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孫儷和鄧超結婚紀念日的時候,在微博上大秀恩愛:

讓人想像不到的是,兩個人的結婚紀念日,孩子們也鄭重其事地向父母送上滿滿的祝福。
可見,幸福的家庭,儀式感不可或缺。
生活需要儀式感,愛情需要儀式感,事實上,對孩子的教育也需要這樣的儀式感。
我們常說, 教育是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而我們期望,用最莊重、最真誠的儀式來喚醒孩子靈魂中最美好的部分。
前段時間,有一件「小事兒」刷屏了。
事情是這樣的,成都龍泉音樂廣場上,有兩位小朋友在玩耍時,撿到5毛錢。
他們把錢交給了正在廣場值守的民警。

看到小朋友拾金不昧的行為,員警叔叔為了鼓勵,特地拿出了接警本,認認真真地登記了小朋友的姓名和住址。

本來是很小的一件事,卻引起了網友的紛紛點贊。
員警叔叔用行動鼓勵正能量的做法,給足小朋友做好事兒的儀式感。
很多人說,看似一個簡單的舉動,卻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因為儀式感,會讓孩子得到充分的正面肯定,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
這樣的孩子,會在充分肯定之中,明確地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好的,然後更積極的回饋於日後的生活中。
美國心理學家斯金納,曾提出過一個正強化理論:
當人們某種行為,從他人那裡得到愉快的結果時,這種結果會反過來,成為推進人們重複此種行為的力量。
也就是說,一個孩子做了好事,如果周圍的人可以給與讚揚和肯定,那麼他在心裡就會播下積極的種子,這種正面能量會在內心生根發芽。
而那個小小的儀式感,會成為人生最大的鞭策力,讓他們成為更好的自己。
為什麼好的教育一定要有儀式感?
在我看來, 儀式感,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安全感。
記得之前看過何老師主持的一個節目,裡面讓離家的那些學生們,談談生命中最重要的儀式感。
有一個姑娘說,她媽媽要求,每天出門前,都要和家裡人擁抱一下。

她問媽媽,為什麼非要這樣啊,怪難為情的!
媽媽回答說:
「因為要珍惜每次和家人擁抱的機會。要讓彼此知道,我們互相在乎對方。
有個在特定時間的儀式,會讓這個時刻和這個人,在我們的心裡變得更加重要。」

第1頁第2頁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