有著「小怪癖」的孩子,其實更需要被愛。
02
心理學家胡慎之說,父母的愛對孩子而言,是生命中最初且最重要的體驗。
但人生,卻是一場和父母漸行漸遠的過程。
大約2歲左右,孩子開始進入「分離」與「獨立」的轉換階段。
這時,父母並不能時時刻刻在孩子身邊,所以孩子難免會處於焦慮之中。他會本能地一直尋找父母,尋找那份可以依賴的安全感。
直到他找到了一件替代物,它可能是媽媽的乳房、耳朵,也可能是破舊的娃娃,小被單。
心理學中有個詞,叫做「過渡性客體」,這是由兒童精神分析家溫尼科特提出來的。
他認為,對於孩子而言,「過渡性客體」就是他心中,穩定母愛的一個象徵。
在這些「客體」中,都是他最熟悉的味道,可能有媽媽的乳香,還可能有他自己的體味……
它們會帶來溫暖而熟悉的感覺,讓他覺得,媽媽一直都在我身邊陪著我。
於是,他「愛」極了那個「客體」。
即使母親回到身邊,這些「客體」的地位也不能再被否認。
03
女兒兩歲半的時候,我從全職媽媽轉為職場女性,生活開始愈發忙碌。
有陣子加班多,回到家時常常已是深夜。
以往,女兒都是由我哄睡,其他人都不行,所以一開始我擔心極了。
但每次回到家都發現,女兒竟已經乖乖地睡著了。
我以為是她適應了外婆哄睡,便沒有多想。
直到後來工作結束繁忙,我正常下班回家,外婆卻說,晚上她都是自己一個人睡著的。
我詫異極了,正要為女兒的進步感到高興。沒想到外婆一句話道出原委,
我都是告訴她,摟著媽媽的衣服,就像摟著媽媽一個樣。
眼淚瞬間奪眶而出,原來,之前的深夜裡,女兒都是這樣學會了一個人入睡的。
孩子對我們的愛,總是這樣猝不及防,溫暖又單純。
對於這個小人來說,抱著媽媽的衣服,就是抱住了她的全世界。
04
小時候,父親忙著在外跑生意,母親辛苦地操持家裡。每天疲憊不堪,都顧不上對他的陪伴。
於是,出生時父親送給他一隻毛絨小熊,沒想到,卻成了他每天入睡再也離不開的陪伴。
睡覺時,他必須要抱著小熊,還必須要用嘴去蹭小熊的耳朵。即使小熊被蹭的破破爛爛,他都捨不得丟。
兒子的反常依戀曾讓母親一度擔心,「他會不會是戀物癖?」
直到在演說現場,聽了兒子的演講,母親才終於明白:
哪裡是什麼戀物癖?
那不過是兒子最珍貴的情感寄託,對父母陪伴的情感寄託。
母親哭得泣不成聲,心疼極了。
時光不能重來,親情還能不能被彌補?
對於我們而言,「現在」彌補永遠比「將來」悔恨要好得多。
05
孩子如此依戀這些物件,其實依戀的是母愛的味道。
所有通過母親和孩子發生鏈接的物件,都有可能成為那個「過渡性客體」。
當孩子哭泣的時候,母親用奶瓶喂水,這一刻,母愛的載體就是「奶瓶」。
當孩子吵鬧的時候,母親用乳房安撫,這一刻,母愛的載體就是「乳房」。
當孩子不安的時候,母親用小熊哄逗,這一刻,母愛的載體就是「小熊」。
時間久了,這些載體、客體就變成了母愛的過渡品。如果家人偷偷拿走或者清洗,孩子甚至會哭暈過去。
對於年幼的孩子而言,他說不出為什麼這樣執著,也不明白為什麼就是不能洗,但他就是知道:
他一定要抱著這些物件,心裡才踏實。
當孩子出現這些類似「戀物」的小怪癖時,就是向我們發出了需要「陪伴」和「愛」的信號。
我們不必緊張,因為這些行為是孩子成長中學會分離的必然。
但我們也絕不能忽視。
多少我們不在意的背後,都隱藏著孩子孤獨的眼淚。
武志紅老師曾提起,
只有當母愛多次地傳遞給孩子,孩子感受到足夠多的母愛,有一天他才會領悟到:
母愛不等同於乳房、毯子或其他,母愛是無形無質的。
而只有孩子有了這樣的領悟,她們才會放下對「過渡客體」的執著。
那時,也同樣意味著,這個孩子的心被「愛」照亮了。
但假如母愛的累積效應不足,孩子無法領悟到「無形的母愛」,那就會導致,孩子對這個有形的母愛載體一生執著。
隨著年齡的增長,這個「載體」還能會進化為「純物質的需求」,把物質的滿足等同於愛的需求滿足。
比如,可能會對iphone、ipad等電子產品過於追求,得不到就意味著「愛的喪失」。
以至於做出一些「用腎換手機」,「用刀逼父母買手機」的極端行為。
那些小時候沒被愛夠的孩子,一生都在找愛,他們在潛意識中彌補自己童年的缺失。
林文采老師說:心理營養沒有被滿足的孩子,一生都在尋覓關注。
而童年時,父母無條件的愛才是治癒孩子的「心理營養」。
好好愛那個喜歡摸neinei,捏耳朵,啃被角的孩子吧,抱抱她,親吻她……和她發生更多「愛」的鏈接。
只有現在狠狠地愛她,才能給她將來面對世界的鎧甲。
*本文轉載於微信公眾號凱叔講故事(ID: kaishujianggushi),1400萬孩子聽故事大全,爸媽的育兒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