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三歲的兒子跟奶奶一起出去玩,過馬路時突然鬆開奶奶的手,想要一個人沖過馬路,後來幸虧在馬路中間被奶奶追上一把拉住,這才有驚無險。奶奶自然是很生氣,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一頓臭駡,罵得義憤填膺時還沒忍住打了幾巴掌,沒想到臭小子一點也不吃這一套,只是一個勁的哭,就是不認錯。祖孫倆就在一個“今天非要認錯”、一個“我就不說我錯了”的情景下足足對峙了兩個小時,後來以奶奶的妥協為結束。

事後奶奶不住感慨:“這孩子真是強!明明自己做錯了,卻不認錯,打都不管用!”

其實並不是孩子強,而是奶奶沒用對方法。對於這件事來說,孩子在做法上固然是錯的,奶奶的心情誰都可以理解,換作是任何一個家長肯定也會很生氣,萬一一不小心有輛車開過來,後果真是不堪設想。但是在教育上,以暴制暴一定不是好的途徑。

孩子隨著大腦發育逐漸完善,自我思想意識越來越嚴重,喜歡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做事,如果違背他的意願就會和父母頂撞。對於這件事來說,在他的內心只認為自己長大了,可以獨自過馬路了,卻根本無法意識到其實他還沒大到足以能應付一些突發危險狀況的境地。

對於一般的事情,無關原則的小事可以儘量按照孩子自己的想法來做,不要過多的干預他,因為這也是他自我探索、自我成長的過程,過多的干涉會影響孩子天性的發展。對於涉及孩子安全與品行相關的問題,要事先和孩子說好,不能做,以及原因,這些是孩子安全健康成長的保障,如果孩子有意挑戰,首先要提出共情,其次明確地畫出界限,在安撫和接納孩子情緒的同時,也要溫柔地堅持。

01、孩子發脾氣,家長要怎麼應對

前段時間看《不可思議的媽媽》,被胡可的睿智圈了粉。

在劇中,胡可的兒子小魚兒在吃飯的時候,心心念念的卻是自己的新玩具,他要求媽媽立刻把新玩具組裝成“機器人”,這種要求遭到了媽媽的拒絕。小魚兒立刻惱羞成怒,就在他正要開始哭鬧的時候,胡可溫和而堅定地說:“我知道你很想讓玩具變身,很想讓它成為拿著武器的機器人,但是這要等到吃完飯以後,這是規則,你要遵守規則。”

當小魚兒因為無法帶走心愛的玩具而崩潰大哭時,胡可說:“我知道你很想要這個玩具,現在不拿回家你心裡有點難過,但是這是規則……”

當小魚兒從水堡出來,因為很害怕而哭泣時,胡可說:“我知道你有點害怕,但是你表現得很好、很勇敢,你堅持下來了對不對?”

在整檔節目中,但凡小魚兒鬧情緒不高興時,胡必的第一句話必定是“我知道”,然後再溫柔地堅持,告訴孩子明白他內心的情緒,但依然要遵守規則。

簡單的三個字,代表著母親的接納和共情,也讓孩子明白你體會得到他的感受,理解他的內心正在發生著什麼。

“接納情緒”並不代表溺愛,並不代表滿足所有要求。孩子總會有各種各樣的要求,一定不可能都去滿足。孩子即使暫時不能接受,也要用溫和而堅定的態度,讓他知道父母會堅持原則,他就會知難而退。這樣,他以後就不會以哭鬧為手段,脅迫父母讓步。

其實,你若足夠細心,你會發現,其實孩子是非常通情達理的。

02、恐嚇、威脅的語言會扼殺孩子的自尊心和安全感

元旦時孩子幼稚園舉行活動要求家長和孩子一起參加,排隊的時候,一個小女孩一直要讓媽媽抱抱,一開始媽媽不理她,後來媽媽明顯不耐煩了,一把推開她說:“你又開始了是吧?是不是又這樣?”淩厲的聲音一下子把小女孩嚇哭了,邊哭邊抱著媽媽的大腿。

媽媽看到她開始哭,更加生氣了,用手使勁推了一下小女孩的腦袋,小女孩倒在地上,索性大聲哭了起來。旁邊的家長都在勸媽媽說:“想讓抱就抱抱唄,孩子才三歲,正是黏人的年齡”。媽媽解釋說:“孩子這麼小就不能慣著,又不是自己不會走還讓抱!不抱她她就哭,一哭我就抱她了,她還以為以後想幹什麼只要哭就能達到目的呢,不能讓孩子有這樣的心理!”

然後用手指著孩子,大聲地說:“閉上嘴!再哭試試看!”小女孩看到媽媽兇狠的表情,害怕地用手捂住嘴,抽搐著竭力不使自己哭出聲來,以代表自己已經在“閉嘴不哭”了。那小小的身軀一顫一顫,讓人心疼極了。

媽媽看到小女孩聽話地“閉上了嘴”,才滿意地點了點頭,拉過小女孩繼續排隊。

                                                                                                                                                                                                                                               

前幾天,三歲的兒子跟奶奶一起出去玩,過馬路時突然鬆開奶奶的手,想要一個人沖過馬路,後來幸虧在馬路中間被奶奶追上一把拉住,這才有驚無險。奶奶自然是很生氣,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一頓臭駡,罵得義憤填膺時還沒忍住打了幾巴掌,沒想到臭小子一點也不吃這一套,只是一個勁的哭,就是不認錯。祖孫倆就在一個“今天非要認錯”、一個“我就不說我錯了”的情景下足足對峙了兩個小時,後來以奶奶的妥協為結束。

事後奶奶不住感慨:“這孩子真是強!明明自己做錯了,卻不認錯,打都不管用!”

其實並不是孩子強,而是奶奶沒用對方法。對於這件事來說,孩子在做法上固然是錯的,奶奶的心情誰都可以理解,換作是任何一個家長肯定也會很生氣,萬一一不小心有輛車開過來,後果真是不堪設想。但是在教育上,以暴制暴一定不是好的途徑。

孩子隨著大腦發育逐漸完善,自我思想意識越來越嚴重,喜歡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做事,如果違背他的意願就會和父母頂撞。對於這件事來說,在他的內心只認為自己長大了,可以獨自過馬路了,卻根本無法意識到其實他還沒大到足以能應付一些突發危險狀況的境地。

對於一般的事情,無關原則的小事可以儘量按照孩子自己的想法來做,不要過多的干預他,因為這也是他自我探索、自我成長的過程,過多的干涉會影響孩子天性的發展。對於涉及孩子安全與品行相關的問題,要事先和孩子說好,不能做,以及原因,這些是孩子安全健康成長的保障,如果孩子有意挑戰,首先要提出共情,其次明確地畫出界限,在安撫和接納孩子情緒的同時,也要溫柔地堅持。

01、孩子發脾氣,家長要怎麼應對

前段時間看《不可思議的媽媽》,被胡可的睿智圈了粉。

在劇中,胡可的兒子小魚兒在吃飯的時候,心心念念的卻是自己的新玩具,他要求媽媽立刻把新玩具組裝成“機器人”,這種要求遭到了媽媽的拒絕。小魚兒立刻惱羞成怒,就在他正要開始哭鬧的時候,胡可溫和而堅定地說:“我知道你很想讓玩具變身,很想讓它成為拿著武器的機器人,但是這要等到吃完飯以後,這是規則,你要遵守規則。”

當小魚兒因為無法帶走心愛的玩具而崩潰大哭時,胡可說:“我知道你很想要這個玩具,現在不拿回家你心裡有點難過,但是這是規則……”

當小魚兒從水堡出來,因為很害怕而哭泣時,胡可說:“我知道你有點害怕,但是你表現得很好、很勇敢,你堅持下來了對不對?”

在整檔節目中,但凡小魚兒鬧情緒不高興時,胡必的第一句話必定是“我知道”,然後再溫柔地堅持,告訴孩子明白他內心的情緒,但依然要遵守規則。

簡單的三個字,代表著母親的接納和共情,也讓孩子明白你體會得到他的感受,理解他的內心正在發生著什麼。

“接納情緒”並不代表溺愛,並不代表滿足所有要求。孩子總會有各種各樣的要求,一定不可能都去滿足。孩子即使暫時不能接受,也要用溫和而堅定的態度,讓他知道父母會堅持原則,他就會知難而退。這樣,他以後就不會以哭鬧為手段,脅迫父母讓步。

其實,你若足夠細心,你會發現,其實孩子是非常通情達理的。

02、恐嚇、威脅的語言會扼殺孩子的自尊心和安全感

元旦時孩子幼稚園舉行活動要求家長和孩子一起參加,排隊的時候,一個小女孩一直要讓媽媽抱抱,一開始媽媽不理她,後來媽媽明顯不耐煩了,一把推開她說:“你又開始了是吧?是不是又這樣?”淩厲的聲音一下子把小女孩嚇哭了,邊哭邊抱著媽媽的大腿。

媽媽看到她開始哭,更加生氣了,用手使勁推了一下小女孩的腦袋,小女孩倒在地上,索性大聲哭了起來。旁邊的家長都在勸媽媽說:“想讓抱就抱抱唄,孩子才三歲,正是黏人的年齡”。媽媽解釋說:“孩子這麼小就不能慣著,又不是自己不會走還讓抱!不抱她她就哭,一哭我就抱她了,她還以為以後想幹什麼只要哭就能達到目的呢,不能讓孩子有這樣的心理!”

然後用手指著孩子,大聲地說:“閉上嘴!再哭試試看!”小女孩看到媽媽兇狠的表情,害怕地用手捂住嘴,抽搐著竭力不使自己哭出聲來,以代表自己已經在“閉嘴不哭”了。那小小的身軀一顫一顫,讓人心疼極了。

媽媽看到小女孩聽話地“閉上了嘴”,才滿意地點了點頭,拉過小女孩繼續排隊。

生活中很多父母似乎都像上面小女孩的母親一樣,面對孩子情緒不好時常見的反應是“再鬧給我試試看!”“不聽話就把你趕出門”“再鬧我就不要你了”……

這些恐嚇、威脅的話語,不但會扼殺孩子的自尊心和安全感,甚至會促使孩子採取自我破壞和攻擊行為當成報復。

為了自我保護,有的孩子可能會選擇迴避體驗自己真實的情緒,表現出他人希望自己表現的樣子,比如強迫地照顧他人,不是發自內心地笑等以獲得周圍人的愛。小女孩被母親強行要求控制自己的情緒,明明內心非常難過,還要極力壓抑自己來討好母親,這種強迫性地使用這種策略的孩子將來抑鬱風險很高。

而有的孩子遇到這種情況,則可能通過一種誇大的負面情緒、甚至報復攻擊的方式,來獲取關注或照顧。他像是一直向周圍不斷發出資訊:你看我都這樣了,快來愛下我吧。強迫性地使用這種策略的孩子將來有反社會型人格或精神疾病的風險。

03、孩子情緒學習經驗深受父母的影響,父母同時也是穩定孩子情緒的最主要來源

根據美國華盛頓大學心理學教授約翰高特曼的追蹤調查發現,父母扮演情緒教練的孩子,比較有能力處理自己的情緒,挫折忍受度高,社交能力和學業表現也比較傑出。

如何做好孩子的情緒教練?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父母們。我們來想像一下在下面場景下,作為父母會用什麼樣的方式對待孩子:

孩子:媽媽,我害怕小狗。

媽媽:小狗有什麼可怕的,不怕的,我們可是男子漢啊!

正確的反應如下:

反應1:有趣的媽媽可以以遊戲的方式回應:一邊做出誇張的樣子,一邊說“我也好怕怕哦”。當媽媽這樣反應的時候,傳遞的資訊其實恰恰是孩子害怕小狗這種情緒是自然正常的。媽媽誇張的反應,孩子通常會咯咯地笑著學你,這同時可以幫助孩子釋放緊張感。

反應2:如果媽媽比較難以做出這種反應,但只要內心接納,可以自然地說:“沒關係,有媽媽在,媽媽會保護你的”。

孩子的害怕沒有被否定,同時得到了媽媽安全的保證。

反應3:“媽媽小時候也怕小狗,後來長大後不知道什麼時候慢慢地就不怕了。”

接納的反應有一個共同點:孩子的害怕被看到了,並且體驗到這個情緒是自然的。

不接納的反應,可能會讓孩子得到一個二級情緒,即對自己害怕的評價和不接納。他困擾的可能不再只是害怕本身,而變成了我為什麼會害怕,並由此體驗到新的負面情緒,如羞愧、內疚、丟臉等。

他可能會害怕自己害怕,這樣內在的衝突和控制就萌芽了,而不只是自然的害怕小狗而已。

不被接納的情緒會激發負向的保護策略

當媽媽看到孩子膽小時,與頭腦裡的男子漢勇敢自信的理想小孩不一致,媽媽在這一刻是不接納眼前這個真實而膽小的孩子的。她更多在焦慮的驅使下,想要去塑造理想小孩,於是,媽媽的反應是“不怕,小狗有什麼可怕的,你可是男子漢啊!”孩子接受到的資訊可能會是:媽媽不愛膽小的自己,膽小不好,我是個膽小的不可愛的孩子。

沒有愛,尤其是沒有媽媽的愛,對孩子而言通常意味著致命,孩子為了重新獲得愛,可能會採取兩種策略:

一種是壓抑自己的恐懼,不接觸自己的感受,表現出媽媽希望的樣子。他可能會說:“媽媽,我是男子漢,我不怕”。然後,媽媽的焦慮就被治好了。孩子迴避自己的體驗和感受,踏向理想小孩的道路就開啟了。媽媽幸福地塑造並等待收割。

一種是誇大自己的恐懼。我害怕,媽媽覺得不應該,她不會保護我的,我覺得處境很危險,我需要努力讓媽媽看到,我是真的很怕。當我需要保護時,我不確定媽媽是否會保護我,我需要試探才能安心。他可能會哭喊並表現出更加害怕的樣子。

很多父母在處理情緒時經常言行不一,自己的情緒表達方式和孩子一樣,但對於孩子的問題卻一副道德勸說,而導致孩子對於父母的管教失去信心。

孩子透過觀察、模仿,不斷吸收父母因應情緒的風格,在孩子面前適當表現你的情緒益顯重要。作為父母一定要懂得接納孩子的情緒,對於孩子只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和耐心,運用技巧和練習,就能調好孩子的情緒體質,讓孩子知道自己可以有所選擇,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喜歡我們分享的資訊,別忘了在育兒日記粉絲團首頁,點擊「追蹤」➡並設定為「搶先看」,就不會錯過最新文章!

參考來源