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味益壽延年的中藥藥性分析,附最簡單吃法介紹,太實用了
藥材養生小窩 2018-10-22 16:31:07
一、益壽延年中藥之人參
人參甘、微苦,微溫。歸心、肺、脾經。功能大補元氣,益氣固脫,挽救危候,可用於大病、久病之後,體虛欲脫的危重時刻;也可用於語言低微,呼吸微弱、自汗、易感冒、食少、腹脹、便溏、少氣懶言、四肢倦怠、肌肉消瘦、面色萎黃、舌淡苔薄白、脈緩弱之人,即中醫所說的脾肺氣虛之證,服用人參可起到補脾益肺之功。
人參
古代醫家把人參作為延年益壽的聖品,《本經》謂其:“主補五勝,安精神”,“明目開心益智,久服輕身延年”。故古人給予它“長命草”的美名。當今時代,風靡市場的一些抗老延年的中成藥,也多離不開人參。
現代研究證明,人參中的有效成分人參皂甙可明顯延長動物壽命和細胞壽命;抑制老年動物腦干中MAO-B活性,使大腦皮層NA水平接近青年動物水平;減少老年大鼠心肌、腦、肝組織脂褐素及血清過氧化脂質含量,提高SOD活性;清除體內致衰老的自由基,保護生物膜,確有延緩衰老的作用。
人參一味煎湯,名獨參湯,具有益氣固脫之功效,年老體弱之人,長服此湯,可強身體,抗衰老。
人參切成飲片,每日噙化,可補益身體,防禦疾病,增強機體抵抗能力,且對改善老年人智力減退、記憶力消失、思維遲鈍等有一定作用。
現代臨床除可用於延緩衰老,還用於心率失常、心絞痛、白細胞減少症、肝炎、腫瘤和糖尿病的治療。
人參屬於貴重藥材,服用方法以燉服並連渣吃最佳,每日5-10g。為方便病人服用,現也可以人參粉代替,每次1-2g,日服1-2次,吞服。
人參雖被稱作是“補虛第一要藥”,但不是任何人、任何時期都可隨意服用的,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人參偏於溫補,正氣不虛者忌用。
不可與中藥藜蘆、五靈脂、惡皂莢同用。
服人參期間,不宜喝茶、吃蘿卜,以免影響藥力。
由於人參較貴重,故要加強保存,如要防黴、防蟲蛀、防變質。平時宜放陰涼乾燥處保存;或將其放入裝有石灰的木箱或器具中,將口封嚴。
二、益壽延年中藥之茯苓
茯苓味甘淡、性平。歸心、脾、腎經。本品具有健脾和胃,寧心安神,滲濕利水之功用。《本經》謂其:“久服安魂養神,不飢延年”。《普濟方》載有茯苓久服令人長生之法。歷代醫家均將其視為常用的延年益壽之品,因其藥性緩和,可益心脾、利水濕,補而不峻,利而不猛,既可扶正,又可去邪。故被稱為平補之佳品。
中藥茯苓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茯苓中含有茯苓酸、蛋白質、卵磷脂、麥角甾醇、組氨酸等,其中的卵磷脂是一種神經系統滋補強壯劑,這說明古人稱茯苓能“養神”、“益智”是有科學道理的;茯苓的有較成分90%以上為茯苓多糖,其不僅能增強人體免疫功能,常食還可以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而且具有較強的抗癌作用,也說明茯苓確實是延年益壽的佳品。
清代慈禧太後的壽命,長達74歲(1834一1908年)。慈禧長壽,除了女性這個自然因素之外,就是堅持常食藥膳,從已公布的13個補益方看,其中茯苓藥膳使用頻率最高,達78%以上。因茯苓餅既有清香之味,又有祛病延年的作用,故成為清王朝宮廷裡的名點。
食用時可將白茯苓磨成細粉,取15g,與梗米煮粥,名為茯苓粥,李時珍謂:“茯苓粉粥清上實下”。常吃茯苓粥,對老年性浮腫、肥胖症,以及預防癌腫,均有好處。
此外,《百病丹方大全》載方:用白茯苓研極細未,加入白蜜調勻,每夜敷之,晨起洗淨,可潤澤肌膚,美容豔色,去面黑斑。與白芷同用,做膏劑、面脂之記載,長期使用防老去皺,令面光悅,有一定效果。《經驗方》裡記載,茯苓與蒼術配伍同用,可“烏髭發,駐顏色,壯筋骨,明耳目,除風氣,潤肌膚,久服令人輕捷。”
三、益壽延年中藥之龍眼肉
龍眼肉味甘,性溫。歸心、脾經。《本經》謂其:“久服強魂、聰明,輕身不老”。本品具有補心脾,益氣血之功。
失眠健忘可以吃點桂圓干
現代科學研究證明,龍眼肉的成分內含有維生素A和B,葡萄糖、蔗糖及酒石酸等,據臨床報道,對神經性心悸有一定療效。
清代養生家曹庭棟在其所著的《老老恆言》中,有龍眼肉粥。即龍眼肉15g,紅棗10g,粳米60g。一並煮粥。具有養心、安神、健脾、補血之效用。每日早晚可服一、二碗。該書雲:“龍眼肉粥開胃悅脾,養心益智,通神明,安五髒,其效甚大”,然而“內有火者禁用”。
了解更多藥材,點擊頭像關注發文動態,歡迎點贊轉發評論,您的鼓勵是給我最大的支持,將持續為大家更新更多的養生小知識,願每個人平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