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憑闌
越來越多的家長反饋,現在的孩子已經越來越不聽管教,無論家長說什麼,總是和家長對著干。
很多家長會認為,是因為孩子漸漸成長,叛逆期臨近所致。
所以對孩子“不聽管教”的態度,表示理所當然,認為這是成長必經的過程。
其實,並不是孩子所有的“不服管教”都源於叛逆期,有時候和家長的教育方式息息相關。
作為家長,不恰當的管教方式容易導致孩子提前進入叛逆期,出現不聽家長管教的情況。
那麼家長,應該怎麼去跟孩子溝通交流,才能讓孩子更聽管教呢?
01
尊重孩子的內心世界
為什麼有些孩子不聽家長管教,不聽家長的話?
因為家長也曾不聽孩子的話,不尊重孩子的內心想法。
很多孩子對於世界,都有著許多天馬行空的想法。
這些想法可能基於動畫片,夢境,甚至是孩子的自由想像,總之就是一些構思奇特,讓人難以置信的故事。
孩子一旦有這樣的想法,就會想要訴說給身邊最親近的人聽,來分享這一份奇妙。
而家長作為孩子的首選,如果對於孩子的奇思妙想表示反感,甚至是無情摧毀孩子的想像,可以說是非常的殘忍。
家長的不理解,實則對孩子來說是最大的心理傷害。
家長沒有認真傾聽來自孩子的心底的聲音,也可以說家長對於孩子的引以為傲的秘密表示冷漠。
讓孩子覺得家長並不理解自己,自己與家長的內心隔著距離。
所以,家長對孩子的不理解,不傾聽,反過來,孩子同樣也會不理解家長,不聽從家長的管教。
家長要做的,就是在孩子興致勃勃的和你講述他的奇思妙想時,停下手中的事情,傾聽孩子的故事。
讓孩子感受到,你與他的內心是非常貼近的。
如此一來,孩子便會願意和家長溝通。
02
學會贊美
很多家長對於孩子的教育,向來都是批評多於贊美。
孩子做錯事,家長就急於批評,但是孩子表現優異,家長卻吝嗇於誇獎。
“好孩子是誇出來的”這樣的說法其實不無道理。
換個角度想想,其實每個人打從心底裡都是希望得到別人肯定,別人誇獎的。
所以,孩子並不例外。
家長將心比心,誇獎贊美,是不是更能激發自身的積極性?
同樣,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家長首先要好好聽孩子說話,學會接納孩子的觀點。
再次,對於孩子提出來的天馬行的想法,家長首要做的,應該是贊美孩子想像力豐富。
其次,如果孩子說的事確實不可取,家長再進行適當的教育也不遲。
在教育上,對於孩子,家長不要吝嗇自己的贊美之詞。
因為你的贊美,會讓孩子覺得自己被重視,自己的優點能被家長所看到,並且能得到家長的回應。
自然,孩子也會懂得在家長說話的時候,給予足夠的積極性去傾聽。
只有家長先肯定了孩子的想法,從孩子的優點出發開始交流。
孩子才更加樂意去和家長溝通,更加願意聽從家長的教誨。
讓每一次談話都能在愉快積極的氛圍中收尾。
03
不與孩子斗氣
多數家長在孩子做錯事的時候,一上來就是說教、批評,有些甚至會對孩子使用暴力。
如果教育效果依舊不明顯,家長還有可能對孩子實施冷暴力。
其實家長的這一切反應,不僅僅是因為怒氣未消,更多的是在於孩子斗氣。
這聽起來或許覺得很可笑,很多家長會不認同這一說法,大人怎麼可能會跟小孩子斗氣呢。
可是事實就是如此。
家長覺得說教不聽,那就對孩子不管不顧,或許孩子會因為害怕而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從而自己去糾正。
還有家長,如果冷暴力還不足以讓孩子認識到錯誤,便會在日常生活中,逮著機會就對孩子進行數落,懲罰孩子。
家長這樣的行為,是不是像極了自己平常與別人斗氣的表現,既然這一次無法反擊,但是下一次找著機會就容易翻起陳年舊賬。
事實上,家長認為這樣教育孩子,可以讓孩子更加聽話,殊不知,這樣的行為只會讓孩子與家長之間的怨恨越來越深。
同樣孩子也會越來越不服家長的管教,逆反心理越來越嚴重。
04
保持耐心,學會傾聽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優越感”:我是家長,我說的話就是真理。
所以,很多時候,家長在沒有聽清楚孩子所表達的需求時,便急於否定孩子的對錯。
沒有耐心去傾聽孩子內心的想法,是家長教育孩子最常見的錯誤方式。
換個角度想想,如果你在跟一個人對話,你的觀點還未表述完,對方就很不耐煩的給予否定,打斷你的表述,你會有怎樣的心情。
總之就是很不好受。
既然大人都有這樣的感受,孩子自然也會有。
如果孩子在家長面前得不到家長耐心聆聽,得不到家長的理解。
那麼孩子在面對家長的管教時,自然也會以同樣的態度去對待家長。
簡而言之,孩子之所以不服管教,主要是家長溝通不到位,溝通的方法不正確。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更多的是需要家長的認可、贊美,而不是一味的批評否定。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更多的是需要有耐心,還有就是放下家長的身份,與孩子進行平等的交流,給予孩子合理的期望。
因為有效溝通的前提,往往是建立在平等、合理的基礎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