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一種人他們看似不夠精明,不會算計,甚至有點“愚”,有點“傻”,可是唯獨他們可以“沉浸”在自己的生活中,過得安逸享受,這些人才是生活中真正的明白人。

他們看似糊塗,實則最為清楚,那麼他們這麼做的目的和背後的心理動機又是什麼呢?結合心理學的知識,我們簡單分析一二,希望可以對你我實際的生活起到一個參考作用。

1、看穿不說穿,照顧別人的情緒

在街上盯著人看的,不是小偷,就是學心理學的。

學心理學的人,會不自覺地對看到的人運用心理學的知識進行心理分析,當然我們會得出一些分析結果,但這只是理論,殊不知還有一類人他們雖不是學心理學的,但卻洞悉人性。

這類人就是真正的明白人,他們看穿不說穿,倒不是因為他們自私,而是他們能考慮到別人的感受,考慮到別人的尊嚴或面子。

所以從照顧別人感受的角度來說,他們有很高的情商,即使看穿也能剋制自己的表達慾望,看穿不說穿,給別人一個“自圓其說的外在表達”。

2、小事情上寧願裝傻充愣,也不斤斤計較

其實真正明白的人,不用裝傻充愣,因為那就是他們真實的一面,在一些蠅頭小利、雞毛蒜皮的事情上,他們真的會表現的“很傻”,只是對於那些自以為很聰明的人看來他們在裝傻罷了。

在心理諮詢上,諮詢師會告訴時常心累,精力耗費的人,“不要斤斤計較,不要太敏感,你應該活得遲鈍一些”,那麼在日常生活中也一樣。

那些天天斤斤計較的人,看似活得清清楚楚,計算的很通透,可是他們將自己的精力全部消耗在那些瑣碎的事情上,往往一生庸庸碌碌,生活在最底層。

3、不自作聰明,猜測別人

人都有這樣的心理,喜歡猜測,因為在自我認知來看,這是最直接、最快速的解決問題的方案提供方法,可是殊不知這其實是在耍小聰明。

首先這樣做很容易讓別人心生厭煩,因為這往往是自以為是的心理表現,這種行為背後的心理暗語就是“我可以知道你的那點想法,我比你聰明”。

其次這並非是獲取信息,且以此做選擇或判斷的最好方法,因為猜測出來的只是你心裡別人的樣子,你傾向的想法,並非事實,只是你自作聰明的表現罷了。

心理諮詢師通過來諮詢者個人基本情況的描述,通過好幾次的不斷觀察與交流才可下一個初步結論,但那隻限於在心理諮詢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連自己或許都活得“不清不楚”。

所以要學會看而少說,看而不說,看穿不說穿,不猜測,適當的裝傻充愣,或許糊糊塗塗才是生活正確的打開方式,才是生活的本來面目。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