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加白酒,竟成了護血管、降尿酸的良藥!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百果之中,荔枝尤其受偏愛,畢竟荔枝清甜多汁、一口一個,想不偏愛都難!6月中旬是荔枝的最好時節,糯米餈、妃子笑、桂味等味甜香濃的優良品種開始上市。

據《本草綱目》記載,荔枝性平味甘,有“補脾益肝、生津止呃、消腫止痛、鎮咳養心”等功效,較適於產後血虛的婦女及老年體弱多病者食用。

荔枝用它泡一泡,護血管、降尿酸

荔枝不好保鮮,“若離本枝,一日色變,二日香變,三日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盡去”。因此楊貴妃要吃新鮮荔枝只能用驛馬傳送。

我們現在雖然有冰箱,但荔枝果期短暫,保存時間也有限,喜歡吃荔枝的,不妨自製荔枝酒,特別滋補身體,比鮮食吸收的營養還要多。

高級營養師鐘燈芯說,荔枝酒對身體非常好,功效可不小。

首先,荔枝酒則對神經中樞系統起到提高肌肉張度,放鬆神經的作用,有助眠效果。

其次,適當地飲用荔枝酒不但有美容抗衰、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和抗氧化的作用,還能降低膽固醇,預防動脈硬化。喝點荔枝酒,不但能起到殺菌的作用,還可促進脾胃消化。

荔枝酒還有消渴利尿作用,對尿酸高、痛風等病情有一定輔助作用。

荔枝酒

原料:荔枝500克、500克、白酒900ML

做法:

1、泡酒的瓶子先洗干淨,用酒消毒後,晾乾;

2、荔枝剝皮去核,一層荔枝,一層冰糖,放到廣口瓶中,6、7分滿就好了(醞釀的過程會產生氣體,太滿會把瓶蓋頂出來);

3、往瓶子倒入白酒,度數高的就會比較醇,然後封緊瓶口,放陰涼處靜置浸泡三個月後就可喝了;

4、如果做得更講究,可以在三個月後將酒過濾後換裝新瓶,再放置一個月左右即能飲用;

注意:

現在泡的荔枝酒,立秋過後喝更好。因為在中醫五行說中,夏天屬火,容易燥熱;而立秋後喝荔枝酒則有滋補養顏作用,而且更利於吸收,不容易上火。成年人一般一天可喝20~30毫升左右,注意喝的時候盡量小口小口抿,空腹不宜飲用。

沒有喝酒習慣的也可以自制荔枝罐頭,單獨吃荔枝容易上火,可用荔枝來煲糖水卻是清火祛燥。但是不能放太久,最好一個星期吃完,畢竟不像外面賣的,加了那麼多添加劑。

荔枝罐頭

做法:

1、新鮮荔枝洗干淨,去殼;

2、小心去除內核,再次用水洗淨,瀝干。

3、取一口乾淨無油的鍋,放去清水和荔枝肉,水需漫過荔枝。

4、加入冰糖煮開,打開鍋蓋再小火煮10分鐘。

5、關火,倒入容器,冷卻後,放冰箱冷藏,隨吃隨取,吃之前盡量放至常溫。

荔枝這樣吃,健康不上火

連李時珍都誇的荔枝,有兩個缺點:1、一顆荔枝三把火;2、吃得不當容易得“荔枝病”。荔枝上火就不用多解釋了,“荔枝病”又是什麼鬼?我們通過一個具體的新聞事件來說明一下:

據《廣州日報》報道,7歲男孩放學回家又餓又渴,一口氣吃了二十多顆。當天晚飯,男孩突然額頭冒汗、臉色發白,吃了兩口飯一下子就暈倒在飯桌上。家人趕緊把軍仔送去醫院,經診斷為低血糖。

報道介紹,每年夏季都有“荔枝病”患者,其中在進食大量荔枝後出現低血糖,甚至暈厥的病例並不少見。

給大家劃一下重點:主角是7歲男孩,吃荔枝時處於空腹狀態。並非每個人吃了荔枝都發生低血糖,但是空腹時大量吃荔枝,可能會發生低血糖,出現惡心、汗出、乏力,繼而引起高熱、抽搐、昏迷等症狀。 嚴重的甚至會危及生命,相對而言,兒童更容易患荔枝病。

荔枝怎麼吃,既保證發揮它的功效,又能健康不上火呢?請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李湘力來給大家提個醒。

李湘力說:荔枝,一般人群均可食用,適合產婦、老人、體質虛弱者、病後調養者,貧血、胃寒者。中醫認為陽虛體質、血虛體質的人適合,這類人群常常是面色蒼白無華,唇甲淡白,喜暖怕寒,手腳冰涼,腰膝酸軟,女子伴隨月經量少,色淡,大便稀溏等症。在夏季這類人群吃適量荔枝對身體是有益的。

01切忌過量

一般建議成人每天不要超過300克荔枝(大約是15顆),兒童一次不要超過 5 顆。

02空腹不吃

不要空腹食用,最好是在飯後食用。

03去火吃法

將荔枝去殼撥核,將荔枝肉浸入淡鹽水中,然後再取出食用;或將荔枝連皮浸泡在鹽水中,然後置於冰箱內,吃之前拿出晾至常溫再食用,不僅不會上火,還能解滯,更可增加食慾。

04上火應對

食用荔枝上火,可以飲用少許綠豆湯水瀉火解毒。

若食用荔枝過多,會出現腹脹、頻頻肚痛,症狀較輕者可用荔枝殼煎水飲用來治療,或吃幾片鮮檸檬或飲杯檸檬茶,也可消除脹滿和止痛。

05忌食人群

空腹人群,特別是空腹的兒童不宜食用荔枝。同時,對於陰虛火旺體質、濕熱體質的人群,建議少食用荔枝。這類患者常面紅目赤、感覺口乾口苦,五心煩熱,易生痤瘡、瘡癤,舌紅絳,少苔或苔黃厚膩,多食無益。糖尿病患者和易脹氣的人,吃荔枝要謹慎。

荔枝用白酒泡一泡,美容抗衰、預防心腦血管疾病、降尿酸,用水煮一煮,不僅美味而且清火潤燥,鮮食也有下火妙方哦,這麼好的吃法一定要分享給朋友們!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