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的研究表明一個人的言語,特別是慣用語,口頭禪最能反映一個人的心理狀況,因為這種習以為常的慣用語最接近一個人的潛意識。如同一個人會口誤一樣,其實口誤不是真正的口誤,也是一種真實的心理反應。今天我們就繼續從這個角度分析一下,為什麼一個人經常說以下這三種話,是越來越沒有出息的表現。

1、經常說“我不會”

生活中“我不會”是很多人的口頭禪,經常掛在嘴邊,用這句話來當幌子,使自己永遠停留在自己的舒適區,因為學習,增加新的認知一定是讓人不舒服的,正如羅振宇說的那句話“認知即痛苦,無知即極樂”,一個人啥也不知道他就會很快樂,比如嬰兒、小孩,他們是真正快樂的一群人,因為他們的頭腦中的認知很簡單,他們的心理結構很單一。

相反到了成年人這裡,就開始要學習,要不斷地接受新鮮事物,學習新的技能來應對這個並不簡單的現實生活。這時候,人就開始區分開來了,即使人格上、尊嚴上人都是平等的,但不可否認的是在能力上人與人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別,比如,經常說“我不會”的人和“這個我可以學”的人,假以時日,能力上的差別就會很明顯,當然他們的處境也會越來越不同。

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人都是有惰性的,趨利避害,不願意離開自己的舒適區這是人的本性,但是如果人都活在這種低層次的慾望中,那麼我們也就與其他動物無異了,甚至隨著物競天擇的動物演化,我們的生存也會受到威脅,但是事實並不是這樣,這就證明絕大多數人是願意學習,走出自己的舒適區,使自己越來越好的,當然那些不願意離開自己舒適區的人,註定會越來越沒有出息。

2、經常說“怎麼辦”

經常說“怎麼辦”人,其實背後的心理本質是不願意承擔責任,將選擇權進行轉移,來減輕自己的心理焦慮。這在心理諮詢中是很常見的例子,比如,有的來訪者說自己沒有主見,出了事情,必須向別人求助,這其實就是他(她)怕選擇背後的結果不是自己想要的,為此要付出代價,因為凡有選擇,必付結果。

所以生活中,一個經常說“怎麼辦”的人,他的存在感會很低,對別人的依賴性會很大,從這個角度分析他(她)的價值就會越來越小,甚至還可能被別人嫌棄,這樣的一個社會關係,對於他的存在和發展是極為不利的,或許一個人的真實情況不是這樣的,他(她)可能有自己的能力,有自己獨特的價值,但是就是因為他(她)的這種習慣,使得自己在別人心目中得不到應有的尊重。

心理學家常說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人心千面,各有不同,而經常說“怎麼辦”的人不是自己沒有想法,而總是被壓抑,反觀這類人的成長環境,可能自小在家庭和學校不被鼓勵,甚至被“打壓”,凡事都是父母做主,家裡人說了算,他(她)們內心真正的想法反而無法表達出來,所以成年之後變成這樣,直到被進一步忽略,越來越沒有出息。

3、經常說“不是我”或“不是我幹的”

一出事情,當有人問責,立馬說“不是我”,這是很我們很熟悉的,小學生經常用的免責的一種口頭禪,背後的潛台詞就是這事與我無關,不要牽連到我。事物都是具有很強的相關性的,處在一個集體或團隊中,就該有集體感,就該有關於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集體榮譽感。

而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經常說這句口頭禪的人,恰恰是缺失了這一點,這種下意識地心理反應正好表現出了他們潛意識層面的某些東西,所以在真實的生活中,這樣的人很多時候會自私自利,沒有集體意識,當然也就不會為了別人而犧牲自己的利益。

但是人這一生,活著就不單單是活出自己,成家立業,參與社會活動是絕大多數人會去做的事情,而在這個過程中,這種心理特點就行不通,就會使得自己步履維艱,所以經常說“不是我”或“不是我幹的”暴露出來的是一種深層的自私心理,這樣的人註定會越來越沒有出息。


根據心理學的觀點,一個人的慣用語、口頭禪確實可以反映一個人最真實的心理狀況,以上就是三種會使得一個人越來越沒有出息,容易讓人喪氣的話,第一,經常說“我不會”;第二,經常說“怎麼辦”;第三,經常說“不是我”或“不是我幹的”。願我們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以上分享供你參考。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