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認為,親人之間血濃於水,因此沒有必要把很多事情都算得那麼清楚明白。而有一些人則認為,開始計較親人之間的得失,是一個人走向成熟的表現,如何理解呢?

首先,親人不等同於我們自己,我們也不可能完全把親人納入到自我的範疇之中。心理學上認為,心理的獨立是我們成熟的標誌。不可否認的是,我們在成年之前會比較依賴父母,在做出人生重要決定的時候,也會很大程度上參考父母的意見。

而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生活經驗的豐富,我們會積攢起自己的閱歷與認識。當面臨問題的時候,我們會有更多自己判斷,變得越來越獨立了。從心智水平的發展來看,我們不僅越來越獨立了,大腦的認知功能也更加完善了。

因此,我們會形成自己的三觀,有了更加豐富的認知。我們會逐漸意識到,自己與父母、親人是獨立的個體,沒有誰為了誰而活,也沒有誰需要對誰的人生負責。我們會意識到我們與父母之間的愛與責任是有限度的,不是完完全全無私付出的。

心理資源

其次,我們的心理資源是有限的,計較親人之間的得失能夠減少我們的心理負荷。對於成熟的人來說,他能意識到自己的心理資源與能力是有限的,能夠客觀地評估自己的狀態。因此,面對自己的親人時,他們會盡到自己應有的責任,但不會毫無底線的滿足對方。

並且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會逐漸從自己的家庭中走出來,去為自己的人生打拚奮鬥,接著組建屬於自己的小家庭。如果將親人完全納入到自我的心理範疇中,什麼事情都去操心,便會感到很有壓力,造成很重的心理負荷。

畢竟,你以後也會有自己的伴侶,自己的小孩,同時再對自己的父母親人給予相同程度的照顧,你會覺得很累,根本應付不過來。因此成熟的人能夠意識到自己的有限性,保存自己的精力,適當的付出。

動態平衡

最後,當我們成熟之後,就會意識到事物的運行都處於相對平衡狀態,因此我們會去計較親人之間的得失。沒有一味的付出,也沒有一味的索取。人與人之間交往的本質就是一個動態平衡的過程,親人也不例外。當這種平衡狀態被打破時,關係就會出現問題。

例如,有一位來訪者小美講述了自己的經歷,她的父親存在重男輕女這種心理。而她自己比較能幹,每天賣力的工作有著不錯的收入。而家裡還有一個弟弟,不怎麼上進。有一天,父親竟然提出讓小美幫忙給弟弟的房子付首付,小美感到很難以接受,自己的經濟狀況也越發糟糕,家庭面臨崩潰。

通過這個案例,我們應該認識到一個道理,當你的親人提出無理的請求時,你要學會拒絕,不要因為親情而心軟,你做到你應盡的責任就好,如果無原則性的妥協,只會讓對方得寸進尺,把你逼到糟糕絕望的地步。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