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孩子都小學了,剛上一年級,父母難免都牽掛著,怕孩子拿了學費不會繳付,擔心孩子休息時間買不到食物,害怕孩子連上廁所都不敢告知老師,這些心情,身為過來人更感同身受,恨不得每天出現在學校課堂外及食堂,顧著孩子的一舉一動。

林艾萱畢業於博特拉大學大眾傳播系,擁有18年媒體經驗,曾任職多家報館記者及樂活志主編,現為自由文字工作者及專欄作者。

兒子今年二年級了,記得去年剛上小一時,身為新手幼兒上小學的媽媽,我也曾在學校容許的一周內,每天出現在學校范圍及食堂,觀看孩子的一舉一動,有沒有害怕了,有沒有被欺負了,但在幾天後,發現孩子跟學校的混熟程度及速度,比父母想像中來得快。

孩子適應能力其實沒問題的,有問題的,是父母。後來在一些朋友圈貼文裡面看到,很多父母會在群組裡面會要求老師一些事情,比如:「老師,請把今天的功課列表拍照在群組,好讓父母可以監督」、「老師,請幫忙去孩子的書包拿表格,我已經填好了」、「老師,請問明天要不要穿運動衣呀,請問書本要不要包呀,請問這個請問那個……」我們顧著把問題丟給老師,卻忘了,孩子才是去上課者。因此,老師是教育者,卻往往擔起了托兒者。

手機塑造依賴及惰性

我們常因為擔心孩子,而不自覺地成為了「直升機父母」,類似直升機一樣的盤旋在兒女身邊,也期盼身邊跟孩子有關係的教育者,也成了直升機般托兒者,特別在手機的廣為使用後,更讓我們易於掌控孩子的一切,因為有手機及社區媒體群組的便利,開啟群組,幾個父母討論著孩子的功課及活動,我們容易陷入「監督」的漩渦,慣性為孩子監督及張羅一切,久而久之,孩子也產生依賴及惰性。

美國大學教授曾指出,手機是構成直升機父母的關鍵因素之一,手機成了「世界上最長的臍帶」,緊緊的牽繫著父母與孩子的關係。美國作家凱蒂羅菲曾說過,「直升機父母不是不好的父母,也不是有偏差價值觀的可憐父母,直升機父母不一定是荒謬的、不快樂的、充滿控制欲的父母。直升機父母可能是出於好意,只是因為父母本能性的懼怕,導致好意走錯了方向。」

這句我相信,身為一名媽媽,我相信每個家長都想把最好的給孩子,但我們的「過度參與」,有時候就會讓孩子失去了對人生及生活的自主性,慢慢的就依偎著父母這棵大樹生存著,但我們卻忘了,孩子總有一天必須長大,不然他就成了大樹的寄生蟲,難於自力更生。

在《老年病學家》(The Gerontologist)發表的跨世代研究就指出,因為復雜的經濟及社會需求,直升機父母的兒女很難在成人時就在社會上有立足點。

我們身為父母,真的要時刻警惕及提醒自己,過度保護孩子,往往會構成一種「過錯」及「錯過」,我們犯下的「過錯」,讓孩子「錯過」獨立自主的機會,剝奪了孩子生存的技能,我們該學習的,就是放手讓孩子去長大,因為照顧得了一時,也看不了一輩子。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