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鄰居,和善熱情,充滿活力,她家中有六個女兒,家庭教育雖看起來自由開放,實則極重信仰和守規矩——她在特定節日禁食,壓著六個女兒在家裡做傳統大掃除,甚至要求女兒的學校一起監督女兒遵守這些規定。

作為鄰居,我們的交往算是頻繁。在一次鄰居媽媽們的深夜聚會上,大家聊到那陣子教養上的酸甜苦樂,鄰居突然開口說,她有一個女兒,“出櫃”了(學院君註:告訴別人你是同性戀、雙性戀或泛性戀)。

▋最痛苦的,是重新調整對女兒的認知

說到“出櫃”兩個字,她哽咽得說不出話來。

我一時之間不知該如何反應。我向來支持多元成家,加上我的小孩年紀還小,沒有性向問題,我其實無法理解她的痛苦與悲傷是從哪裡而來,因此,我選擇沉默。

“你現在心情如何?”、“你丈夫的接受度如何?”、“你以前有注意到什麼嗎?”、“她以前有交男朋友嗎?”

雖然是一連串的問題,但我有注意到,大家的問題非常貼心且中性。

鄰居說,這個出櫃的女兒,已經離家七年,目前27歲,住在特拉維夫。其實在女兒初中時,她就有懷疑過,女兒沒交過男朋友,總跟女生混在一起……但她選擇不要開口談這個議題。

那天女兒跟她和她老公表態時,她當場崩潰大哭,覺得無法面對她的女兒。

“我跟我女兒說,我很震驚,我不知怎麼面對這個違反我信仰的事實,我需要時間消化。但我跟她說,我還是愛她的,我們哭成了一團……”

那是一段漫長而痛苦的過程,做媽媽的,需要開始重新調整她對女兒的認知,跟她的信仰。女兒坦承地告訴她,她從來沒有喜歡過男生,但因為擔心失去媽媽與爸爸的愛,擔心他們會傷心、失望,所以沒有開口。

在女兒當完兵後移居特拉維夫,在那個對於同性戀團體非常友善與支持的城市,她認識了更多與自己相同的人,聽到了大家的故事,大家支持她跟父母“出櫃”,要她相信父母對她的愛會超越一切。

“我現在接受了這個狀況,對我而言,她還是我女兒,我希望她幸福快樂。”雖然是這樣說,她還是繼續掉眼淚,“不管別人怎麼想,她都是我的女兒,但要接受小孩是不一樣的人,真的不容易!”

接受孩子不一樣,需要多大的勇氣

而這麼簡單一句話,也把我震出我的思考本位,讓我跳出那個“同性戀是進步還是不進步?”、“同性戀是美麗還是丑惡”、“喜歡同性是應該還是不應該”的價值判斷框框,讓我可以更人性地看待這個問題。

鄰居的痛苦,來自於孩子跟她不一樣。這是每個父母都不願意麵對的事情。在孩子呱呱落地的那一刻,每個父母都對於這個小孩有屬於他們的期待:小孩“健康”、“正常”、“聰明美麗”、“以後出人頭地”、“買房買車”……至少要念好書,找個工作,結婚生子——像自己一樣。

而當父母發現小孩其實是跟他們不一樣的時候,無論是先天性疾病,或是個性差異、氣質不同,那種“我怎麼會生出這種小孩”、“怎麼這個小孩的個性跟我如此不同”的吃驚、恐懼、擔心世人的眼光、擔心孩子的未來、擔心自己與小孩的未來關系……

是這些負面情緒讓很多父母無法面對與承受,因此把自己的挫折與憤怒,發洩在自己無能力改變的小孩身上。

“從另一個角度想,她願意‘出櫃’代表對你的愛與信任——她願意把一切攤在陽光下,繼續忠於自己,代表你的教育很成功。”這時另一個媽媽開口這樣說,“再說,‘出櫃’不代表你女兒變了,相反的,你女兒一直沒有變,她一直是這樣,不是不知不覺地變成這樣,也不是突然變成這樣。要變的只是你的期待與看法,她出不出櫃一樣是你的女兒。”

有個養了資優小孩的媽媽說,她的小孩從小考試都拿一百分,初中還跳級,當兵時也在以色列軍隊最優秀的單位裡,看來前途無限。結果當完兵後不肯念大學,而是組樂團去了。

當初小孩的決定,讓父母的下巴掉了幾個月合不起來。結果,這個媽媽說,“不管你一開始對小孩有多少期待,覺得小孩有多像你,絕大多數的小孩都會讓你吃驚,他們最後總會長成一個跟你的期待不一樣的大人。”

雖然我們可能不會遇到這種問題,但這種尷尬乃至痛苦,我們卻感同身受,其實我們該做的,或許真的很簡單——給多一點支持與愛,少一點對於小孩未來的想像。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