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年父愛如山!我的女兒“長不大”,有我陪著她
中新社微信公眾號 2018-09-19 16:13:39
44年父愛如山!我的女兒“長不大”,有我陪著她……
“輕巧地踏入樹叢中去,熟練地揮動著手中的割刀,打理起他的‘山中小園’。”這是浙江省台州市三門縣一位六旬老人進山勞作的場景。
看似“輕巧”的背後,卻有一個異常“沉重”的故事。
這位老人叫做陳大兵,今年67歲,是三門縣花橋鎮金山村岔坑自然村一位普通村民。然而,與大多數村民不同,這位身材精瘦、笑容爽朗的老人,44年前遭遇一場意外,讓小女兒陳雪蓮患了“小兒痴呆”;31年前,又是一場意外,妻子離世。
雪上加霜的生活沒有壓垮陳大兵,
他獨自挑起生活的“重擔”,
44載光陰,
他用行動道出了“父愛如山”。
夏末,浙江的山林依舊是草木繁盛。沿著蜿蜒的山路,驅車20多公裡,記者見到陳大兵的時候,他正准備去溪坑邊給覆盆子鋤草。
今年3月,覆盆子成熟。他收了曬干,賣了4000元,這也是他一年中最重要的一筆收入。
他時常開著三輪車進山打理覆盆子,夏天正是鋤草的季節。
但,他一連兩個月沒來了。
44年從未出過一次遠門
盛夏,草木繁盛,兩個月時間足夠它們佔據原本的山路。
陳大兵的失職,是因為——他怕出遠門,他家有一個44歲的女兒,痴呆、癲癇,生活不能自理。因此,陳大兵不敢出遠門,尤其是在悶熱的夏天。他擔心,鎖門會把女兒悶中暑,開著門又怕女兒跑丟了。
“原來我們家就在山上的岔坑村,距離我的覆盆子很近。”陳大兵告訴記者,6年前,他帶著女兒移民下山,開啟“新生活”。“雖然覆盆子和家的距離遠了,但是照顧女兒更方便了。”
陳大兵說,44年前的一天晚上,才三四個月大的女兒突然高燒不退。由於交通不便,他第二天才將女兒送到醫院。
高燒退了,陳雪蓮卻落下了後遺症,到兩歲時還不會走路,三四歲還不會說話,一家人又將她送到醫院,結果被診斷為“小兒痴呆”。
此後,陳大兵一直將女兒留在身邊悉心照料。陳雪蓮13歲時又患上癲癇,經常抽筋、口吐白沫。
“癲癇要吃藥,一天兩次,一次兩粒,一瓶100粒的藥丸能吃25天。”陳大兵坦言,這麼多年醫院沒少跑,偏方沒少試,病卻不見好。
“她時常毫無預兆地發病,摔倒在地,滿身淤青也是常有的事。”陳大兵回憶道,這些年的辛苦難以言表。由於女兒病情的特殊性,他不敢出遠門,尤其是在悶熱的夏天。
陳大兵聽說其他村有痴呆的孩子被家裡人鎖著。他不會這麼做——陳大兵只得選一個氣溫清涼的時間段去山裡,或者索性就不去了。
實在沒辦法的時候,鄰居陳大伯便化身陳雪蓮的“臨時爸爸”,常進屋照看她,飯點一到就准時喚她吃飯。
“要是沒有鄰居,我真的是‘寸步難行’。”陳大兵說,起初還有妻子一起照顧女兒,1987年,妻子因意外離開了人世。
壓彎的脊樑一直撐著這個家
生活的重擔一下子落到了他一個人肩上,既當爹又當媽的陳大兵,含辛茹苦地拉扯4個兒女長大。
隨著兒女相繼成家,為了不拖累其他兒女,陳雪蓮就由陳大兵一人照顧。
走進父女倆的家,窄小房間一覽無遺,不大的房間擺了兩張床,桌子上放著不少白色小藥瓶。每天清晨,給女兒穿衣、洗臉、喂飯、按摩都是陳大兵的“必修課”,熟稔地端起臉盆,調好水溫,力度適中地為女兒洗干淨臉,隨後把風油精塗抹在女兒脖子、手上,輕輕地為她按摩放鬆。
這個永遠“長不大”的女兒坐在床上,目光呆滯,偶爾嘴角抽動幾下。
在陳大兵眼裡,“她就跟剛出生的嬰兒一樣,有時她想要做什麼,但是又不會表達,就耍小脾氣,不吃飯,甚至到處丟東西,你跟她說,她又聽不懂,得自己琢磨到底怎麼回事。”
陳雪蓮留著一個西瓜頭,也是陳大兵剪的,因為沒有理發師願意為女兒剪頭。陳大兵為女兒梳頭的時候,動作溫柔,眼神中時刻流露出父親的慈愛。
“老爸這些年一個人照顧小姑子不容易,我們都跟他說有困難一定要告訴我們,但他為了不給我們增加負擔,有事都自己一個人扛著。”陳大兵的兒媳柯衛菊說。
老父親的身體不大好
歲月不饒人。陳大兵已經67歲了,兩鬢斑白。由於常年勞累,除了頸椎病和腎結石,他的心髒也不太好。
“縣裡每年給雪蓮的殘疾人補助和護理補貼,加上平時孩子們給的錢,我倆吃住沒問題,但我這身體也不知道還能照顧她幾年。”
談及未來女兒的照顧問題,陳大兵露出了凝重的神情。
幸運的是,陳雪蓮雖有殘疾,但家人都盡力去關懷她。“如果有一天父親沒有能力再照顧妹妹,我跟我哥都會盡力照顧他們兩個的。”小兒子陳富會如是說。
“山中的覆盆子是為了換錢,我需要它;家中的女兒是因為血脈相承,她需要我。”朴實的陳大兵說,面對未來,其實並沒有考慮太多,只想照顧好女兒,讓她開心地過好每一天。
↑胡琴,陳大兵唯一的愛好
不論山中,還是家中,
陳大兵一路“披荊斬棘”,詮釋著“父愛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