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家長像小蜜蜂一樣殷勤的圍繞在孩子身邊,未必是好事。

►有時候,家長選擇沉默,還真是一件好事。

➤ 孩子和小朋友發生互動的時候——選擇沉默

人際交往的能力從來不是靠說教培養獲得的,是在不斷的交往成功、交往失敗中習得的。在這件事情上,別人幫不了太大的忙。

舉個例子

公園裡兩個男孩子正玩著開飛機,坐在兩個並排的座位上十分投入。女兒沒有玩過這個器械,很好奇,硬是擠到他們中間坐下。我看了,沒有作聲。

對於這個闖入者,兩個男孩子當然不高興,把著方向盤,誰也不讓座位給小妹妹。我看了,也沒有作聲。

女兒乾巴巴地坐了一會兒,實在無趣,又按著人家的肩旁擠了出來。其中一個男孩子覺得被冒犯了,甚至推了她一巴掌。女兒倒退了幾步,我在後面悄悄接住她。我還是沒有作聲。

這麼來回了幾次,女兒終於知道排隊了,乖乖等著人家讓位子。後來,女兒又很眼紅地看別的孩子蕩鞦韆,在一邊呆了好一會兒。我教她一句話“小姐姐,給我玩一下吧”,接下來就萬事不管了。

◆如果孩子不願意自己去和那位小姐姐打交道,那麼她得學會接受玩不了鞦韆的結果。

◆如果孩子願意自己去談判,她可能獲得兩種結果:成功了,她能了解如何去向別人提要求;不成功,她就會知道,她的要求不是每次都能被接受的,這符合成人社會的交往規則,而她終有一天要成為一個成年人。

➤ 孩子看新書的時候——選擇沉默

以往每次拿到新書,她總嚷嚷著“媽媽講,媽媽”,現在我要求她自己先看一遍,然後我再講。隨著年齡的增大,獨立閱讀應該逐漸成為孩子的習慣。

◆新書對孩子來說是很新鮮的,這時候選擇孩子獨立翻閱,她比較容易集中注意力,盡可能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和理解力。

◆如果新書第一遍就是媽媽和孩子一起看,孩子難免會受到成人的影響,局限於成人對故事的理解。習慣成自然,有了依賴,孩子容易喪失自己獨立的見解。

◆當然,親子閱讀是必須的,那就從第二遍再開始吧。

 需要孩子動腦筋的時候——選擇沉默

家裡3個大人和1個孩子吃飯,我給了她4根筷子(她用寶寶筷),故意不做任何解釋:“幫媽媽把筷子放在桌子上。”

◆把筷子一起給她,我想看看她能不能分辨出每人用幾根筷子。

◆她如果能分辨出一人用2根筷子,應該就能推斷出這4根筷子可以給幾個人用。

◆我還能觀察到,她會不會將筷子和人數對應起來。

這時女兒在我身後說話了:“媽媽,怎麼是兩個人的筷子呀?”她還搞不清楚“雙”的概念,一手握2根筷子,給我看“這是1個人的,這是1個人的,還少1個人的!”

看吧,故意出錯的題目,她也能解決。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