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兒童被誘拐、被盜竊、被強搶的事件層出不窮,使多少父母和孩子飽受分別的痛苦,又使多少孩子下落不明,落入可怕的利益魔爪。然而,還是有很多父母對孩子被拐的事情並不是那麼在意。很多人覺得事情沒有發生到自己身上,就掉以輕心,甚至對自己孩子的防騙能力深信不疑。
孩子能夠在幼稚園平平安安是每一位父母的期盼,馬上又到了一年中幼稚園開學的日子,超級育兒師特邀心理諮詢師吳曉達老師,來分享一次“防拐演習”的真實見聞,並結合兒童心理發展的規律,跟爸爸媽媽們聊聊如何提高孩子的防範意識。
當我提筆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心情是十分複雜的。最近我參與了女兒幼稚園的組織的“防拐騙”模擬演習活動,而我的任務就是扮演人販子,把小朋友“騙”出幼稚園!結果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一個班27個孩子,演習活動開始不到3分鐘,我就一口氣把25個孩子,順利“弄”到了幼稚園門口!
這個結果著實讓人不寒而慄,那麼究竟是我的“騙術”高超,還是孩子的防範意識不堪一擊呢?我們不妨先來回顧一下這次“行騙”的全過程,從中找一找孩子容易上當受騙的原因,以及家長由此應該警醒的幾個方面:
我被園長安排去“騙”大班的孩子,遊戲規則是把小朋友帶到幼稚園門口,即視為“行騙成功”,會由園長進行“就地教育”。
出發前,我先在包裡備了些零食做“誘餌”,等行動開始,我首先來到大班的室外活動區。
“小朋友,請問大二班在哪裡呀?”
“我們是大一班,大二班在那裡,在那裡!”
首戰告捷,獲得了小朋友們的熱情指點。我笑眯眯地向正在休息的大二班的娃娃們走去。
“小朋友們,你們是大二班的是嗎?”
“是啊!是啊!”
“你們看,這天馬上就要熱了。幼稚園為小朋友們定製了夏季漂亮的校服,現在已經運到幼稚園門口啦!衣服好多好多!叔叔阿姨都搬不過來了。你們願不願意幫我們一下啊!”
“好啊!可是……”
我見小朋友們心動了,貌似還有一些猶豫,於是又補了一句:
“噓!別告訴你們老師哦,我們都是大班的學生了,要做老師的好幫手!咱們悄悄地去搬,給老師一個驚喜,好不好!”
“好!好!”
……
除了兩個有點兒警惕心的孩子之外,幾乎整個班的孩子都蹦蹦跳跳地跟我走了!就這樣,我成了“行騙”最多也最快的媽媽。
活動結束後,我又和其他幾位“行騙”中班和小班的家長志願者們聚交流了各自的情況。結合大家的分享和兒童心理發展的規律,有以下兩點想和各位媽媽分享: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5、6歲的年齡正是孩子“自主性”開始發展的階段,這讓他們愈發想要掙脫開家長和老師的管教。他們會試圖要擺脫大人、依靠自己,去體驗“我能行”的自我效能感。這也就不難理解大班的孩子反而比小一兩歲的更容易被騙了。
在這次的“拐騙”演習活動中,最終大家發現:被成功騙走的,往往是那些活潑、開朗、不認生、大大方方的孩子!平時放學,他們會熱情地和老師、小朋友們以及幼稚園門口的保安叔叔說再見。而在遇到陌生人時,他們也更容易被搭訕!
反而是那些小班的、害羞膽小的,那些進幼稚園還要抱著媽媽哭,整天粘著老師的孩子,不容易聽陌生人的話。
這並不是說孩子樂觀開朗不好,而是要提醒那些開朗孩子的家長更不能因此放鬆警惕。
“不能吃陌生人給的東西!”
“不能拿陌生人的玩具!”
“不能跟陌生人去別的地方玩!”
……
類似的囑咐我們也從來沒斷過,但孩子並不全是會被東西給勾走的。隨著物質生活越來越好,被“物質引誘”上當受騙的孩子佔比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新誘餌——同情心:
“小朋友,幫忙一起去門口搬東西吧!”
“我受傷了,能送我去醫院嗎?”
“我是你媽媽的同事,你媽媽讓我來接你,有件事情需要你幫忙!”
……
很多孩子在遇到這樣的請求時,是沒有抵抗力的!
既然結果如此出乎我們的意料,那麼孩子缺失防範意識,又究竟是如何造成的呢?給家庭教育提了哪些醒呢?
這並不是說:為了孩子的安全,我們要去阻止孩子“善良”,而是我們要教會孩子“界限”!我們無法預測,騙子會對我們的孩子說什麼、做什麼,但我們可以教會孩子“界限”:
離開幼稚園,一定要徵得老師同意。
和家人一起時,要獨自離開,一定要先告訴大人一聲。
內衣褲覆蓋的部位不允許任何人觸碰,醫生除外。
……
注意,整場“行騙”中,我準備的零食“誘餌”完全沒派上用場,但“幫忙”卻讓孩子如此沒有抵抗力!生活中,我們給過孩子“幫忙”的機會嗎?
“你還小!這個不行的。”
“別別別,一會兒衣服弄髒了!”
“奶奶不需要你幫忙,你自己好好玩、好好學習就行了啊!”
……
這些話是不是感覺很熟悉?但 一次次地被拒絕,一次次地被明示、暗示“你不行”,你知道孩子聽到這些的時候,心裡有多失望、多沮喪嗎?
物質條件越來越好,孩子並不缺少吃的、玩的、用的。但他們不光需要生活上的照料和物質上的滿足,還需要 通過不斷嘗試來體驗生活,慢慢參與到家庭活動中,感受自己是“家庭的一員”,從而收穫滿滿“自我效能感”。
越缺什麼,就越渴求什麼。設想, 如果孩子們在家裡能有充足的機會感受到“我能行”,獲得足夠的“自我效能感”,他們還會這麼渴望去外面尋求嗎?
更多爸媽育兒、生產前後相關知識,請多多關注粉絲團「家有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