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做到尊重大腦發育規律
兒童的成長有著自身的發展規律和本來的節奏。
腦科學告訴我們:在生命初期,母嬰依戀對大腦的發育無比重要。
1歲以前,嬰兒就會出現母嬰依戀。良好的母嬰依戀關係有助於建立大腦發育的基礎:兒童的信任感與安全感。7、8個月~2歲是母嬰依戀形成的關鍵期。
在這一階段,如果母親忽視,或較少照顧兒童,或在照顧的過程中呈現出消極、抗拒的親子關係,就會導致兒童內心缺乏安全感,會種下「這個世界是不值得信任的」,對周圍事物就會表現出不太高的好奇心,因此對大腦發育極為不利。
而在1-3歲之間,兒童的交往面漸漸擴大了,從父母家人擴展到更多人,此時,父母、整個家庭中的人與孩子之間的關係會影響孩子的自信心,這就是美心理學家埃裡克森所描述的第二階段:自主對害羞與懷疑的階段。
自主對害羞與懷疑的階段:1-3歲之間。這個階段孩子在進食和如廁等方面開始更加獨立,他們能表達並且堅持自己的意見,如果他們得不到一定程度的自我滿足,就會懷疑自己的能力並感到害羞。
3歲之前的大腦發育是一生中最快的時期,3歲之後一直到青春期,大腦的可塑性仍然非常強。
還有,據統計,父親在孩子成長中的角色非常重要,是萬萬不可缺席的。除了能大幅提高孩子的智商,僅在兒童社會適應能力的發展上,父親就佔了至少12%的比重。
還有,不要揠苗助長,你並不需要一定在孩子2歲時會背1000首古詩,3歲時做小學一年級數學題,7歲就讀初中課程,而是尊重他們的發展規律,一步一步的讓他們在適合的年齡做適合的事。
2.抓住大腦發育的敏感期
(一)腦科學認為:0~3歲,大腦會出現如下發育的敏感期:視覺;聽覺;嗅覺;運動控制;語言;閱讀;小腦;注意、計畫、問題解決等方面功能。
父母們總是望子成龍,於是總是會「製造」或「主持」孩子的活動。其實,由孩子主導的活動才有利於他們智慧的發展。
到底怎麼做呢?
就是我們在與嬰幼兒玩的時候,給與他們專心投入、獨立探索的時間和空間,順其自然地與他們互動,千萬不要提前給他們制定過多的遊戲目標、期待我們所要的結果。如果遊戲成為成人主導 「活動」,那麼嬰幼兒就會處於被動和受控制的地位,不但失去了對遊戲的興趣,也喪失了智慧發展的機會。
也就是說,父母只需要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即可,當他們有了好奇心,就讓他們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活動,而不是由父母來「定製」活動。
(二)再從神經系統發育的角度來看。
剛出生的嬰兒腦中的突觸數量還沒有發育完全。但2歲時,他們大腦中的突觸數量幾乎就與成人的相差無幾了。到3歲時,他們腦中的突觸數量會達到成人的兩倍。而且這種狀況會一直維持到10歲,而到青少年時期,幾乎一半的突觸會被淘汰或修剪。
多彩的突觸系統
這就是大腦的「優化」過程,即有選擇性地丟棄無用的突觸、而強化有用的突觸。這就是大腦變聰明的奧秘。
在這整個過程中,孩子的智慧在不斷地發展著。那麼, 怎樣在這個過程中實現智慧發展的最優化?
答案就是早期經驗與積極回應式的教養方式。
早期經驗,就是意味著你必須給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不能讓一些錯誤的觀念進駐到孩子的腦中、讓錯誤的人和事誤導孩子。比如說,寶寶撞到了凳子跌倒了,家長馬上去罵凳子,打凳子,這樣會讓孩子混淆是非,自己有錯卻歸罪於別人。
如此等等,希望各位舉一反三。
所謂 積極回應式的教養方式,就是指給予孩子積極的回應性的照料和啟蒙。
研究認為,大人與孩子之間能否形成「發球——回球式」的互動,將影響兒童的大腦神經元連結與大腦構造的形成。
比如,當孩子興致勃勃地指著天上的雲朵讓你看的時候,你的回應可以有以下三種:
第一種,不耐煩地說:「不就是雲朵嗎,有啥可看的!」那麼這種屬於打擊或漠視孩子興趣的回應方式。
第二種,是對孩子說:「那個是雲朵,我們去別的地方看看有什麼好玩的。」這種回應屬於對孩子的「發球」有回應,雖然注意到了兒童的興趣,但這個回應比較單一或者應付。
第三種,是比較熱情地說:「寶貝,我看到了,它白白的、軟軟的,你說它像什麼呢?」這種就是積極回應式的互動模式。
這種「發球-回球式」的互動不但肯定和激發了兒童的觀察和思考,讓他們產生了進一步思考和探索的興趣,同時,兒童大腦中相應的神經元連結會不斷地在這種積極的互動中加強,形成積極的早期經驗,積極地發展著他們的智慧水準。
現在各類早教機構、培訓機構遍地開花,很多家長早早地將孩子塞進早教機構,認為花了錢就能培養和開發孩子的潛能,上了小學後,更是把孩子的課後全部交給各種培訓班。其實,這些做法充其量只能給孩子培養個技能,想提高孩子的智商和整體素質,最好的方法只能是來自家人的積極回應式的教養方式。
因為和家人的積極互動才是真正的「一對一」,並且在天然狀態下,所有的活動都是「入心入腦」式的。家長無法讓其他事物來取代,在教養下一代上真真偷懶不得。
而且這種緊密的聯繫和科學互動模式,必須一直持續到孩子的青春期,這樣才算是家長沒有錯過孩子的成長。
更多爸媽育兒、生產前後的相關資訊,請關注粉絲團「家有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