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個孩子的“媽媽”罹患癌症,不知道能撐多久,孩子都是心頭肉

幾天前,河北武安市“愛心村”迎來了第118個棄嬰,這也是愛心村媽媽李利娟1996年收養第一個孩子以來收養的第118個孩子。而此刻,距離李利娟確診癌症整整6年時間。現在的李利娟身體越來越差,孩子卻越來越多。為了這些孩子,她離了婚,賣掉自己的豪宅。她不知道自己還能支撐多久,但她依然在努力堅持。(圖片來自東方IC)

圖為一大早,李利娟送孩子們上學。(圖片來自東方IC)

帶孩子們洗漱。(圖片來自東方IC)

李利娟病了,孩子們安撫著。(圖片來自東方IC)

圖為愛心村晾曬的孩子衣服,很多來自社會捐贈。(圖片來自東方IC)

可愛的孩子們,不知道自己的“媽媽”有多辛苦。(圖片來自東方IC)

圖為李利娟在給一個生病的孩子洗澡。(圖片來自東方IC)

和孩子們在一起,再累也很開心。(圖片來自東方IC)

全家福。(圖片來自東方IC)

孩子們幫“媽媽”按摩(圖片來自東方IC)

“暖心幫幫團” 持續四年入戶幫扶關懷老人

當老人年歲漸大,兒女又不在身邊,誰能幫助他們安然度過每一天呢?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在東城區東四街道八條社區,就有這麼一群中國好鄰居——“暖心幫幫團”。

幫幫團最初的團員全是女性,幫扶的對象也自然而然都是老年女性。不久後,一位重殘的老年男性也加入了受幫扶的隊伍中。最初幾次上門,大家總感覺氣氛有點尷尬。葛繼第說,:“我們幫幫團那時候上門的都是一群老太太,一群老太太去一個老頭家幫扶,最開始也不熟,一群人呼啦啦就去人家老頭家了,往人家家裡一坐,跟老頭聊天。開始肯定不適應,根本就說不到一塊去,更別說走進老人心裡了。這時候我就琢磨,要是有個男性的幫幫團團員就好了,至少能緩和一下氣氛。”葛繼第回到家,葛繼第就開始做起了自己老伴的思想工作,“不如你也跟我們一起去吧,你是男的,和老頭有得聊。”到2017年,葛繼第的老伴終於正式加入了暖心幫幫團。如今,“暖心幫幫團”裡已經發展了兩名男性團員。

有些老人,還得在暗中幫扶,不能讓老人知道。葛繼第說,比如,有的老人獨居或者空巢,年歲又大了,卻不服老,覺得自己能吃、能喝、能走,明明好好的,你們幹嘛隔三差五來我家。遇到這樣有心理負擔的老人,幫幫團的團員就在暗中悄悄觀察,默默關心,看看每天老人的身體狀況、精神狀況怎麼樣,但是又不能讓老人有所察覺。“老人怎麼連著兩天都沒見著出門啊?趕緊上她家看看去。”葛繼第說,所謂“看看”就是去有意無意地串個門。

葛繼第告訴記者,幫幫團有個專門的統計表,每隔一周或者10天,如果對口幫扶的老人狀態不錯,就在老人的名字後頭打個對勾,一旦發現哪天老人狀態不好,就得趕緊向團長匯報。

希望有更多新生力量加入

下午5點多,穿著統一紫色馬甲、胸前別著統一團徽的葛繼第和另外幾名團員出發了。今天,她們的任務是去東四八條101號,看望被白血病折磨的宋永蘭。

“宋大夫,我們來啦。”葛繼第推開門笑著說。原來,宋永蘭以前是單位的醫務室醫生,因此大家都習慣稱呼她宋大夫。

“進來進來,快進來!”宋永蘭笑得合不攏嘴,親切地一伸手抱住了葛繼第。

幫幫團團員李慶蘭就住在宋永蘭的隔壁。李慶蘭告訴記者,“宋大夫要是有什麼事,敲一下牆,我在隔壁就能聽見。我哪天出來進去的,都過來看看她,只要看見她好好的,我今天就踏實了。”

宋永蘭說,“過去我也是幫幫團的一員,後來病了。原來我幫人家,現在人家來幫我。有時候出去買菜,她們先來我家,說我幫你帶菜啊,幫你帶點面條、饅頭回來吧。遇上去醫院看病,也是她們陪著我一起去。她們一來,我這心裡特暖和。等我好了,我還要接著在咱們幫幫團干。”

葛繼第告訴記者,最初“暖心幫幫團”共有團員13人,年齡最大的78歲,年齡小的也有50歲,如今已經發展到了24名,“就在這周,還剛剛有兩名30多歲的年輕黨員遞交了入團申請書。”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7年底幫幫團成員共精準幫扶23位老人,幫扶時長達到4224個小時,關懷時長達到1824個小時。

“希望能有更多的新生力量加入我們。”葛繼第說,去年暑假,團員們欣喜地發現,有家長帶著孩子來跟幫幫團一塊入戶,給老人讀報,陪老人聊天,讓孩子知道如何關心老人,也教育孩子要尊重老人。“這真應了那句歌詞,‘你有能力時,決心做大事;沒有能力時,快樂做小事’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