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曾和大家分享熱文《“這兩門課,打死我也不敢開!”》,講述一位中國校長在參觀芬蘭學校時的感慨,他看到,芬蘭孩子最喜歡課程之一的木工課簡直是“危險現場”,擺滿了車床、刨床、鋸床等設備,當場目瞪口呆。
今天我們把目光轉到同在歐洲,但文化不同的德國。與芬蘭類似的是德國的孩子,從幼兒園開始,就要自己動手,做各種大人都很難做出來的模型展品,粘土堆滿了教室、紙屑漫天飛舞、小手抓著剪刀快速捅破紙盒裁出自己想要的形狀……絲毫不害怕會受傷。但“德國製造的孩子”還有哪些特性,值得我們思考呢?
學院君接下來以一部教育紀錄短片為窗口,由居住在德國的美國探索頻道新銳華人導演朱春光拍攝,與您一起近距離觀察、體會“德國製造”的孩子的特點,以及德國人深入骨子裡“敢讓孩子做自己”的理念與作法,值得借鑑。
(點擊上方查看完整視頻)
孩子未來最需要的三種能力
故事的開始,鏡頭對准了小米和小麥——一對中國孩子,她們出生於德國南部因戈爾施塔特,媽媽為其選擇了一家口碑非常好的公立幼兒園。
之所以說它好,是因為這裡的老師,都很強調“寓教於樂”,不是一味地提前給孩子灌輸知識,而是以游戲化的形式,讓孩子自己決定要學什麼。
這種觀念,也正是德國教養的核心——孩子們有充分選擇的權利。不是根據大人的喜好去設計孩子,而是發現孩子的個性與特長,為孩子設計適合的教育。
不過,德國人今天之所以能有這種教育觀,緣於他們在教育這條路上吃過不少苦頭——過去,他們喜歡對孩子說,你還小、你什麼都不懂,你應該聽大人的話……
但隨著時代對職業要求的變化,這種一手包辦的方式已經不適合激烈的社會競爭了,這促使德國人重新反思教育的理念——上個世紀90年代,德國剛實現統一,經濟不景氣、失業率暴增,企業的要求越來越嚴苛,簡單的上情下達、按部就班,按照規則辦事,不再是優秀人才的定義。
這股浪潮,蔓延到教育界,人們開始發問:我們的孩子,到底需要什麼?
答案就是:“創造力、懂得提出自己的想法、靈活地解決問題。”
“大人必須盡可能向後退”
於是,從幼兒教育開始,德國實現了全面的改革。其中,把這種教育觀貫徹最好的,就是幼兒園裡的“項目制教學”。
這個過程,沒有老師的大講特講,也不是讓家長代勞,孩子們要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挑選一個喜歡的主題。
緊接著,集體表決、確定項目的主題。在紀錄片中,這所幼兒園長期開展的項目是“遙遠的國度”,項目的形式非常多樣,但基本上都堅持一個原則——孩子們怎麼高興,就怎麼來。
一開始,這裡的老師非常不熟悉這種教學方法——因為沒有任何教學大綱,更沒有流程表格,所有的互動都是“即興發揮”。很多老師反映,不僅對於孩子而言,項目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對於老師而言,也是一座跨不過去的“大山”。
幼兒園老師Christina就提出,想讓孩子喜歡上這樣的項目,老師就要與他們建立信任。建立信任的基礎,就是傾聽和觀察,充分了解孩子的個性和特長,才能把項目開展得順利。
於是,老師們變著法子讓孩子自己為項目做主。比如,在談及旅行時,孩子們要自己製作一些素材,可以把圖片列印出來,變成一幅小海報,然後假裝自己是小導游,在班上給其他同學講解:
再比如,來一次“旅行”的模擬,讓孩子都把旅行箱帶過來,然後根據不同國家的風土人情和歷史文化,設計一個有特色的包裝……
紀錄片集中介紹了“遙遠的國度“系列項目,本次孩子們領到的挑戰是——製作與“美國文化”和“火山”這兩個主題相關的東西。
你會看到這些4、5歲的孩子,居然拿著剪刀,一步一步地剪出設計圖,然後又通過團隊合作,頭腦風暴出如何製作一個好看且穩固的“建築”:
也許你會疑惑,這對於小小孩而言,也太困難了吧!正如Chiristina老師所說,成功和失敗是緊挨著的,有機會感受到做出成品的快樂,就有機會體驗到停滯不前的郁悶難過……
而種種“痛苦”的心路歷程,都是孩子們必須自己去經歷、去嘗試解決的。
當然,每次孩子遇到困難,德國老師其實都想代勞、或者直接給建議……不過,他們還是忍住了,然後提醒自己:“我們要做的,只是充分地往後退而已。”
所以你會看到,老師扮演的角色只是觀察者,去看看孩子們的特質是什麼,同時也是幫助者,去幫助他們做一些細碎的小事……項目的選擇權和掌控權,全部都在孩子手上。
讓孩子的潛能得到最充分的挖掘
好不容易把成果做出來了,當然要給大人“炫耀一番”,來自火山小組的同學們就提出要辦一個展覽!然後,幼兒園的老師就積極配合,給他們找來了城市最大的商業中心,在一樓展覽廳把成果都擺放出來。
所謂“儀式感是最走心的教育”,想讓孩子建立自信,這個特別的儀式再合適不過了。
於是,孩子們自己一手一腳鼓搗出來的“自由女神像”、火山模型和郵票,都羅列在櫥窗裡,每位大人的駐足觀看、每一次的鼓掌和歡呼,都給這些孩子帶來極大的信心——本來在台上戰戰兢兢的孩子,都露出了羞澀的笑容。
這樣的展覽,讓孩子有成就感,更重要的,還是讓家長,甚至全社會都加入到教育中來,以行動告訴他們:孩子也有不一般的潛能,只要你給他們一個舞台,結果將是不可思議的。
正如幼兒園園長在結尾所說:“我們需要換種方式看問題,不是看到孩子什麼就不懂,去急著教會他們一切,而是去思考和觀察每個孩子的個性是什麼、擅長什麼。”
沒錯,我們不需要復制一模一樣的孩子,項目製作也好、成果展示也好,培養的都不僅是孩子受益終生的能力,更是一種對於美好生活的願景。
那些能夠贏在未來的孩子,總是擁有超強的解決問題的能力,總是有滿足不了的好奇心與探索欲,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在各種挑戰迎面而來時“舉重若輕”。
紀錄片的結尾,有一段話讓人深以為然,希望能與各位家長共勉:
“2016年最迫切需要的十種工作,在2006年時根本就不存在。我們必須教導現在的孩子,畢業後,投入目前還不存在的工作,使用還沒發明的科技,解決我們從未想像過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