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恩賜」中國現代化?美國副總統彭斯近日在演講中聲稱,中國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美國在中國的投資所推動的」,「在過去的25年里『我們重建了中國』」。對此,國際觀察人士指出,該說法既不符合歷史與事實,又罔顧中美關係互利共贏的本質。
當前,美國政府在貿易上對華採取極限施壓政策,並在涉及中國核心利益問題上發出錯誤信號,而彭斯的演講卻宣揚「中國成功是以犧牲美國利益為代價」的「吃虧論」,並屢屢附和「美國恩賜說」。
資料圖:美國副總統邁克·彭斯。 中新社記者 廖攀 攝
這樣的論調如同美領導人在演講中反覆強調的美國「領導作用」並不令人意外。然而,「美國老大」的執念太過強烈,就逐漸滑向「壞的都是你造成的,好的都是我帶來的」等認知極端。
如,美國領導人只說,美國向中國開放了市場並「把中國帶進了世界貿易組織」,卻不願提及入世後中國向美國更大規模、更深程度開放了市場。據聯合國統計,2017年美國對華貨物出口較2001年增長577%,遠遠高於同期美國對全球112%的出口增幅。但面對這樣的數據,美國領導人卻選擇性迴避。
再如,美國領導人認定中國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美國在中國的投資推動的」,卻不肯講美國企業在中國市場也獲益頗豐。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在華產量佔到其全球產量的40%,美國高通公司在中國市場獲得的晶元銷售和專利許可費收入占其總營收57%,高盛、運通、美國銀行等美國金融機構作為中國金融機構的戰略投資者賺到不菲的投資收益。但面對這樣的數據,美國領導人也選擇性迴避。
「幸福不會從天降」,任何國家的現代化之路,從根本上都是依靠自身。作為擁有世界上近五分之一人口的大國,僅從體量上來看,恐怕也沒有哪個國家有實力來「重建」中國。
再看美國對華貿易逆差,其成因是多重客觀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由兩國比較優勢和國際分工格局所決定。美國從中國買的多、向中國賣的少,特別是在對華出口高附加值產品方面人為設限,自然會出現逆差。美方就此指責中方,可以說既不公平、也不合理。
常識告訴人們,中美雙邊貿易絕非所謂美國送給中國財富的「單行道」。據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等機構估算,中美貿易平均每年為每個美國家庭節省850美元成本。據中國商務部統計,2016年美國企業實現在華銷售收入約6068億美元,利潤超過390億美元。吃虧做買賣的事沒人願意干,更別說長達20多年。
美方的言行已經損害了中美互利共贏的雙邊關係,也在全球範圍內衝擊了多邊主義和國際合作機制。面對美方的貿易極限施壓,中國始終主張通過平等對話與協商,按照規則和共識妥善處理。
7億多人口擺脫貧困,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最大貿易國,世界第一大外匯儲備國……改革開放40年,中國發展被國際社會稱為「人類發展史上最激動人心的奇蹟」。把這些成就歸結於某一國的「恩賜」,或許本身就是一種傲慢與偏見。
當今世界,平等合作才能共同發展。如今,中國的貿易夥伴已擴展至23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國成為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最大貿易夥伴。正如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發表演講時所言,對於美國以及世界各國來說,一個堅持走和平、合作、開放道路的中國,到底是機遇還是挑戰?一個在國際舞台上發揮積極和建設性作用的中國,究竟是夥伴還是對手?相信只要不是懷有偏見或顛倒黑白之人,都能夠作出理性的判斷,給出正確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