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新番《輕羽飛揚》的劇情崩壞,又掀起了一波抨擊動畫改編的浪潮,到底是動畫毀原作,還是動畫帶動了原作的人氣,動畫真的如此“罪孽深重”嗎?今天就藉此機會,談談這個話題。
動畫和原作的關係
其實,這個話題應該作為本文的總結來說,不過為了開門見山,筆者還是先闡述一下對動畫和原作的關係的理解。動畫和原作的關係是相輔相成又形影不離的,但是筆者認為,動畫才是創作作品(商業)價值的主力,這也和日本的動漫產業的模式有關。
日本為什麼動漫產業如此發達,和它的結構不無關係。日本的動漫產業可以塑造出一個強有力的IP,然後靠著這個IP來延伸出的產品來產生商業價值獲益,最後產生一個價值鏈,最終形成所謂的“產業”,其中,動畫和動畫相關產品的版權,是這一環中最重要的部分,單獨的漫畫作品,或者輕小說作品,確實是這一環中起始的部分,但是光靠這一部分,不夠產生足夠大的商業價值。
也就是說,一部“原作”,無論是漫畫,還是輕小說,或者其他形式的原作,只有動畫化後,其價值才被真正激活,動畫的版權,可以為製作委員會提供足夠的回報,將動畫做成音像製品賣,可以獲得相當直觀的收益,但是單單的漫畫或者是輕小說賣,其利潤就不夠支撐。這就是為什麼,輕小說作品的作家,都期待著自己的作品有朝一日能動畫化。因為即便這部作品夠爛,被罵扑街,一旦動畫化,其價值就和沒有動畫化的時代不可同日而語,整個商業價值都會顯現。出不了續作是一回事,但是連動畫化都沒有的成功的作品,可以說“革命尚未成功”吧,這是日本動漫產業普遍的現象。
動畫真的毀得了原作嗎?
既然動畫化對於原作來說的價值這麼重大,那麼動畫做爛後,“毀”原作這一個說法,筆者覺得就是假命題。對於喜歡一部作品的粉絲來說,絕大多數的情況下,都希望自己喜歡的作品被更多的人知曉和認可,不然就不存在“安利”這樣的說法。因此動畫化算是一個官方安利的行為,設想一下《魔法禁書目錄》沒有被動畫化,那還有多少人知道炮姐禦坂美琴?設想一下《工作細胞》沒有動畫化,我們還會多一個血小板的老婆嘛?不會了。
當然,有些人覺得一些小眾的作品,就是不這麼樂意被大眾知道,怕動畫化,知道的人多了,反而會玷污了自己心中的神聖之作。確實是有這樣的粉絲存在,不可否認,但是如果作品本身就是小眾題材,那麼筆者認為,即便動畫化,依然還會是小眾,不會因為動畫化改變作品的定位。喜歡這部作品的人會變多,但不會變的像民工漫一樣多,因為它本身就是小眾作品,大人氣的作品,就不叫小眾作品了。
那麼,做爛的動畫,是不是毀了自己喜歡的原作形象?筆者也覺得是否定的。
就拿前陣子的《輕羽飛揚》來說,動畫做爛了,但是喜歡這部作品的人還會繼續選擇追漫畫原作,然後來抨擊動畫的失敗,但是他們清楚,這是監督的鍋,不是原作做得爛。雖然會覺得很遺憾,但是喜歡的作品在心目中的印象,也不會因為做爛的動畫化而影響。
就好比《灌籃高手》,動畫就90年代的風格來說,在現在看,是極為拖沓的,也是不夠還原的,但是在90後80後眼中,絕大多數人都仍然會覺得《灌籃高手》的動畫是神作級別的作品,但是你真的對比過《灌籃高手》的漫畫原作,我可以包票這動畫版是一部“毀原作”的作品。但這並不影響它的評價。
原作的優勢
說到這裡,好像有些搞錯了順序,不過先得出結論,也並非不是好事。原作自然有原作獨到的優勢。
漫畫:
從現在輕改動畫遍地的情況來看,漫畫的門檻明顯比輕小說更高,因為不僅僅需要有邏輯更加嚴謹的故事,對人物的設計,設定的邏輯性也比輕小說要求高,並且對作品的表現力,需要通過漫畫分鏡的演出來表達,對作者的要求比起插畫+文字的輕小說要高得多。
漫畫本身的表達效果就很優秀,通過不同的手法來表現角色的魅力,從而逐漸表現作品的魅力,是欣賞漫畫原作的一大重點。
輕小說:
輕小說+插畫成為了當今動畫選材的一個重要部分,原因是輕小說的門檻更低,可以為動畫提供更多的素材,思路也比起漫畫更加廣泛,因為不限制畫面的表現力,而只需要文字來描述,輕小說的劇情的自由度比漫畫更高;但是相對的輕小說的文字的邏輯嚴謹度,沒有小說來得高,也可能沒有漫畫來得高,因為很多東西用畫表現不好,用文字卻可以搪塞過去。輕小說改編的動畫的風格,和漫畫改編的動畫風格,一般是差異很明顯的。
遊戲:
遊戲作為原作的話,(一般指galgame,一種文字AVG遊戲),可以說是輕小說的加強版,遊戲的編劇能力個人認為也比輕小說作者的水平強。遊戲可以自己控制進度和節奏,可以享受所有的支線劇情和故事細節,動畫改編的時候不會將所有路線的故事和細節都告訴你,但是遊戲會,因此遊戲原作也有自己獨到的優勢。
動畫的優勢
音聲結合,還有會動起來的畫面的優勢,筆者覺得就不必多闡述。
相較原作,動畫最明顯的優勢是,強大的邏輯性,動畫會幫你整理好原作的發展邏輯,無論用什麼樣的敘述手法,動畫都會比原作的邏輯更強,原因是動畫本身就是在原作被動畫監督閱讀過一遍後,幫你整理好的情況下,表現出故事。但是這裡,缺點也就很明顯,動畫無論如何接近原作,它都必定是動畫監督理解下的,最接近原作的形態,而不是你的理解。
這就引申出了動畫的價值之一,為什麼很多人看了動畫後會追漫畫、輕小說,或者遊戲的原作,就是因為自己認為,一部有興趣的,喜歡的作品,自己看原作獲得的東西,會比只看動畫要多得多。因為自己有自己的理解,動畫是經過監督改編後,以他理想的形式呈現,和原作確實會有更多的不同,因此,動畫對原作的宣傳價值,就非常明顯的體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