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突然間開始怕黑了,這可不是他們的膽子變小了,而是因為他們對世界有了新的理解和認識。即使你開燈讓她看見了沒有東西,他仍然認為有可怕的東西藏在黑暗的角落裡,這些行為都是孩子在發育過程中很正常的現象。當孩子說“媽媽,我怕黑”,你的第一句話很重要。
01
我家冉寶是個怕黑的小女孩。
沒開燈的屋子不敢進。
晚上不敢一個人睡,就算有人陪著,也不允許屋子黑,要拉起半面窗簾,讓月光照進來。
每次她說害怕的時候,我都抱著她跟她說:別怕,沒什麼好怕的。
可惜沒什麼用。 “別怕”沒能給她壯膽,反而讓她喊怕的次數越來越多。
一天晚上,我們熄燈安寢。躺在床上,冉寶不自覺地摟著我的脖子,帶著哭腔說:“媽媽,我害怕。”
那次,我破天荒地沒再說“別怕”。既然她老說怕,那我就問問她怕什麼吧。
我:“什麼東西讓你害怕?”
冉寶:“怪物。”
我:“哦,原來是個怪物。它長得什麼樣子?”
冉寶(想了一會):“臉很像狗,頭上還有犄角,身上和魚一樣有鱗片,還有大尾巴。”
我:“你說的怪物和四不像好像啊,四不像就是這樣,身體的某個部位總和別的動物很像。”
冉寶:“對,就是四不像。媽媽,它為什麼來我們家?”
我:“我想它餓了,來我們家找吃的。它真可憐,你來喂喂它吧。”
冉寶一下子來了同情心。她假裝給“四不像”餵食物,把她平時愛吃的火腿、雞翅還有肉丸子都喂給“四不像”。
搗鼓了半天,我問她:“餵了這麼多,它應該吃飽了吧?”
冉寶:“嗯,它吃飽了。”
我:“那它走了嗎?”
冉寶:“嗯,它吃飽了就走了。”
之後,我們都沒再說話。很快,冉寶的小呼嚕就響起來了。我知道,她睡熟了。
02
那一次,我深切地感受到接受孩子的恐懼情緒是多麼重要。
孩子的恐懼不會因為父母的看不見就不存在,更不會因為父母告訴他們“別怕”就消失。
告訴一個狂喊害怕的人別怕,就跟對一個在你面前疼得滿地打滾的人說“你不疼”一樣,特別殘忍。
你不理解孩子就算了,卻還否定孩子的真實情緒。
你不僅不承認孩子的真實情緒,還用一句“別怕”硬生生地憋回了孩子向你求助的手,把他一個人丟在自己的恐怖世界裡不理不睬。
孩子感受到的不僅是恐懼,還有孤立無援的無助,以及被最親的人拋棄的失望和心寒。
相反,當你承認他的恐懼,甚至和他一起討論在怕什麼時,孩子的恐懼就因為你的接受有了釋放的通道。
你給了孩子真正的幫助,讓恐懼的情緒不用繼續在孩子的心裡囤積,不必繼續在他們弱小的心靈裡肆意妄為。
03
其實小孩子怕黑很正常
6歲之前的小孩子還有很高的“靈”性。他們習慣把世界生靈化,看每一件東西都是有生命的。
這種“泛靈心理”的負面表現就是孩子對黑暗產生豐富的聯想和恐懼。
再加上,年幼的孩子經常不能清晰地區分現實世界和虛構世界。
他們會把圖冊、影視或故事裡的妖魔鬼怪全部帶到現實來,認為它們就是真實存在的,因此更加容易害怕。
怕黑其實也不是一件完全不好的事兒。
人之所以害怕,是因為他在潛意識裡察覺到自身安全的不確定。
心理學家榮格就認為: 怕黑源自人類自我保護的本能。從這個角度來說,害怕其實是一個很好的自我保護機制。
父母大可不必因為孩子怕黑就擔心孩子膽小沒出息。
事實上,父母表現得越緊張憂慮,孩子越容易膽怯。父母鎮定大氣,孩子才能膽氣壯。
04
很多時候,太怕黑確實會給生活帶來不便
父母可以採用一些方法,協助孩子降低對黑的恐懼感。
讓他對害怕的事多一些瞭解
恐懼大多來源於對未知事物的不瞭解。
讓他知道其實並沒有什麼危險
如果是真實存在的危險,父母就不能盲目地說沒有傷害。
客觀平靜地說出危險和應對的方法,讓他們知道如何遠離危險避免傷害才是對孩子最好的幫助。
讓他知道自己已經被保護
當他知道自己處在安全之中時,恐懼的情緒就會減輕很多。
其實,父母也可以趁機教孩子一些安全常識。當他有了自我保護的能力,就會對自己更有信心,變得更加勇敢。
不要嚇唬孩子
父母不要老在孩子面前說嚇唬人的話。也別給本來就膽小的孩子講鬼故事、看恐怖片。
讓孩子少知道一些怪物,少經歷一些被嚇的體驗,他才能少點恐懼。
05
讓孩子多多體驗“不怕”的感受
正確練膽兒的方法是多多體會“原來沒這麼可怕”的感受。不斷重複“不怕”的經歷,孩子才能越來越勇敢。
千萬不能不顧孩子的激烈反抗,直接把孩子丟在黑暗中。
父母這樣的粗魯舉動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心理創傷,他們的安全感會被打破,然後越來越膽小。
06
別盲目逼孩子勇敢
不可否認,勇敢是美德。但父母千萬別用“勇敢”來劫持孩子。
沒有誰規定,只有勇敢的孩子才是優秀的孩子。知道自己的弱點並保護自己比莽夫之勇可取多了。
在孩子還沒有能力勇敢時,父母要小心呵護他的膽小。
不嘲笑,不否定,給他一個小夜燈,許他一段陪伴,然後在順其自然的情況下培養孩子的勇敢。
因為冉寶很喜歡玩過家家的遊戲,我經常讓她扮演媽媽的角色。她把她的毛絨玩具都當成她的孩子。
晚上的時候,我會讓她哄著她的孩子入睡。因為自己是媽媽,冉寶變得勇敢多了。她不要害怕,因為她要保護她的孩子們。
真正的勇敢不是逼出來的,而是愛和責任感滋養出來的。有了想要保護的人和事,自然就會勇敢起來。
更多爸媽育兒、生產前後的相關資訊,請關注粉絲團「家有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