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際關係中,你是否常常低到塵埃裡,讓別人不把你當回事?
其實,你越是小心翼翼地取悅別人,換來的關係越是不堪一擊。
你待人和善有人會說你心機重,你為人著想有人會說你假惺惺,你步步退讓有人會說你沒骨氣。
如果你一輩子活在他人的評價裡,忽視了自己的價值和感受,那麼只能過得舉步維艱。
請記住:你無法取悅所有人。
有時候,豐富自己,比討好別人更重要。
01
幾年前,看過一個關於家庭主婦的廣告,至今記憶猶新。
廚房裡,媽媽正在給兒子準備午餐的便當。
兒子一邊匆匆忙忙地穿鞋一邊抱怨連天:
“為什麼不叫我起床?你這不是害我遲到嗎?”
而他不知道,自己的媽媽每天早上6點就起床,準備全家人的早餐、準備午飯便當,她才是最需要睡覺的那個人。
他也不知道,媽媽已經來叫了他好多次,但看著他因為學習到深夜而疲倦的睡顏,忍不住想讓他多睡5分鐘。
媽媽聽著兒子的抱怨,內心委屈無比,卻什麼也沒說。
客廳裡,妻子在洗碗,這時電話響了。
老公就坐在電話旁,悠閒地喝茶看報,卻沒有要接的跡象。
而是慢吞吞地朝著妻子喊:“喂,電話響了。”
每次都是這樣。
洗衣機出故障的時候,老公對著妻子喊:“喂,洗衣機壞了。”
鍋裡的湯快要溢出來的時候,老公對著妻子喊:“喂,湯要溢出來了。”
彷彿一切都是妻子的義務,自己連動一動手指也不肯。
妻子臉色一變,內心火冒三丈,卻什麼也沒說。
深夜,遲遲未歸的女兒終於回到家。
媽媽開心地招呼她:“回來啦?我做了你最喜歡吃的炸蝦。”
女兒輕飄飄地扔下一句:“我已經在外面吃過晚飯了。”
隨後頭也不回地徑直走向自己的房間。
女兒不知道,媽媽為了做她最愛吃的炸蝦,花了多少工夫,在客廳裡等她回來等了多久。
媽媽覺得心很累,卻一句話也沒說。
就像克裡希那穆提在書中寫的那樣:“因為內心沒有愛,所以才不停地從外面尋找愛來填滿自己。”
中國式媽媽,總是極力迎合身邊最親的家人,希望用自己的付出引起他們的關注,最終卻一再遭到身邊人的嫌棄。
02
朋友圈裡,嘉嘉是公認的老好人。
她總是對別人有求必應,委屈自己來迎合別人。
當她談戀愛之後,這種“取悅症”在她身上更是表現得淋漓盡致。
她和男友是異地戀,每次放小長假,都是嘉嘉去他的城市找他。
幫他打掃房間、洗衣服,為了做一頓他最愛吃的烏雞湯跑遍了整個城市的菜市場。
有一次,男友感冒了,嘉嘉就著急地連夜坐12小時的火車去找他。
當她到車站,給男友打電話。
男友的聲音卻聽起來非常不高興:“你要來怎麼不提前說一聲?”
然後不斷埋怨她,說他正在和朋友在酒吧喝酒,她來了會破壞興致。
本以為自己的付出能換來對方的死心塌地,但嘉嘉最終還是失去了他。
患有“取悅症”的人,總是努力卑微地想討好別人。
活得極度恐懼和敏感,對他人的感受察言觀色,對自己的需求卻置之不理。
然而,在人際關係中,你越是低到塵埃裡,別人就越會不把你當回事。
你越是小心翼翼地取悅別人,換來的關係越是不堪一擊。
03
在最近一期《奇葩大會》上,蔣方舟坦言自己也是“討好型人格”。
在戀愛關係裡,男友不停地打電話來罵她,她道歉了2個小時,最後看著電話焦慮恐懼,卻不敢說一句:我生氣了;
在工作時,有時候覺得對方說得完全不對,她也會恭恭敬敬地說:“老師您說得太對了”;
在日常和朋友的相處也是,從來不會表達自己的不滿,經常沒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
甚至在節目上,看到有觀眾打哈欠,她也會開始忐忑不安:我是不是做錯了什麼。
患有“取悅症”的人,有以下幾種特徵:
不懂拒絕別人,就算是自己很難辦到的事情,也會硬著頭皮答應;
內心極度敏感,害怕衝突,害怕麻煩別人;
缺愛,缺乏安全感,心裡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所以拚命對別人好,從而換取別人的一點喜歡......
然而,久而久之,越討好別人,別人越不在乎。最後變成了那個付出最多卻最沒有存在感的人。
唐寧街的貓先生說:“以前我很害怕得罪人,不敢要求,不敢說錯話,怕冷場,怕被忽略,怕對方不高興,誠惶誠恐地面對所有人。遺憾的是,我並沒有得到相應的尊重。”
你待人和善有人會說你心機重,你為人著想有人會說你假惺惺,你步步退讓有人會說你沒骨氣。
患有“取悅症”的中國式女人,一輩子活在他人的評價裡,忽視了自己的價值和感受,維持著“不穩定”的關係,過得舉步維艱。
多可怕。
04
有人總結了中國女性的四大悲劇:
當媽式擇偶、保姆式妻子、喪偶式育兒、守寡式婚姻。
“取悅症”,讓多少媽媽和妻子,表面上雲淡風輕,內心實則分崩離析。
比起一味取悅別人,我更喜歡懂得尊重自己的人。
就像47歲的俞飛鴻,風情萬種、優雅精緻。
當傳統古板的父母想讓她找個穩定的職業,不讓她進演藝圈時,她說:
“我已經18歲了,也有自己的想法,我希望能夠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這一生,至少去從事感興趣的職業。”
當片約和邀請接踵而至,她並不急於接戲積攢人氣,而是靜下心來做自己想做的事。
她去留學、讀書、拒絕不必要的社交,讓自己的生活過得充實而豐盛。
當所有人都在關心她為什麼還不結婚,她說:
“我不喜歡把主動權交給別人。將情感和責任都寄託在另一個人身上,只會讓你覺得很累。”
她內心強大,不需要通過婚姻來獲得世俗眼光中的安全感。
她在自己的處事哲學中活得瀟灑自在,不迎合別人,只討好自己。
德國作家愛娃寫過這樣一本書,叫《愛自己,和誰結婚都一樣》。
書中說:你的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請將尋找愛的觸角伸向自己的世界。
你無法取悅所有人,那麼,何不做那個最真實的自己。
勇敢地說出自己真實的想法,坦然拒絕別人不合理的要求,而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餘生。
05
村上春樹在《挪威的森林》裡寫過:
不管全世界怎麼說,我都認為自己的感受才是最正確的。無論別人怎麼看,我絕不打亂自己的生活節奏。
將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擺在首位,是非常重要的。
自愛者方能為人所愛。
我們要先學會取悅自己,再用一顆平等的心去與人相處。
要知道:為了討好別人,而放棄自己的邊界,別人也不會因此而喜歡或尊重你。
釋放真實的自己,重視自己的感受,才是與家人、朋友交流的正確態度。
你不必委屈自己,取悅任何人。
活得真實、坦然、自愛的你,更值得別人喜歡。
共勉。
作者:小椰子,精讀主創,人生必須活得swag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