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媽媽抱抱! 機構寶寶年逾千人等家收養

https://baby.children.org.tw/

在台灣許多家庭養不了自己的親生骨肉,根據衛福部社家署統計,平均1天有3個襁褓中的小孩即將被出養,失去家的依靠,政府期盼沒有孩子的家庭能夠收養這些寶寶,而準父母們必須透過領有執照的專業團體進行媒合,得接受20個小時的教育課程,取得監護權後,社工還得持續追蹤超過3年。



台南市善牧嬰兒之家保育老師郁錚表示,機構孩子跟其他孩子比較不一樣,這些孩子在群體的照顧下,很容易會被忽略,雖然不愁吃穿,但他們最缺的就是「媽媽的抱抱」。機構孩子每天成長的變化,活在團體生活的照顧下,卻缺乏在等家孩子的心上,並留下不淺的痕跡。

郁錚也表示,保母常常觀察到這樣的孩子,時常一個人在發呆或者前後搖晃,因為孩子會有自我刺激,以經驗來講,就可能是他的刺激不夠,畢竟機構照顧的孩子,比不上在家被家人們照顧的孩子

生父不詳,生母領有手冊,孩子沒人照顧只能轉換環境,3歲的小廖從1個月大就搬進嬰兒之家,現在已經是機構裡最資深的學長,在社工的奔走下,發展遲緩的孩子終於媒合到合適的收養家庭,準備出養到美國去。



郁錚表示,在他們的立場,這裡是孩子暫時的家,可以做的就是用僅有的資源、最大的努力去讓這個家來幫助他,讓他不要跟一般家庭的孩子差異太多。

社政單位的想法無非希望孩子能在自己的家裡成長,但迫於現實,許多家庭根本養不了自己生的骨肉。衛福部社家署統計,2016年接到的出養諮詢多達2834筆,最後有3成,約953個家庭提出出養申請,平均1天就有將近3個襁褓中的小孩,即將失去家的依靠。

台南市善牧嬰兒之家社工部主任劉宜菁表示,希望在申請出養前,能審慎地去了解這孩子是不是真的有出養的必要性,對他們來說,最希望的是孩子能留在原生家庭,如果真的要到出養,以國內的出養為優先去幫孩子媒合,他們現在正在籌備的收養家庭。

每個被出養的孩子背後有自己的故事,更辛酸的是,數據顯示孩子有一定的黃金出養年齡。2016年一整年,全台收出養的兒少個案293人,留在台灣或跨國收養比例將近5比5,但超過一半是3歲以下,3到6歲占另外4成,年紀愈小愈有收養優勢;一般來說,機構的等家寶寶平均得等上6到8個月,才能找到永遠的家。

收養家庭母親林太太表示,收養的孩子小宇就曾問她「是不是從她的肚子裡出來的」,她雖然回「不是,是從另外一個媽媽肚子裡面出來的」,但也向小宇表示是因為她跟爸爸太喜歡小宇,在小天使家園看到時就喜歡了,小宇就是他們的孩子。

5歲半的小宇就是在機構裡找到新家的小孩,原本的媽媽生他的時候不到19歲,5個月大的他住進兒童之家,當時欲收養的林先生跟林太太結婚將近10年,透過機構媒合收養跟自己沒有血緣的孩子。林太太表示,不是自己生的也沒關係,只要願意付出愛,孩子就能感受得到,要讓他明白父母是愛他的,他也會無私地奉獻出他的愛。

無條件地付出也並非不須代價,在台灣,為了避免過去的私下收養帶來的買賣、拐騙等種種弊端,2011年台灣參考《兒童權利公約》及《海牙公約》修正《兒少法》,明訂非血緣及親戚以外的收養,必須透過領有執照的專業團體來媒合,目前全台類似機構一共9家13張證照,社會局及機構會評估想收養孩子的家庭,是否有能力成為父母。

高雄市小天使家園諮商心理師洪逸婷表示,這些被收養的孩子通常會問「為什麼是選他」、「為什麼生他的不要他」,從參加說明會開始,有意願收養孩子的夫妻得通過社工的重重評估,包括接受至少20小時的親職教育,機構也會外出到家庭訪視進行審查,通過後才會開始媒合個案。

準父母得跟機構的小孩採取漸進式的接觸,陪孩子玩耍、慢慢熟悉彼此長達4到6個月;最後走法院程序讓養父母取得監護權,社工還得持續追蹤超過3年,就是為了確保收養返家的孩子平安長大。

高雄市小天使家園創辦人陳紹崇表示,他們希望孩子皆有所養,就是希望他是在家庭長大,雖然在育幼院也是可以把他養育長大,但是那種養育的長大,跟在家庭養育長大是截然不一樣,很多小孩子如果是在育幼院成長,會覺得缺少父母的愛。

收養家庭母親張太太也表示,她媽媽常常會笑說「本來在那邊等不到一個孩子,然後突然就變2個」,雖然很特別,但是在教養的過程中,絕對不會浮現「是我生的跟不是我生的」的想法。

同樣是收養孩子的家庭,張先生跟張太太的際遇更奇妙,結婚多年沒有消息,收養了5個月大的女嬰,不到半年就懷了自己的女兒,兩姊妹相處融洽,也知道彼此身世,告知這件事情相當自然,也證明父母的愛不會因為血緣產生差距。

張先生表示對自己的生父母都不一定有耐心,所以說在考慮血緣的關係真不是那麼重要,父母親跟孩子之間的連結,不一定要有血緣關係,有血緣也不一定會很乖、很孝敬,對他們來說,這就是上天會給他們最美好的安排。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更新時間:2018/03/03 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