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則新聞引起了大家的熱烈討論——廣東省教育廳等13個部門,聯合出台了《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的實施辦法(試行)》,對校園欺凌的分類、預防、治理等問題作出明確規定。其中,給別的學生起侮辱性綽號,也屬於校園欺凌。
近年來,校園霸凌事件可謂層出不窮,只是很多時候“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讓孩子能在學校安心讀書本應是一種基本的保障,對於一些孩子來說,卻成為一個大難題。現在,看到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這個問題,確實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
校園霸凌有多常見呢?今年,澳大利亞關系部通過月度的調查發現,澳大利亞近25%的在校學生,或估計有910,000名孩子,在學校上學的某個階段遭受過欺凌,據估計,每年所有學校有大約4500萬起欺凌事件,其中約有543,000名肇事者,218,000名受害者。
校園欺凌內容多樣,主要分為兩種——“身體傷害型”和“精神侮辱型”。前者因為危害顯而易見,更容易引起大家的關注,後者則是一種隱形的傷害,常常會被大家忽略。
“真假”校園霸凌
在“校園霸凌”現象愈來愈受到關注的同時,孩子們也從各種管道知道這個“名詞”,然而學習到這個名詞並不意味著充分了解霸凌本質,反而容易成為輕易標簽孩子、定義沖突事件的另一種有色眼光。
在《孩子與惡》一書中,作者特別將“霸凌”獨立出來討論,他認為“孩子有關‘惡的體驗’學習嚴重不足,無法從其他手足或同學間了解該有的限度,大人監視的目光須臾不離,很多孩子被當成所謂的好孩子來養育,被遷入固定的規格裡。面對內心不斷湧出的力量無法分辨,便失去分寸,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做這種事,停不下來。”
這些“惡”在團體生活裡的展現,很可能就是開玩笑、惡作劇、口舌之爭、吵架甚至是比較嚴重的沖突。這些“惡”當然有可能演變成霸凌事件,但在尚未演變成霸凌的過程裡,正是孩子需要大人協助之處。
若我們只想一味“消除”霸凌而畏懼任何沖突,那麼只會讓孩子失去學習與這世界拿捏距離的機會,最終導致霸凌地下化,或是轉型為各類的隱性霸凌。
想確認事件是否已構成“霸凌”,並非依賴當事人的“感覺”或“主觀”判斷,若事件符合以下其一、兩項指標,那麼就應當朝霸凌事件方向處理:
權力是否平衡?觀察重點在於兩方是否為勢均力敵的態勢,也就是說雙方能隨時調換角色、你來我往,即使有一方吵輸或打輸,若權力沒有相差太多,那麼就不是霸凌。
是否蓄意傷害?不論是精神上或肉體上,一方受到傷害時另一方會覺得快樂。
有進一步的威脅?雙方都知道有可能再度重復發生。
是否產生恐怖氣氛?若重復行為不斷發生且沒被遏止,就會在受害者心中產生恐懼與壓力,並可能因此受到威脅和控制。
面對隱性霸凌,父母可以這樣做
以下是校園內幾個常見情境,若孩子回家和我傾訴類似遭遇,我會暫時控制自己擔憂著急的心,試著從對話裡收集更多資訊,此外,在照顧自己孩子情緒的同時,我也好奇“對方”孩子的心裡在想什麼,其中是否有個性差異、溝通不成熟所造成的誤會?
其他孩子怎麼想?
我又不知道那是他的東西,他都亂放啊又沒貼名字。
他就是很膽小,東西不見就很急想哭,我們看到他那樣子很好笑。
他在旁邊一直盯著我們看很討厭,我們就拿球丟他叫他走開。
欺負他很好玩啊,反正他又不會怎樣,之後再跟他說對不起就好啦。
開玩笑嘛,碰一下也不行喔,我們男生常常這樣推來推去的,他也沒說不可以啊。
爸媽可以怎麼做?
這些描述經常是老師詢問時得到的答案,聽起來四兩撥千斤的說法,往往讓人更加氣惱卻又不知從何處理。
到底“開玩笑”或“惡作劇”是否為霸凌,必須觀察發生的頻率次數,若只是偶爾發生,不必反應過度,隔兩天孩子又和好如初。
但若三天兩頭頻繁發生,加上角色無法對調,或是一方喊停卻置之不理,那麼就構成霸凌的條件。
想要中止霸凌,“回應方式”是重要的策略之一,家長可以協助孩子:
1、找出孩子能做哪些事面對霸凌情境,例如可以在家裡進行角色扮演,演練各種情境與應對,培養“自信的語言還擊”。
2 、和老師或學校反映霸凌情境,提供事實並確認處理態度。
3、運用正向的自我對話和贊美,培養孩子的自尊心,並打入其他團體。“自信的語言還擊”與“攻擊式的反擊”大不相同,前者不訴諸“以暴制暴”,而是用表情語氣傳達堅強的心理准備,後者則是直接“打回去”。
有些家長過去曾有類似經驗,可能建議孩子鍛煉體能、直接肢體反擊,但反擊未必是每個孩子都能做、想做的方式,有時不當的現場反擊反而招致更大的危險與後果。
特別是個性原本較為謹慎、害怕沖突的孩子,若一直要求孩子反擊而沒有其他方式表達支持,那麼很容易形成另一種“必須要這樣”的壓力,讓孩子陷入自我否定(因為做不到)的負面循環,而選擇獨自承受不願再透露任何細節。
其他孩子怎麼想?
她每次玩輸就會生氣,有時候還會哭,很煩耶,不想跟她玩。
我不想跟她一組啦,因為她動作慢又說不清楚她要干麼,這樣我們這組會輸啦。
我不是故意要排擠她啊,只是每次分組的時候,都會想跟自己的好朋友一組啊,為什麼一定要找她啊?
大家都不喜歡她啊,跟她在一起就不會有別的朋友啊,這樣我覺得有點無聊也很丟臉,好像我跟她一樣。
爸媽可以怎麼做?
分組是各自自由選擇的結果,除非有同學刻意煽動、試圖控制其他人做出選擇,否則尚未達到真正的“人際關系霸凌”。
每個人都有可能因為團體組成分子不同,或不同年齡層心理的變化,或多或少面臨類似情境。父母不要反應過度,而是應該耐心陪伴引導,這樣的過程也能讓孩子學習更多團體的社交技巧。
1、請先當個耐心的傾聽者:不急著反應或給建議,讓孩子願意將父母視為傾訴對象,減少每天的負面情緒。
2、引導孩子藉由觀察檢視現況:與孩子討論幾個項目,請孩子在校時觀察其他人的互動方式和自己有何不同?他最想交朋友的是哪幾位?他們通常跟誰在一起玩?為什麼?
3、訓練孩子解讀“非語言的訊息”:當同學透過表情、沉默或眼神表達討厭或為難,孩子是否有能力接收到這樣的暗示?當他說話時,能不能意識到他人的感受?
4、協助孩子建立學校之外的人際關系:從鄰居、親戚、才藝班等開始“練習交朋友”,藉此確認孩子的社交技巧,也避免交友重心過度放在學校而缺乏自信,不利於學校人際關系的改善。
這些方法都需要“時間”發酵,若父母強求老師安排或出手代替孩子交友,只會看見表象問題消失,並讓孩子一味追求同學認同,日後可能容易遇上“如果你不這樣,我們就不喜歡你”的矛盾情境。
唯有通過這些方法,逐漸建立孩子堅強的心理素質,才能面對真實人生並有能力發現問題、做出調整。
首要之務仍是同理的傾聽,即使是最微小的細節也不多做評斷,接下來我們可以:
1、 協助孩子加入適當的新活動,建立自信與新生活圈。
2 、協助孩子擬定日常策略:如:下課沒有人理可以怎麼辦?也許可以到圖書館打發時間,說不定可以結交新朋友。聽到自己壞話時該如何應對?和孩子在家練習一、兩句“台詞”現場回應,不再因保持沉默讓對方得寸進尺。
3 、觀察孩子情緒反應,必要時轉移學習團體。未成年前,孩子原本就重視同學,並開始學會解讀同學暗示而表現適當行為。
過去類似現象也存在,只是我們可能用的是排擠、孤立等字眼,我們並不鼓勵直接告知孩子“被霸凌”,避免孩子給自己貼標簽,導致難以建立自信,未來就可能從“被霸凌者”轉變為“報復性的霸凌者”。
面對霸凌的積極方法,絕對不是調查找犯人、替誰定罪,而是讓每個孩子心裡能夠有所寄託、個性能發揮發展,霸凌現象才能真正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