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將會發送重設密碼信件至您的信箱。
*若您於1小時內沒收到信,請檢查垃圾信件夾。
註冊前請詳閱使用條款及隱私條款
大麥18
2018-10-20
晚上11點前不睡覺,「肝臟」都是毒?破解「8大排毒謠言」你一定要知道!
經常可以看到「人體排毒時間表」這樣的說法,說人體器官都有一個特定的「排毒」時間段,而睡覺能排一切毒。丁當扶了扶眼鏡,先問問大家:
很好!你們這麼選,丁當就放心了!不確定的,就聽丁當一點點抽絲剝繭、剔骨穿心。晚上23:00~01:00 肝排毒?肝臟確實是人體最大的代謝器官,不僅能代謝糖、蛋白質、脂肪、激素、維生素,還有分泌、排洩和生物轉化的作用。要說肝臟的「排毒」功能,其實就是把相關物質代謝掉,其中有毒的是酒精。一個70公斤重的人(嗯,這裡說的不是丁當),每小時能代謝7~14克酒精,產生的代謝物對肝臟和整個人體都有毒。
想減少肝損害,主要靠不喝酒。肝其實是個「解毒」的小時工,只要不喝酒,就不存在肝解毒。晚上11:00~淩晨1:00 要是沒喝酒,就不存在肝排毒。而對於大多數人,這個時間也確實該睡覺了呀。晚上21:00~23:00 淋巴排毒?瞎說呢!編這話的人,可能連淋巴是怎麼回事都沒搞清楚。
淋巴液經由全身的淋巴管收集,最後進入靜脈的「淋巴迴流」過程,可以回收蛋白質、運輸脂肪及其它營養物質,具有調節體液平衡、防禦和免疫功能。淋巴係統24 小時都在運作,21:00~23:00 一點兒都不特殊。淋巴液在迴流途中要經過多個淋巴結,在淋巴結中的淋巴竇內,有大量具有吞噬功能的巨噬細胞,可以將紅細胞細菌和其他微粒清除掉。這只是一個很正常的生理過程,並不是什麼排毒。淩晨1:00~3:00 膽排毒?從膽中排出的不是毒,是膽汁。
膽汁由肝細胞連續分泌,在沒有吃東西的時候,一部分進入十二指腸,一部分進入膽囊濃縮貯存。在吃過東西之後,膽囊收縮,膽汁排入小腸參與小腸內的消化。如果你非要把「膽囊排膽汁」的生理過程,叫做「膽排毒」,那它其實發生在吃東西的時間。要是膽囊只在淩晨1:00~3:00 這個時段排膽汁,這人的消化功能可真的要出問題了。半夜到淩晨4:00 脊椎造血?網上說,半夜到淩晨4:00,正是人的脊椎造血時段,必須要熟睡,千萬不要熬夜啊!呵呵。
只有「千萬不要熬夜啊」這7 個字,丁當是同意的。估計造這個謠的人是個半吊子,把「成年人脊椎、髂骨、肋骨、胸骨、顱骨、長骨近端骨骺處有造血骨髓」這個知識點記串籠子了。人如果出現骨髓外的造血,就屬於造血功能紊亂了,根本沒有「脊椎造血」。別覺得淩晨4:00 這個時間檔空出來了,就隨便安插一個呀。淩晨3:00~5:00 肺排毒?肺的主要功能是呼吸,吸入氧氣,再排排二氧化碳,哪有什麼排毒。
你故意吸進去一堆有毒廢氣試試就知道了,立刻會引起劇烈咳嗽,不管你是不是淩晨三五點。咳嗽更加不是排毒,也不是病,只是種受了刺激的反應。如果平時咳嗽,需要知道是哪種呼吸係統問題造成的刺激,對因治療。像吸煙吸進肺裡的臟東西,除了戒菸是排不掉的。早晨5:00~7:00 大腸排毒?大腸排的是什麼?便便。(你要是覺得屎裡有毒,丁當也不攔著)但有一點,人和人的排便規律是不同的,只要基本規律,不都是一天一次排便才叫正常。而如果你的規律是每天4 點半有便意,非要等到5 點再去拉,這不是排便功能有問題,而是腦子被驢踢了。什麼時候有便便,就什麼時候去排,不用挑良辰吉時。早晨7:00~9:00 小腸吸收營養?笑話!難道人晚上吃飯,小腸就不發揮吸收功能了?多數人都是在7:00~9:00 吃早飯的,這就是一句正確的廢話。目前也沒有任何證據證明,不在這個時間段吃早飯會有什麼危害,也別提治病養生了。只要基本飲食規律,有時錯過了早飯時間沒吃上,也沒什麼大問題。睡覺可以排毒美容?睡覺可以美容一說,由來已久,這大概跟很多人的自身經驗有關。比如熬夜就會讓人變得疲憊,神情憔悴。這時候對於美人來說,姿色當然會大打折扣。那反向推出「睡覺可以美容」,似乎就顯得順理成章了。但其實這種因果關係太牽強了,美容是個多因素問題。不管是誰,不睡覺、缺覺,都只會神!情!憔!悴!現在聽明白了吧?你真的不需要「排毒」,也根本不存在什麼特定時間表。
參考來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粉絲專頁讀取中…
立柱碰總支數速見表
14位動漫中生病的女角色介紹
8張「如果韓國女明星變成迪士尼公主…」插畫,全智賢變成愛麗兒變更美豔動人!
粉絲賺到了!五月天點歌「捕獲金曲歌王」 阿信急喊老師揭真實關係
恭喜!前人氣女團主唱證實懷孕了 喜曝寶寶超音波照:最幸福的時光
《下流大盜》線上看8亮點!柳承龍「古沉船奪寶」竟是真實改編?
林家熙出道10年首演主角 為戲飲控到精神恍惚
暌違八年!GD演唱會後再「攻台北101」細節全曝光了
八點檔男神一開嗓「空氣凝結」! 陽帆面露難色勸:別再唱了
TVB御用爺爺病逝享耆壽92歲 曾爆謝賢大方「欠賭債10倍奉還」
大河報「好醫聲」沙龍成功舉辦:聚焦肺癌規範化診療,推動臨床學術發展
肛腸領域大咖聚首鄭州,共論中西醫結合診療
身體這些變化,可能是腫瘤給你的「信號」!千萬別忽視
黑色素瘤知多少?
醫生提醒:三個症狀不斷出現,或許是直腸癌!早做檢查為妙
中醫入門:六淫學說,濕性重濁,燥邪乾澀,寒性收引,濕燥寒合集
「垃圾食品」名單已揭曉,酸奶竟在其中,很多人喜歡吃,建議了解
中醫藥經典:熟地黃與巴戟天,重燃男性性慾與耐力之火!
*若濫用舉報功能,將導致帳號被封鎖
讚一下,我們會更努力!
打開微信,點擊「發現」 → 『掃描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