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快的暑假已過半,幼兒園老師們又開始忙碌起來,准備新生家訪、准備美麗的環創、准備有趣的活動、准備精彩的教案等等,為開學做著充分的准備。那麼,老師們如何給小朋友們一個難忘的“開學第一課”,讓小朋友們快速投入幼兒園生活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活動方案,小、中、大班都有,老師們千萬別錯過呦!
1
大班開學活動
我是大班小朋友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長大了,是幼兒園大班的小朋友,有做哥哥姐姐的自豪感。
2.了解大班幼兒的日常生活、學習情況,找出與小班、中班不一樣的地方。
3.感受升班後周圍環境的變化,能用連貫的語言描述新教室的環境。
活動准備
1.提前布置好活動區域,如:表演區、科學區、閱讀區等。
2.收集前幾屆大班孩子在學習、游戲、運動、生活等方面的活動圖片若干張。
活動過程
1.觀察、熟悉新教室的環境。
幼兒自由觀察新教室的環境,說一說新教室是怎樣的,同中班的教室有什麼不一樣,牆上有什麼裝飾,教室裡有哪些活動區域等。
小結:我們現在是大班的哥哥姐姐了,有了自己新的教室。因為我們在這一年裡會學到更多的本領,所以教室裡設置的區域與中班不同了。
2.討論:大班幼兒與小班、中班幼兒在學習及任務等方面有哪些不同。
教師:現在我們也是大班的小朋友了,你們覺得大班的哥哥姐姐在哪些地方要做得跟小班、中班的弟弟妹妹不一樣,要比他們做得更好呢?
然後帶領幼兒欣賞前幾屆大班哥哥姐姐活動時的照片,引導幼兒觀察、討論。
小結:在平時的生活、學習中,我們要給弟弟妹妹做好榜樣,做能幹的大班小朋友。
3.欣賞兒歌《我是大班小朋友》,進一步明確做大班小朋友的任務和要求。
教師:有一首兒歌將告訴我們大班小朋友應該做到的事情,讓我們一起聽一聽吧!(教師誦讀兒歌)
提問:兒歌裡說了什麼?大班的小朋友是怎樣做的呢?
4.自選小組。
教師引導幼兒根據小班、中班的分組經驗,提出大班分組的建議和方式,經過集體討論後確定分組的方式,並組織幼兒自選同伴,組成新的小組。
活動建議
1.在活動開始時,可以引導幼兒初步欣賞兒歌,感知大班小朋友的能幹,在活動後可以引導幼兒誦讀兒歌。
2.活動後可以帶幼兒熟悉教室外的環境,以及班級的戶外活動場地。
3.引導幼兒繼續布置活動區的環境,鼓勵幼兒收集區域中需要的物品。
附兒歌《我是大班小朋友》
開學了,我高高興興地來到幼兒園,
從現在起,我就是大班的小朋友了。
小弟弟,你聽過老師講課嗎?
來,看我聽課多認真,
舉手發言動腦筋。
小妹妹,你會穿衣服嗎?
來,我幫你把衣服穿整齊。
小朋友,你會做玩具嗎?
來,我折一個小飛機送給你。
老師,老師,你別誇獎我,
這些都是應該的,
因為我是大班小朋友了。
2
中班開學活動
今天我值日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長大了,樂意為班級做更多的事情。
2.能結合日常活動,共同商量適宜的值日生服務內容。
3.能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值日生的工作內容。
活動准備
空白值日生掛牌,紙、筆若干,小拖把,掃帚等。
活動過程
1.討論:升入中班後,值日生可以做哪些事情?
教師:自從小朋友升入中班後,我們就要開始做值日生了,那你們覺得我們需要在值日的時候做哪些任務呢?
2.結合日常生活,初步確立值日生的服務內容。
教師:在入園、早操、上課、游戲、吃飯這幾個階段期間,值日生可以做些什麼呢?(引導幼兒自由發言)
引導幼兒從晨間活動入手,梳理生活中幼兒能做的事情。如:晨間輕器械的擺放,掛毛巾,餐前折紙巾,飯後幫老師整理打掃餐桌等。
3.設計值日生標志。
教師:怎樣才能讓大家知道今天誰是值日生呢?每個值日生負責做什麼事情呢?我們一起來為每天的值日生設計標志吧!你想為負責什麼工作的值日生設計標志?想一想可以用什麼圖案來表現?(引導幼兒通過繪畫的方式來表現值日生的工作)
提問:如果我們為負責掛毛巾的值日生設計標志,你想怎樣設計?
鼓勵幼兒開動腦筋,自由發揮設計值日生標志,並在此過程中,教師巡迴指導,幫助幼兒解決設計中遇到的問題。
4.評選值日生標志。
值日生標志設計完成後,教師將所有幼兒的設計作品展示出來,讓每位幼兒介紹自己設計的值日生標志。根據討論、投票,師生共同選擇適合的標志作為班級值日生的標志。
活動建議
1.值日生可以承擔的事情主要分為兩類:餐前(後)值日和日常值日。其中,餐前(後)值日是大家一起進行的,日常值日可以做的事情包括:給植物澆水、掛毛巾、整體圖書、整理掛衣架等。
2.確定好值日生任務標志後,教師可以直接選用幼兒的設計或在此基礎上稍加改進,封塑後作為正式的值日生任務標志。
3.教師要注意留存每一位幼兒設計的值日生任務標志,並輪流使用幼兒設計的標志,不能挫傷幼兒的積極性,要鼓勵幼兒更加主動地創造和學習。
3
小班開學活動
開學第一天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感受在幼兒園生活和學習的快樂。
2.安撫、穩定新生入園的情緒。
活動准備
布置好的活動室。
活動過程:
一.安撫、穩定新生情緒。
1.熱情地和小朋友們問好,抱抱哭鬧的幼兒。
2.安撫幼兒情緒,引導幼兒玩自己感興趣的玩具。
二.教小朋友們唱《問好歌》,引導幼兒之間相互問好。
(一)活動導入
教師:小朋友們,祝賀你們上幼兒園了,以後每天早上來上學時,我們都會見到自己熟悉的小夥伴,那小夥伴之間見面時,應該說什麼話呢?(你好)
教師:相互之間除了問好,還可以做哪些動作?(點頭、抱抱、握手等)
教師:小手也會問好哦,看看它們是怎麼做的?請欣賞手指謠《問好歌》。
(二)活動展開
1.幼兒欣賞教師表演《問好歌》,初步熟悉童謠的內容。
教師:大拇指見面干什麼?
幼兒:點點頭
教師:四指伸出干什麼?
幼兒:拉勾勾
教師:手指張開干什麼?
幼兒:抱一抱
教師:手指並攏干什麼?
幼兒:拉拉手
教師:手在耳邊干什麼?
幼兒:轉一轉
教師:我們都是好朋友做什麼動作?
幼兒:拍拍手
2.教師完整示範,引導幼兒表演每一句裡手指的動作。
教師:請小朋友的小手和我的小手一起來問好吧。(幼兒和老師一起邊說童謠,邊做動作。)
三.結束活動。
提醒幼兒吃水果點心、喝水、如廁。
附童謠《問好歌》
你好!你好!點點頭。
你好!你好!拉勾勾。
你好!你好!抱一抱。
你好!你好!拉拉手。
每天見面要問候,我們都是好朋友!
1
嚴重哭鬧型
天天來園時大哭大鬧,使勁抱著媽媽不鬆手,進教室後就往地上躺,對來幫助他的老師又踢又踹。
這類孩子在入園初期最常見,一般哭鬧持續時間較長,最長的大約需要三周時間才能逐漸適應。
家長對策
消除消極心態,堅持送孩子入園,多與老師溝通,了解孩子在園的情況。
與孩子交流時要注意語言導向。
不要問一些帶有消極暗示的問題,如
“有小朋友打你嗎?”
“你今天哭了嗎?”
“幼兒園的飯吃得下嗎?”
……
這會強化孩子的分離焦慮心理。
應注意從正面引導幼兒,如
“今天你得了一個小五星,真棒!”
“你今天和東東一起玩滑梯,很開心啊,明天還可以玩啊!”
……
以幫助孩子和老師、小朋友建立起感情。
2
跟隨哭鬧型
琪琪來園時姥姥抱著,雖然不高興,但並不哭鬧。一來到教室門口,聽到其他小朋友在哭,馬上就跟著哭起來。
一般說來,這類孩子在家比較聽話,所以即使不是很願意來幼兒園,還是乖乖地來了。但一聽到別的幼兒哭,就馬上引起了共鳴,跟著哭起來。這類孩子一般適應比較快,只要旁邊沒有哭鬧的幼兒,並有新奇的玩具,就能轉移注意力。
家長對策
與老師溝通,請老師扮演媽媽,讓孩子感覺一切如常,就像媽媽在身邊一樣,消除孩子的焦慮。
每天離園時有意引導孩子和性格比較開朗活潑的幼兒在一起玩,用同伴積極的因素去感染、帶動他們。
3
不斷嘮叨型
花花來園時不哭也不鬧,安靜地坐在小椅子上,但是也不選擇玩具,不和小朋友一起玩。每隔一兩分鐘就自言自語地嘮叨:“媽媽什麼時候來接我?”有時還拉著旁邊的小朋友說:“別哭了,一會兒媽媽就來了。”一天下來,總是無數次重復這幾句話。
這類幼兒一般比較內向,很聽話,但對幼兒園也沒有產生親近感,所以總盼著早點回家。只要家園配合得當,一周時間就能夠適應幼兒園。
家長對策
入園初期,家長盡量每天准時接送幼兒,使孩子接受並習慣幼兒園的生活作息規律,同時也對家長產生信賴。
接到幼兒後與他多玩一會兒,使他感受到家長對他依然很關愛。
鼓勵和表揚孩子的積極變化,使他感到在幼兒園能獲得一種在家裡所不能獲得的自信和快樂。
4
後發作型
濤濤一開始能高高興興上幼兒園,可隨著新鮮感的消失,他開始找各種理由哭鬧,別的小朋友哭鬧減少了,他反倒開始焦慮了。
這類孩子一般兩三天就能適應幼兒園,所以一開始最容易被老師和家長忽略,家長甚至會驕傲地覺得孩子適應能力非常強,從而忽略了與他情感上的溝通,從而造成了孩子心理上的失落,出現焦慮和哭鬧。
家長對策
一開始就對孩子初期的良好表現及時予以鼓勵。和老師溝通,讓孩子當小朋友的小榜樣,從正面進一步強化他較快的適應能力。
即使孩子表現得很開心,也要給予比平時更多的關心和陪伴。
5
身體不適型
樂樂入園後常常不是頭痛就是肚子痛,還每天尿褲子,但一回家症狀馬上就消失了。
這類孩子在入園前往往已形成一些自己的生活習慣,一旦行為舉止受到約束,就會感到緊張和不自在,心理上的焦慮會在一定程度引起生理上的反應。而回到家,心理上的焦慮一消失,生理上的不適反應也就馬上停止。
家長對策
不要著急或責怪孩子,首先要確定究竟是生理原因還是心理原因引起的,其次再想相應的辦法。
和老師勤溝通,給孩子足夠的安撫,讓他能夠接受幼兒園的一些規定。
不能讓孩子產生“只要我說不舒服就可以回家”的想法。
6
矛盾型
露露來園時很高興,可等奶奶走了之後卻一個人躲在角落裡偷偷地哭。一天,露露病了不能來幼兒園,卻在家裡大哭大鬧非要來幼兒園。
這類孩子的表現很奇怪,正反映了他們矛盾的心理。一方面對幼兒園新鮮的環境感興趣,一方面又不能忍受離開家。這種矛盾的心理會使他們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顯得反復無常。這類幼兒克服焦慮的時間比較長,一般要持續三周或更長的時間。
家長對策
事先做好穩定孩子情緒的工作,用感興趣的話題轉移他的注意力,以淡化分離焦慮。
每天主動與孩子聊天,對幼兒園的生活表示出極大的興趣,讓孩子感受到家長對他的關注和欣賞。
孩子發脾氣時不要責備孩子,要讓他有適度發洩的機會。
7
“絕食”型
秋秋外表很柔弱,也不喜歡說話,每天來園就坐在一旁掉眼淚,誰也不理,到了吃飯時也不吃。就這樣幾乎“絕食”了近一個月。
這類孩子看上去很有個性,在家常常會採取一些“過激”的手段達到自己的目的,在幼兒園就會“故伎重演”,用“絕食”進行“抗議”,希望能早點離開幼兒園回家。這類幼兒是“分離焦慮”中最讓家長擔憂的一種,適應起來很困難,大概需要一個月的時間。
家長對策
循序漸進,可以和老師協商是否可以先把孩子接回家吃飯,然後再送回來。
請老師有意安排他與性格開朗活潑的幼兒在一起玩,用積極的因素去感染帶動他。
堅持天天送幼兒園不動搖。不能因為孩子採取了“過激”行為,父母就“心軟”放棄,斷斷續續時而送時而不送,只會延長孩子適應的時間。
家長需要為幼兒做好五項准備
1、心理准備
增加寶寶對幼兒園、老師與小朋友的熟悉感與認同感。父母提前給孩子打打“預防針”,將幼兒園有趣的描述給孩子聽。全家模仿幼兒園的游戲、上課情景。使孩子從內心嚮往幼兒園。
2、環境准備
提前適應環境,家長不妨在入園之前帶領幼兒到幼兒園裡游覽、觀摩,看看教室、操場、游戲器材、花草樹木,隨機給孩子介紹相關知識;觀看教師和小朋友的學習、游戲活動,鼓勵孩子參與體驗並積極評價,讓孩子意識到入園學習真有趣。同時多讓孩子到家庭附近的社區或是公園玩耍。
3、能力准備
讓孩子學會簡單的生活技能與做力所能及的事,是適應幼兒園集體生活的重要基礎。如自己握勺子吃飯;用杯子喝水;洗手擦嘴;穿脫鞋襪及簡單的衣服等,讓孩子學會自己照顧自己。
4、時間准備
要幫助孩子了解作息制度,熟悉幼兒園的一日生活。家長可以在報名前後了解幼兒園的生活制度,然後告訴孩子每個時間段要干什麼。在家中,家長可為孩子制定一個科學的作息時間表。
5、物質准備
提前預備開學用品,與孩子一同准備並告訴孩子這些用品的名稱與作用。選擇一些穿脫方便又不妨礙活動的衣服;軟底鞋;准備一個孩子喜歡的小背包,放置孩子個人用品如小手巾、水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