丟掉母語

我們怎能找到自己?

如果允許大學單獨招生考試,我的意見是第一堂課就考語文,考後就批卷子。不合格的,以下的功課就不要考了。語文你都不行,別的是學不通的。

我為什麼把語文叫母語,這個我反反復復地講過。因為我們沒有權利,不熱愛自己的母語。一個孩子從出生之日起就劃定了他的民族語言和一生的精神格局。一個人語言的涵養,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就是他的文化素養。

我們現在對語文的理解和敬畏,都還缺一點點。我們孩子也發生過一些小故事和笑話,比如用“陸陸續續”造句,學生說:下班了,爸爸陸陸續續地回家了。你到底有幾個爸爸?

孩子今天對“陸陸續續”這個成語真的都理解了嗎?我們現在的教室太忙了,我們的老師太忙了,因為我們現在的師壇教育太蒼白了。一個新的成語,老師就說趕緊把課本打開,這個成語給你畫起來,一會兒就考你,所以就有“我弟弟長得欣欣向榮”這樣的笑話。

我們的語文還是有些問題的,我個人覺得,大家學數學還是比較熱烈。現在我們在改革,是特別有必要的,比如文理不分家。我來北京十幾年,語文是必須要大幅度提升了,語文不能再單篇碎片化教學了。

這是幾年前咱北京市的一道題:

把以下四句話用關聯詞連接:

1、張海迪姐姐癱瘓了;

2、張海迪姐姐頑強地學習;

3、張海迪姐姐學會了多門外語;

4、張海迪姐姐學會了針灸。

正確答案:張海迪姐姐雖然癱瘓了,但頑強地學習,不僅學會了多門外語,而且還學會了針灸。

一個孩子寫:雖然張海迪姐姐頑強地學會了針灸和多門外語,可她還是癱瘓了。

一個孩子寫:張海迪姐姐不但學會了外語,還學會了針灸,她那麼頑強地學習,終於癱瘓了。

這是誰惹的禍?這就是西方話語體系“因為所以可但是”惹的禍,我們缺的地方太多了。

我女兒2008年高考,當年我把一些考卷拿來做分析,這是一個學了12年母語的孩子鬧的一個笑話,“當俞平伯為鐘子期摔琴之時,他所尋找的是高山流水,琴聲是他的願景”。俞平伯1990年才去世,鐘子期是2500多年以前的事,俞平伯還給鐘子期摔琴。還有像“居裡夫人發明了魚鐳”、“盡管司馬遷多次遭受宮刑,但他忍受住一次又一次的痛苦”等等的笑話。

真是著急死人了,所以有時候我老說,別拿母語不當回事。好在現在一直在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丟了母語,你還知道自己是誰麼?母語現在越來越單調了,一看電視全在耍貧,不是調侃就是娛樂,把你娛樂至死,你就在那開心吧,但啥都得不到。畫面代替大腦,形象代替思考。

美國研究發現,這十年兒童的智力下降了10%,這是全世界的數據。原因是少了想像力了,大家用畫面、媒體代替一切。所以怎麼辦?靠我們自己去閱讀。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是,如果家長自己不看書,讓孩子看什麼書?

語文可以如此溫暖

清華附小每天早上都有晨誦,但晨誦不是讀經,我們不提倡死記硬背。

給大家看看我們學生誦讀的一些詩——

《沙發》

人家都說,

我的模樣好像表示:

“請坐請坐”。

其實不是;

這是一種:

“讓我抱抱你”的

姿勢。

你看多美!咱們現在教室教學是哪樣的:同學們我們要寫關於“沙發”的作文了,老師問,“沙發有什麼好處?1、2、3。”一點都沒有情懷。

你們發現沒,咱孩子一回家,剛進門就把那鞋使勁往外撇。但你看看台灣作家怎麼脫的鞋?

《鞋》

我回家,把鞋脫下,

姐姐回家,把鞋脫下,

哥哥、爸爸回家,

也都把鞋脫下。

大大小小的鞋,

是一家人,

依偎在一起,

說著一天的見聞。

大大小小的鞋,

就像大大小小的船,

回到安靜的港灣,

享受家的溫暖。

我帶班的時候,曾經讓一個孩子回家要求他給他爸爸朗讀三遍下面這首詩,讓他爸爸寫出聽後感,他爸爸根本沒理我。我就又去找他爸爸,他爸爸回說“老師,我知道您意思了,您問我兒子我的表現還不行麼,別讓我寫聽後感了……

每次聽到您,

下班回家的腳步,

我心中的快樂,

就像好不容易完成了一幅拼圖。

爸爸,

我們這個家的拼圖,

是一塊也不能少的

……

多麼溫暖啊!語文沒有創新,語文就是組合。我務必告訴大家,一定要把語文學好,高考文理都不分家了,語文高考在做大力度改革。

生活無處不語文

生活中,這些也都能用得到。我們北方女同志,一般比較強勢,所謂溫存不夠,平時聲音也比較刺耳,“在哪呢!咋還不回來!做不做飯了!”你丈夫要真還不回來,那你可不就沒完了。

我在家在學校都使用的是一套語言系統,你也可以像我這樣用教學方式試一試,當你老公回家時,剛脫完鞋,你就用讀詩的方法說“每次聽到您,下班回家的腳步,我心中的快樂,就像好不容易完成了一幅拼圖……”你想像一下結果會怎麼樣?

第一種情況,你可能從來沒有這麼溫存過,結果是“你沒病吧?”

第二種情況,聽懂了!對母語有感覺,“我真的要注意了,今天我家這位怎麼表達得這麼好了!”

第三種情況更精彩,他遇到好的語文老師,可以馬上抬臉說,“好的,我一定按時回家。”

《母親節》

我不喜歡這個日子,

真的,

每逢這個日子,

我的眼淚就不聽話。

我不喜歡這個日子,

真的,

每逢這個日子,

老師就要我們畫媽媽。

每逢這個日子,

弟弟就畫我的臉,

再畫上媽媽穿過的衣服,

弟弟說,

這就是媽媽。

我不喜歡這個日子,

真的,

每逢這個日子,

我就更想念,

睡在荒野中的媽媽。

我給學生們讀這個詩,是好幾年前的事了。有一個孩子,讀了這首詩後,第二天沒來上學。

下課後,他媽媽來電話說,“老師我求求你給我兒子說句話吧”,我說你兒子怎麼到現在還沒來上學,她說她兒子死活不讓她下床,哭得死去活來說,“怕我睡在荒野中”……

他媽媽就覺得他肯定是在撒謊,不想去上課。我一聽,原來是這首詩惹的禍,我就和她兒子說,“詩裡的媽媽不是你的媽媽,但我懂你對媽媽的愛,你來學校我再和你講講田野裡的故事”。

我後來和這位媽媽說,你務必把這件事記下來,將來您兒子結婚那天,如果我還活著,我一定參加,我一定要講講發生在他六歲時這樣的故事,我要讓他妻子知道,這麼一個有童心的孩子是錯不了的,她的選擇是對的。誰說我們就是為了學一首詩而已呢?

花是不會飛的蝴蝶,

蝴蝶是會飛的花。

蝴蝶是會飛的花,

花是不會飛的蝴蝶。

花是蝴蝶,

蝴蝶是花。

想想我們小時候背的那個詩,“遠看山有色,靜聽水無聲”,“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背完了,我們有孩子說“竇老師,我上了廬山咋看也沒看出來!”但你看這首哲學的詩,很簡單,花和蝴蝶孩子都見過。看似簡單,但是這首詩是很深刻和經典的。

我和我愛人講一件事,怎麼講都講不明白,我突然就想起這首詩了,我就馬上來一句“花是不會飛的蝴蝶”,他回“你說什麼呢!”我就覺得太好了,正好讓我來第二句,“蝴蝶是會飛的花”,他說“你給我再說一遍!”把我樂的,正好讓我說第二段,他回“你到底在說什麼?!”我說“花是蝴蝶,蝴蝶是花”,我愛人理工思維,啥也沒法弄了,沒招了。

這就是生活,有時候解釋不清,但是有這樣的意象可以感受。

這詩後來還很有意思,孩子拿來套各種東西,比如旋渦和龍卷風、月亮和香蕉。有個孩子作了首《護士天使》,“護士是不會飛的天使,天使是會飛的護士……”這詩讓他媽媽心動的,說“我兒子是天才,我兒子太有創作才能了”,我沒告訴她實際情況。

有個孩子特別有意思,現在是北大中文系博士,非常了不起。小學五年級時,期末考試考作文,沒考好,因為他寫成了一篇駁論文,他認為作文題目“記一件有意義的事”非常沒有意義,建議以後不要再出這樣的題。我把他批了一頓,第三天他送了我一首詞,是他自己創作的,叫《獨笑傲》

淚眼已過,

朦朧,

成績難留心中。

風光還是舊時同,

恰似一場夢。

往事不堪回首,

回首必見傷痛。

榮辱成敗瞬念空,

仍笑,

明朝春風。

我至今還珍藏著這首詞,那時候他才11歲啊。大前年,我們見面,他個頭高,一下給我抱了起來,然後把手搭我肩膀說,“最近看了你博客啊,比以前有進步了,繼續努力啊”。我就想起陶行知那句名言,“先生最大的快樂是培養出自己崇拜的學生”,我真的好崇拜我的這些孩子。

還有太多太多好的詩篇,我希望父母也一起來好好品、好好學習,能不能睡前在床頭領著孩子讀一讀。日有所誦,必有大獲、必有大德。

我希望,拜託拜託各位父母,你就這麼堅持堅持,您孩子的語言就是他思維的外殼,他的語言就是他的情感態度。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