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君說:“重申常識”和“重構常識”是少年商學院一直在做的事情,我們曾分享《不要輕易誇孩子“你真聰明”》,今天分享其姊妹篇,關於父母如何與孩子聊遠大理想、設置生活目標。
格溫今年12歲了,她和班上其他聰明的孩子一樣,每個月都會花三天時間做課外加強訓練,最近一次,她學習了法醫鑑定的相關知識,包括證據探尋、如何不被障眼法迷惑以及科學家們是怎樣檢驗DNA的。她的夢想是成為一名海洋生物學家。
和她一起接受加強訓練的其他孩子,夢想也都很“偉大”。他們的老師——恩賽因夫人有一句口頭禪,每天都要對這群精英學生說一次,“無論你們想做什麼,你們都能做到。”但果真如此嗎?格溫和她的精英同學們並不相信,因為就在前陣子,她們看到youtube上有個人說自己想成為獸醫,可當他看了一段動物做手術的視頻後,他暈倒了。
▋我們耳邊到處都充斥著毒雞湯
比起設立“實際的目標”,我們的文化更鼓勵孩子設立“偉大的目標”。
前幾年有一項涉及全世界5000多名孩子的調查顯示,當大人提出那個不可避免的問題——“你長大了想干什麼?”大部分孩子的答案都是類似游戲開發員、宇航員、蕾哈娜的伴舞等這類高大上的職業,這時,大人們幾乎會下意識地表揚孩子“有如此遠大的志向真棒”,並向孩子保證,“只要努力奮斗,並相信自己能夠成功,你能做成任何想做的事情。”
在孩子還小時,確實顯得一切皆有可能。孩子對藝術感興趣,我們就幻想他的作品將來會在畫廊裡展出;孩子善於奔跑,我們就幻想他將來能參加奧運會;孩子喜歡科學,我們就送他顯微鏡,並開始合計是不是應該准備為他存下去麻省理工讀書的學費……
這些“雞血”,來源於網上源源不斷的正能量演講。比如喬布斯2005年在斯坦福大學做的畢業演講,他是在對那些已從名校獲得學位的高階人群演說,但YouTube上超過2千2百萬的觀看者對他的建議——“找到你所愛的……不要妥協”有深深的共鳴。美國著名的脫口秀主播奧普拉白手起家,她的故事讓無數人相信“我有所成就是遲早的事兒”。
志存高遠當然是一件美妙的事,但當我們的世界充斥著“你能做成任何想做的事”或者“不要放棄”之類的陳詞濫調時,問題就產生了。
▋“你能做成任何事”式的心理暗示,危害孩子身體健康
當我們不考慮才能、基因、性格和人格的限制,告訴孩子“你能做成任何事,只要你想”時,其實我們傳達的是這樣一種信息:這麼多人都做到了,如果你沒有實現夢想,你只能怪自己。
這種“認為自己無所不能,而事實證明並非如此”的體驗,最終會把孩子壓得喘不過來。當一個成績只有C的學生不遺餘力地准備考取醫學院,或者爭取一份更有誘惑力和現實的職業時,他很容易半途而廢——現實與慾望之間的差距,會加劇孩子對生活和未來工作的不滿情緒。這些不切實際的計劃,還意味著浪費時間和金錢。
被這些正能量包圍著的孩子長大後,還往往有一個不容撼動的觀點,叫做“工作難道不可以同意義、生命、才能、熱情聯系在一起嗎?”他們更關注如何選擇一份特別的、有意義的職業,而不是總結自己的技能和才能。
他們總是期待從工作中得到除了薪水之外更多的東西,學歷越高的人越是如此,因為他們往往更希望在工作中施展自己的才能或熱情。但隨之而來的卻是更大的焦慮和不滿。荷蘭權威的大數據平台——德勤領先創新中心在2010年變換指數顯示,80%的員工並不滿意自己的工作,到了2013年,這個指數已經升到89%,並且還在逐年上升。
“很顯然,不是每個人都能做成任何他們想做的事,”暢銷書《你的降落傘是什麼顏色》的作者鮑裡斯在書中這麼說,“是,我們應該告訴孩子——為你的夢想去努力,但要先弄清楚你最想要做的是什麼,然後討論在現實生活中,如何實現部分或者大部分夢想,並且做好准備——有可能一點也實現不了。”
可惜這一點並沒有成為大多數人的常識,不切實際的目標常常導致不切實際的幻想。如果你去告訴那個在數學上沒有天分的學生,醫學院並不是一個選擇;如果你提前警告一個想成為舞者的孩子,雖然她有可能在這個領域找到工作,但她或許要靠當服務生或售貨員補貼家用;如果你提醒一位家長,他的孩子要在職場上達到高的層次有很多困難,你肯定會被當成不識時務的人。
因為在這群人心中,不但喬布斯們的成就斐然,就連他的朋友的朋友,都已經買了一棟可以俯視舊金山灣的全玻璃現代風豪宅,他的同事的女兒都出演了某個電視劇,他的鄰居的孩子,都得到了哈佛的獎學金……為什麼他的孩子就不行?——然後在這種“可能性”中不斷焦慮著。
撇開其心理危害,這種心理暗示甚至會危害健康。2007年,美國和加拿大的心理學家跟蹤研究了81名大學生一整個學期,得出的結論是:那些堅持“實現遙不可及的目標”的學生,腎上腺皮質醇含量較高(這種炎激素會對身體產生負面影響),他們還更容易感冒。
▋引導孩子做好自我管理更有意義
演員威爾·史密斯曾說過一句話,“活得現實是通往平庸最常見的道路。”被不少人奉為座右銘,但我想說,正是這種話所倡導的正能量,讓我們無時無刻不在和孩子傳達正面訊息,不願意和孩子客觀看待“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這麼想不太合適”等負面消息。
跳出來講,“平庸”一詞也值得玩味。是的,沒有人希望自己平庸,但除了一小部分人最後能成為超級巨星,大多數人最終的歸宿不就是回歸普通嗎?畢竟在“功成名就”和“一無所成”中間還有一個巨大的中間地帶。盲目鼓勵孩子“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認為人人資質相同,但其實並不是。
所以,比起不斷和孩子強調“你很特別”、“你很聰明”,不如教他學會控制自己、刻苦努力——這兩件事才是真正與成功相關。
當孩子聲稱自己要成為一名獸醫時,比起“多好的目標啊,你一定能實現”,不如說,“這個是很棒的職業,但是,你必須要非常努力地學習數學和科學,並得到很棒的分數,因為獸醫學校很難考。”這可能沒有告訴孩子“你無所不能”時的感覺那麼好,但從長遠來看,這種做法對孩子更有益。
▋多說“做你力所能及的事”,而不是“你無所不能”
曾擔任斯坦福大學新生院長、《怎樣教出一個合格的成年人》一書的作者朱莉,經常能遇到前來咨詢的學生,他們的理想沒有父母對他們的期望那麼遠大——這些學生想成為護士,而不是醫生;或是高中老師,而不是大學教授。她坐在這些學生旁邊,聽著他們如何在合理的領域、被期望的領域、或是被要求的領域努力著,並且盡努力地引導學生們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找到自己真正想要做的是什麼。
“告訴孩子,他們可以做成任何事,本質上沒有什麼問題,問題是我們自顧自地限制了這個‘任何’,把‘任何’等同於名聲、權力、官銜、金錢,並且讓孩子也一起追逐這些,”朱莉在書裡寫的這段話讓我至今印象深刻,“如果我們在下個十年內,可以轉變態度,將‘成就卓越’等同於了解自己的技能、價值和愛好所在,並據此為生。想像一下,世界將會多麼不同。”
只給孩子一個“你一定行”的鼓勵,是不能幫助他們找到真正滿意的生活的。她最常鼓勵學生思考的三個問題是:“我擅長做什麼”、“我喜歡做什麼”、“我在乎什麼”,在這三件事情的基礎上,再問自己,“我怎樣才能將一周的大部分時間用於——無論是工作還是愛好——這三者的交叉點上?”
所以現在,我更願意告訴我的孩子,當人們說你無所不能,那是假的。比如說,你不可能變成一隻恐龍。但我相信你的能力——用心做好你力所能及的事情,你一定會過上有意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